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瞞家長網購成癮令人憂 滬多所高中叫停代收快遞
2014-3-27 11:25:00 來源:東方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東方網3月27日消息:據《青年報》報道,一天要收百余個快遞,學校門衛室變成了“郵局”……中學“網購族”的出現,讓不少寄宿制學校出現監管難題。日前,寄宿制高中復旦附中叫停了門衛代收學生快遞“業務”,青年報記者調查了解到,近幾年滬上不少寄宿制學校都陸續不再代收學生網購快遞,這一舉動也得到了大部分家長的贊成。
復旦附中近日在官網發布一則信息,強調近期發出的一個通知,表示由于大量的學生快遞包裹已經影響到門衛的正常工作內容,因此學校規定今后門衛室不再接收任何學生快遞。據了解,從3月17日起,學校門衛室已不再代為接受學生快遞,留學生、西藏班學生等除外。
據一位學校門衛介紹,學生快遞主要以網上購物為主,平時每天要收四五十份左右,在“雙十一”等打折季的時候,最多一天要收一百多份快遞,快遞最多的時候堆滿了門衛室的地板、桌子。
校方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住校期間確實有臨時需求的學生,可向老師提出,由老師協助解決。此外,對于留學生、西藏班等學生,考慮其長期住宿的實際情況,學校還是會為這部分學生代收快遞和包裹。
青年報記者昨天詢問了滬上數家寄宿制高中,發現大部分學校的確都遇到過同樣的難題。不少學校也在前兩年陸續不再允許門衛代替學生收取快遞。
上海市回民中學是一所寄宿制完全中學。去年3月開始,該校規定學校門衛不再代收學生的快遞。原因就是學生快遞越來越多,影響到了門衛室的正常運作,整天光忙著收快遞就忙不過來了。位于浦東的進才中學同樣也是如此,一位門衛告訴記者,學生以前還是“小打小鬧”,偶爾有幾個快遞,但是從前幾年開始快遞越來越多,而且幾乎都是網購,“有的學生面孔我都認得了,一個禮拜要來拿好幾趟,一次就捧走十幾個包裹的都有,太夸張了。”
“關于門衛能不能代收學生的快遞的問題,以前學校其實是沒有明文規定的,因為碰到的情況不多,畢竟考慮到學生住在學校不像在家里那么方便,所以門衛都是允許幫學生代收的。后來就有些過火了,門衛成為郵局了,嚴重影響到學校門衛室的正常運作,而且大量網購對于學生影響實在不好,所以我們在征求到家長同意后,決定不再代收。”南匯中學一位負責老師表示。
除了學習用品學生還網購什么?
從化妝品、衣服到唱片應有盡有
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寄送到學校的這些學生快遞大部分是網購商品。一所寄宿制學校的后勤保障老師告訴記者,大部分寄宿制學校的學生來自各區縣,家庭條件普遍較好,家長每個月固定給的零花錢也不少,這兩年網購興起,學生們越來越喜歡在網上買東西。買來的東西稀奇古怪,什么都有。
韓國、日本的文具,學校社團用到的文化用品、書籍等等還算是和生活學習有點關系,還有很多是一些明星的紀念品、化妝品、衣服等等,其中大部分是女生,尤其是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年級。“消費力驚人。”
“有的學生比我們這些上班賺錢的老師還能買。”一所寄宿制學校德育老師告訴記者,曾經有家長來學校反映,發現有學生在學校一周就花掉了幾千元,“家長覺得奇怪,怎么在學校里要花那么多錢,還以為學校又收什么費用了。一問才知道,小孩瞞著家長在淘寶上代購了好多韓國明星的唱片、紀念品、代言的商品,因為家長反對她追星,怕家長知道,偷偷買好全部送到學校。”
不少學校都表示,學生將快遞商品送到學校,大部分都是不希望家長知道。“我爸媽會啰嗦,覺得我老逛淘寶影響學習,買一堆他們覺得沒用的東西。”一位同學告訴記者,她覺得逛淘寶買東西很開心,不僅僅是便宜,而且有“解壓”的功效。
[專家建議]
要讓學生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青年報記者發現,對于學校做出不再代收學生快遞的規定,大部分家長還是持支持的。復旦附中一位學生家長表示,孩子每周都會回來一次,真正需要的生活用品、學習用品家里都會準備好,每個禮拜去學校都會大包小包的帶過去,“不缺什么東西,沒必要自己買。”她覺得,學生在學校還是應該以學習為主,生活也應該簡單樸實一點,“畢竟還是高中生,也沒有自己賺錢。”
各寄宿制學校方面也紛紛表示,學校不希望學生過于沉迷網購,不僅影響學習,也帶來彼此攀比的不良習慣。此外,快遞商品一旦過多也容易給學校監管帶來不少安全問題,對于未成年人來說,網購也有可能帶來消費安全的問題。
特級校長楊明華認為,網購已成時下一種流行趨勢,學生出現網購潮這種現象可以理解。不過學生還處于學習期,生活必需品的購買應納入家庭范圍,可以在家中就做好采購工作,而不應該再延伸至學校,“這其中隱藏的安全隱患將給學校管理造成不小的困擾。”楊校長認為,作為學校,為了維護全體師生安全,可以對學生網購制訂相關規章制度。
也有教育專家表示,學校需要和家長一起,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金錢觀,制止不必要的浪費,否則僅僅是“拒收”,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中亂買、浪費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