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路快遞體驗:優勢不多漏洞不少
2014-3-27 11:24:00 來源:騰訊財經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快遞員月入萬元的“傳說”,曾讓很多白領羨慕嫉妒恨,如今,一款APP軟件讓人感覺:所有人都有機會成為兼職快遞員,上下班的同時順路幫人把快遞送了,且能賺到一筆小小的傭金。
最近,這種新穎的快遞模式“順手快遞”在全國各大城市流行開,目前上海已有不少市民嘗鮮。晨報記者日前體驗了一次兼職快遞,發現這門生意“僧多粥少”,如何保證包裹安全,這是不少市民擔心的問題。
稱“同城1小時內到達”,代購受歡迎
跑腿費15元到35元,快遞費公司快遞員二八分賬
這種叫作“人人快遞”的APP軟件宣稱推出新型快遞模式:沒有專職的快遞員,沒有堆包裹的倉庫,沒有成套的物流運輸體系。而是通過手機軟件,讓所有人都有機會成為兼職快遞員。
記者隨即下載了該APP,開啟畫面顯示“同城1小時內到達”,從目前傳統快遞業的發展來看,能實現一小時送達的公司幾乎沒有。
“人人快遞”業務主要分兩塊:發快遞和送快遞。其中,發快遞分為“預約件,定時取”和“立即寄,閃電達”兩種,收件種類以小物件為主。這個APP還有代購的功能,幫人掛號、買快餐、咖啡、汽車票、電影票等,愿意支付的費用可自選,從15元到35元不等。
記者發現,快遞費由后臺計算產生,主要與路程遠近和貨物重量有關。無論貨物聲明價值是10元還是1000元,快遞費用都不變。按規則,快遞費的分配方式是:80%歸兼職快遞員,20%歸平臺。
記者隨機抽取了5位網友,詢問是否會選擇“順路快遞”,僅有一人表示放心選擇,其余的人均表示只有鮮花、蛋糕等小物件才放心,票據、文件會選擇正規快遞公司。不過對于代購功能卻表達出一致的認可,“排隊買車票,我多出35元也愿意。”
寄件很貴:從莘莊到陸家嘴39元
接單很快,取件等了50分鐘,3小時43分鐘送達
“人人快遞”是否真的能同城1小時送達?費用如何?是否夠專業?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拿了一本漫畫書和一瓶250mL的橄欖油作為快遞品,打算從莘莊發往陸家嘴,在手機上填寫了貨物名稱、重量和聲明價值后,在前天13點15分下單了。
一分鐘不到,記者聽到“叮”的一聲,原來這一單已經被“自由快遞員”搶走了。緊接著記者接到了這名快遞員的電話。“你在莘莊哪里?我現在還在桂林西路這邊。你大概再等一小時,我這就過來。”聽語氣,這名快遞員還挺忙的。過了50分鐘左右,他如約而至。
記者了解到,這名“自由快遞人”姓黃,今年38歲,此前沒有快遞從業經驗,一個多月前聽說“人人快遞”,便開始送快遞,現在幾乎是“準專職”快遞員。“一個多月賺了3000多元,每天能賺一兩百吧。”跟普通快遞員不同的是,黃先生只拿著一個環保袋。他接過書和橄欖油,放在桌上拍了張照,就放進袋子里了。
記者:“這樣就好了?軟件上不是說要掃描條形碼的嗎?”
黃:“拍照就可以了,不用掃。”
記者又接著問:“我這里面有瓶橄欖油,玻璃瓶的。你要不要包起來?”
黃:“不要緊,不會撞壞的。”
記者追問:“有發票或收據嗎?”
黃:“只有月結的客戶才能拿發票,散戶是沒有的。”
記者:“你是直接坐地鐵去浦東嗎?應該一小時就能到吧?”
