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左右 一個并不輕松的增速
2014-4-9 11:04:00 來源:中國新時代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今年3月的全國人大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宣布: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是7.5%左右。這個增速目標雖然被許多人猜中,但李克強認為,實現這個增長目標還是必須要付出艱辛努力。因為“今年挑戰依然嚴峻,而且可能會更加復雜。”
全國人大會議剛剛結束,3月13日下午,國家統計局發布了1-2月份的經濟數據,包括制造業、零售業、住房以及投資等領域。這些數據共同指向一個事實,就是中國經濟將繼續放緩。此前,官方PMI和匯豐PMI已經向人們提醒了這一點。
盡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已不是新聞,但1-2月份數據所揭示的放緩程度還是超出了許多經濟學家的預期。有人驚呼:“數據已堪比2008年金融危機之時,顯示今年經濟開局十分緊急。”這就給中國經濟增速預期目標能否實現蒙上了陰影,經濟形勢令人憂心忡忡。
與憂心忡忡的經濟學家不同,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也是使用1-2月份的數據,卻得出了不一樣結論。馬建堂認為,2014年開年以來,中國經濟直面種種困難和挑戰,主要經濟活動指標保持在較高水平,可以說開局總體良好。
馬建堂說,在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政策消化期的疊加作用下,出現一定的回落是結構調整的一個階段,是正常的變化。“事實上,增速放緩是我們主動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和治理霧霾力度的結果。例如,調整任務較重的河北,1-2月的工業只增長了3%左右。”
馬建堂提醒人們,1-2月的數據有一定局限性,使用要謹慎,對經濟的變化要繼續觀察。
去年,政府提出了一個“合理區間”論。合理區間有上限、下限年度指標。2014年,上限CPI控制在3.5%漲幅以內,下限要穩增長、保就業,把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只要經濟在這個合理區間,政府就會集中精力去抓改革、調結構。
政府雖然對實現7.5%左右的增長率抱有信心,但1-2月的數據仍然使很多人擔心GDP增長率會滑出合理區間的下限。
經濟增速真的滑出底線怎么辦?《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司長向東說:“政府預留了很多的殺手锏,我們有很多的政策儲備,一旦滑到這個區間之外,我們將會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來穩定經濟增長。”向東認為,政府這種類似的政策儲備還很多。比如,本屆政府再改造1,000萬套棚戶區住房,這要涉及到幾千萬人,可以說既改善民生又拉動內需。還有進一步加大中西部地區的鐵路建設等政策措施,對穩定經濟都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3月19日,據《中國證券報》報道,近期發改委接連核準了新疆紅柳河至淖毛湖、哈爾濱至牡丹江、哈爾濱至佳木斯、青島至連云港(601008,股吧)、杭州至黃山五條鐵路建設項目,總投資共計1,424.22億元。
根據向東的說法,這類鐵路建設項目應該是政府用來“穩增長”的殺手锏。政府亮出了殺手锏,是不是意味著經濟有可能或已經下行到合理區間的下限了呢?
帶著這些疑問,本期封面故事《7.5%左右離潛在增長率有多遠》,將與讀者共同探究經濟運行的合理區間以及上限、下限,以期深入理解中國宏觀經濟的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