大連申報自貿區或推開東北新一輪開放之窗
2014-5-9 10:58:00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個區域的高速發展,離不開一個強有力的領跑者。上一輪改革開放中,上海領跑長三角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獲批自貿區無疑為這一區域錦上添花。面對新一輪對外開放,后勁十足的東北該如何找準突破口?《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日前獲得官方確切消息,我國重要對外開放窗口的大連市正積極申報自貿區,或將擔綱振興東北的領跑者。
“十五”末期,國家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給東北經濟社會大發展帶來曙光,相繼又實施了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戰略等,釋放出國家對東北振興高度重視與扶持的信號。隨著一系列戰略的實施,大連作為東北地區金融、航運、貿易、物流中心的獨特地位逐步顯現。
我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剛剛開始,上海自貿區獲批及其溢出效應成為最大熱點,各地紛紛掀起申報熱潮。
大連市市長李萬才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曾專題發言,建議設立大連自由貿易區,打造東北對外開放新優勢。他表示,建立大連自貿區,有利于鞏固和提升“三個中心”地位,提升大連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發揮大連在遼寧沿海經濟帶和東北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有利于改善三次產業結構,緩解就業壓力,形成新一輪招商引資熱潮和外資企業結構優化局面,提升對外服務貿易水平,破解大連及遼寧乃至東北發展中的一些瓶頸性問題。
分析人士認為,大連申報自貿區具有三大優勢: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區位優勢。大連位于環渤海經濟圈和東北經濟帶的交匯處,又是東北亞國際經濟圈的中心點,背靠東北地區和內蒙古東部廣闊腹地,面向膠東半島及渤海圈沿岸地區經濟快速增長的城市群,是東北地區與日本列島、朝鮮半島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經濟合作的理想區域;是東北三省及內蒙古東部最重要的出海口,具有引領東北后發優勢的腹地優勢;港口優勢十分明顯。目前東北地區80%以上的外貿貨物通過大連口岸進出口。
大連作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擁有我國第一個建成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保稅區及保稅港區等各類開放性功能區,外向型經濟特征十分顯著,具備較好的對外開放先行優勢。作為全國唯一集保稅區、保稅港區、出口加工區管理于一身的特殊監管區,大連保稅區將三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作為東北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充分發揮特殊區域的政策、功能、產業優勢,推動了區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據大連保稅區黨工委黨群工作部部長曹東介紹,1992年由黃海岸邊小漁村起步的保稅區經過20多年建設,已經成為大連乃至東北對外開放的制高點。為了適應新一輪對外開放,將改革推向深水區,該區于2013年提出“三城聯創”新理念,即汽車城、物流城和生態城。實踐證明,以這個“一城、一港、一個核心功能區”為定位的保稅區如今已經邁出對外開放和轉型升級的關鍵一步。今年,大連保稅區在積極申報自貿區促動下,掀起強勁的項目建設年高潮。據不完全統計,該區全年建設項目達189項,總投資額高達490.9億元。
回望過去的三十多年,一度輝煌的東北經濟區在改革開放前20年的發展增速幾乎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與憑借改革開放先發效應走在前面的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更是相差甚遠。如何重拾昔日輝煌?許多專家學者乃至普通市民都認為,大連搶申自貿區不僅僅是大連的事、遼寧的事,更是東北地區的大事,自貿區的設立將進一步提升東北地區對外開放水平,成為東北經濟振興的新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