黃:“我等會兒還要去徐匯收一單快遞,現在去坐公交。”
幾乎同時,記者的APP顯示“正在派發途中”的提醒。
16點58分,記者收到提醒“該貨物已經被簽收”。據收件人介紹,收貨不需要簽字,也不需拍照。
一本書、一瓶油,從莘莊到陸家嘴,花了3小時43分鐘,并沒有宣傳中所謂的“1小時送達”,快遞費用為39元。記者咨詢了某快遞公司,上海同城件只需要6元,不過時間略久,上午10點之后下單就得第二天送達。
從業門檻:只需身份驗證和智能手機
“僧多粥少”,5公里內20位“自由快遞人”
要想成為“自由快遞人”需要哪些資質?記者了解到,首先需要年滿十八周歲,并提供本人真實有效身份信息,另外提供可用手機號碼和網銀,以及自帶GPS功能的智能手機。申請自由快遞人有兩種方式,信用卡綁定和現場提交資料授信。未綁定信用卡的用戶則需要提交申請資料后,再到所在地區管理公司進行現場登記和審核。但這類“自由快遞人”只能接貨物價值500元以下的小單。
記者搜索發現,這門生意“僧多粥少”,記者附近5公里內的“自由快遞人”多達20人,但附近的快件、代購數量卻為零,記者幾小時內多次刷屏,只發現兩筆生意,均是代購咖啡,需要自己墊付30多元的咖啡錢,送達后會多付15元的“跑腿費”。記者才猶豫了一會兒,很快就顯示這筆生意被其他人搶走了。
黃先生告訴記者,其中部分人和他一樣都是準專職的“自由快遞人”,“上海熟悉這一塊業務的人還不多,所以生意不多;但是自由快遞人多,所以競爭不小。”
[各方觀點]
業內:無雇傭關系 出了事很煩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和《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經營快遞業務,應當依法取得郵政管理部門頒發的《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并接受郵政管理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快遞業務。另外,經營快遞業務需要有符合《快遞業務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并通過資格認定的快遞業務員。
“雖然‘人人快遞’說自己是個平臺,但是涉及到了快遞的具體操作,還從中收費,這項業務必須有許可證才行。”滬上一位資深快遞行業人士告訴記者,快遞行業有著一套較為完善的收發貨環節,比如對違禁物品、貨物包裝等方面的規定,這些如果由非專業人士來操作會出現紕漏。“快遞員和人人快遞之間沒有雇傭關系,人員受傷、貨物損失等都是一系列問題。看上去是順路行個方便,出了事就挺煩的。 ”
律師:未經許可從事快遞屬違法
上海兆辰匯亞律師事務所律師胡海容表示,從定性角度來說,“人人快遞”更趨向于一個中介機構,它收取的20%快遞費相當于居間費用,現行的法律法規對于此類中介機構如何監管,并沒有明確規定,“這就相當于打了法律的擦邊球。一旦發生糾紛,行政機關執法可能會缺少法律依據。 ”
根據現行法律,未取得許可的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快遞業務,注冊的“自由快遞人”并沒有得到相關許可,從事快遞行業屬于違法行為,而“人人快遞”作為平臺或者中介,仍然向用戶推薦未獲許可的快遞人員,“如果快遞過程中出現問題,‘人人快遞’可能會被寄件人要求民事賠償。 ”胡海容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方面漏洞,對此類快遞的平臺或中介的責任及監管,作出明確的規定。
上海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對此事將保持關注,依法規范快遞市場的經營發展。
[創辦者說]
生意怎么樣?
情人節等節日業務最多
“此前從事物流行業咨詢工作,對供應鏈這一塊頗有研究。”“人人快遞”創辦者謝勤在接受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人人快遞”的誕生源于一次偶然的遭遇,有一年他在成都的一位朋友過生日,他正好手頭在忙,想送一份禮物,但苦于找不到人,找快遞又擔心送達時間過長,很想找一個順路的人幫忙捎上。
“我覺得同城之間的順路快遞是很有市場的,誰都有急事,能順手解人燃眉之急,又賺點外快挺好的。”謝勤從去年3月開始創辦“人人快遞”,目前全國已有100多家分公司,吸引了500多萬注冊會員和100多萬名“自由快遞人”。
該公司在上海設有分公司,“全國日均3萬-4萬單快遞業務,情人節等節假日更多,貨物也多為鮮花、iPad等禮物為主。”
時間怎么保障?
爭取內環2小時送達
針對同城運送超過1小時、費用較貴的情況,謝勤解釋說,具體的送貨時間和費用需要視當地情況而定,“我們爭取在上海內環范圍內,2小時到達,超過預計時間,會減免快遞費用。”另外,記者了解到,快遞費其中80%歸“自由快遞人”所用,剩下的兩成將用于公司的信息服務費、稅收、銀行手續等。
安全怎么保障?
會凍結信用卡等值金額
關于自由快遞人的審核問題,謝勤表示:“我們保證實名制手機、銀行卡和身份證三證合一,確保快遞員的身份沒問題;其次,我們的授信制度保證了貨物安全,快遞人在取件時,我們會凍結其信用卡上等值的金額,直至客戶簽收后才會解凍;另外,我們會對每個自由快遞人做一個簡單的培訓,以確保運輸過程中的專業性。”今后還會完善發件、取件和收件等環節的拍照,以確保安全。
是否有資質?
正向上海郵政申請許可證
目前四川省郵政管理局為“人人快遞”的實體店發放了同城快遞的牌照,但線上業務并未獲得許可證。而就在這兩天,湖北省郵政管理局叫停了該公司在武漢的業務,稱其形成了具體的快遞經營行為,卻未獲得行政許可。
對此,謝勤回應稱,“人人快遞”并非是一個快遞公司,而是一個自由互助的眾包平臺,即便如此,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爭論,還是成立了人人物流有限公司,專門負責人人快遞的運營,人人物流公司正向各地的郵政管理部門申請同城快遞的許可證,“目前上海分公司已經成立,已經提交了許可證的申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