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亞行樂觀看待亞洲經濟前景

2014-4-3 10:13:00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亞行在最新發布的《2014年亞洲發展展望》報告中預測,亞洲發展中國家2014年的經濟增長預估從去年12月時的6.0%,小幅上調至6.2%,2015年有望進一步提升至6.4%。報告指出,“各項檢測指標綜合顯示,大多數亞洲經濟體的經濟基本面已走強。”
  經歷了2013年的減速增長和金融市場的軒然大波,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金融穩定狀況為外界關注。4月1日,亞洲開發銀行(以下簡稱“亞行”)表示,伴隨發達國家的經濟復蘇和需求增長,預計2014年亞洲發展中國家將實現穩定健康增長,并上調經濟增長預估至6.2%。亞行稱,三方面風險仍需注意,包括中國經濟略微放緩、主要工業國需求改善緩慢以及美國貨幣政策變化對全球金融市場的沖擊等。“盡管如此,亞洲國家完全有能力應對上述風險,且中國經濟在投資放緩及結構性改革的積極作用下,有望保持更加適度而穩健的增長態勢。”亞行表示。
  2013年,在以美國、歐洲和日本等主要工業化國家重獲經濟增長動能之時,廣大發展中國家卻深受經濟減速之苦,痛失“全球經濟引擎”的稱號,全球經濟呈現雙速復蘇的特征。而在亞行最新發布其年度旗艦經濟報告——《2014年亞洲發展展望》中,這種被動局面正在得到改善。
  在最新預測中,亞洲發展中國家2014年的經濟增長預估從去年12月時的6.0%,小幅上調至6.2%,2015年有望進一步提升至6.4%。報告指出,“各項檢測指標綜合顯示,大多數亞洲經濟體的經濟基本面已走強。”就報告中提及的亞洲經濟面臨的三大風險,亞行經濟學家許霓妮女士對本報記者表示,總體而言,這些風險都有所減弱。首先,考慮到信貸增速放緩、削減工業產能過剩、深化地方政府債務、工資增長、貨幣升值以及政府發展重點由量向質轉變等因素的影響,本次亞行預計中國經濟今年增長7.5%,低于去年12月時的增長7.7%,2015年還可能進一步放緩至7.4%,盡管如此,這都處于可控范圍內。“目前,中國政府正在積極推動一系列結構性改革,尋求更公平、更具包容性、更加均衡和可持續的發展策略,讓我們看到了新一屆政府推動改革的決心,這必將帶來經濟增長質的提高,我們非常有信心。我們對中國政府剛啟動的新一輪棚戶區改造項目很感興趣,該項目將顯著改善中國住房基礎設施質量低下的狀況。當然,政府對這方面的財政支出可以從其他地方得到補給,比如開征房產稅不失為一種選擇。”她說。
  而對于有記者提到的中國短期外債占比過高的問題,亞行經濟部主任于爾根·康拉德稱,“與發達國家不同,中國是個高儲蓄率的國家,這使得國內對長期外債的依賴度較低。同時,數據顯示,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的占比還不足20%,遠低于100%以內的國際公認標準。這表明,巨大的外匯儲備完全能為中國償還短期外債提供充足的保障,因此我們完全不用擔心。”他補充說。
  在許霓妮看來,與美、歐、日等國的復蘇狀況不明朗所隱含的貿易風險相比,美國貨幣政策變化的負面溢出效應更值得關注,其對亞洲各經濟體的沖擊力要比前者大得多。因此,各國需密切關注跨境資本流入流出的情況,加強宏觀審慎措施有助于避免伴隨泡沫破裂而來的資本突然逆轉。不過記者也注意到,近期新興市場的資金流出壓力有所緩解。截至3月26日的一周里,已持續了22周的巨額流出狀況突然出現停滯,資金流出急劇收窄至0.12億美元,前值為-40.5億美元,新興市場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甚至出現邊際流入4.8億美元的情況。與此同時,發達國家資金卻轉而流出了82.0億美元,前值為129.4億美元。對于這一現象,許霓妮認為這固然是一個利好消息,新興市場流出壓力減緩可以對沖此前持續資金流出所遭遇的部分損失。“但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隨著美聯儲繼續縮減QE,甚至提前啟動加息,全球資本回流美國的狀況并未發生改變,因此,亞洲各國必須著力強化整體的抗風險能力,并在全球和區域范圍內加強金融合作,建立其風險協調機制,避免市場再次出現大范圍恐慌。”她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