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快遞車輛進城難問題
2014-3-13 12:10:0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深化流通體制改革,清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的各種關卡,降低流通成本,促進物流配送、快遞業和網絡購物發展。充分釋放十幾億人口蘊藏的巨大消費潛力。
全國政協委員、原交通部副部長高宏峰3月11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這是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提出支持快遞發展,可見國家對快遞的重視。
盡管快遞業被李克強譽為中國經濟的“黑馬”,現實中諸多窘境卻約束著其發展,也限制了服務水平的提升,其中最突出的矛盾是快遞車輛進城難。“支持快遞發展,先解決快遞難進城問題。”高宏峰建議。
快遞業關系經濟民生
記者:我們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深化物流體制改革,促進快遞業發展的內容。為什么會把快遞和物流特別提出來?
高宏峰:確實,這是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提出支持快遞發展,可見國家對快遞的重視。今年1月,李克強總理在西安順豐速運看望慰問快遞員工時就指出,快遞業關系經濟民生,快遞業是中國經濟的“黑馬”。
目前,我國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的法人企業約8000多家,快遞從業人員超過100萬,為城市待業人員和農民工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2013年我國快件日均業務量已超過2400萬件,全年完成快遞業務量92億件,平均每個人收到7個快件。快件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441.7億元,占國民經濟GDP總量的0.25%,占郵政行業總收入的56.6%,超過郵政普遍服務函件、包裹的收入總和30%,已經成為郵政業的支柱業務。
快遞與民生息息相關,業已成為百姓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為居民生活和生產經營帶來了便捷和效益,一輛快遞車輛裝載數百件快件包裹即意味著省去了數百人到商場、到異地的往返周折;一輛快遞車輛的有效運行能夠減少二十輛社會車輛運行,并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能源消耗,增加了社會效益和效率,帶來綠色和環保。
讓快遞車輛享受同等待遇
記者:雖然政府工作報告表態支持快遞業發展,卻沒有具體的措施,什么時候會出具詳細的支持方案?快遞業又有哪些領域是需要得到政府支持的?
高宏峰:國家對快遞的支持是肯定的,具體的支持措施下一步部委與各地政府都會出臺。對于快遞業來說,急需解決的問題很多,其中最迫切的是運輸問題,尤其是快遞車輛進城難的問題。
你知道近年來,一些大中型城市在運行區段和時間上對貨運車輛采取了嚴格限制。快遞車輛既要滿足市場和用戶對快遞服務的時限要求,又要規避貨運車輛進城的限制,普遍采用改裝后的小型客車在城區內運營。但是按照我國現行的道路運輸管理條例規定,客車不能從事貨物運輸,這給快遞業發展設置了不可逾越的壁壘。
為了適應市場需求和企業生存需要,快遞企業不得不冒著違法的風險運營作業。快遞車輛由于客車載貨被查扣罰款成為常事,企業經營不堪重負。中國快遞協會在蘇州調研時了解到,一家擁有不到一百輛汽車的快遞企業,由于違反客車載貨的規定,僅一年的罰款額就超過60萬元。這對于勞動力密集、服務價格低廉、市場競爭激烈的快遞企業而言,是沉重的負擔。
由于相關政策規定的不合理性和執行當中的隨意性,使快遞車輛運行處于一個灰色地帶,也嚴重削弱了快遞企業對于未來車輛技術改造的資金投入和轉型升級的動力。
另外,城市快遞最后一公里的攬收和派送工作主要采用機動性較高的電動兩輪、三輪車作為工具。不過很多城市以影響交通或城市市容等多種原因禁止電動三輪車市內通行,快遞企業上路行駛的電動三輪車經常受到交通管理部門的查扣甚至沒收,嚴重影響快遞服務的正常運作。特別是在一些民營企業,很多快遞員自帶電動車上崗,電動車被查沒,企業和員工難以理解和承受。
記者:那究竟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高宏峰:我認為可以將郵政車輛通行政策擴展到快遞車輛。目前,郵政車輛定義為特種車輛,通常情況下24小時運行不受城市交通管制的限制。快遞業從事同樣的民生包裹寄遞業務,快遞車輛可參照現行的郵政專用車輛標準,統一快遞車輛標識,制定快遞車輛標準,在郵政行業內實現同業同策,使快遞車輛與現行的郵政特種車輛享受同等的政策待遇。
另外,我們需要研究制定城市快遞服務專用車輛技術規范。通過制定國家標準和立法的形式,選擇節能環保、能裝載適量小件包裹的車輛,確定適用城市快遞服務的各類車型。政府管理部門要為符合標準的快遞車輛提供通行便利,切實解決快遞企業在城市配送中遇到的通行難、停靠難問題。
對于快遞行業最后一公里廣泛使用的電動三輪車,我們建議研究制定適用快遞服務專用電動三輪車標準。政府管理部門要為符合標準的快遞專用電動兩輪車、三輪車提供通行便利。
而在相關快遞車輛標準沒有出臺前,積極推動各地方政府落實對快遞車輛實行便利通行的管理措施,如發放快遞車輛通行證等,出臺相應的便民政策措施,以改善快遞企業的經營環境,確保快遞企業正常的運營生產。
記者:車輛標準的要求提升會不會提高快遞公司的運營成本?
高宏峰:是的,肯定會,所以我們也會考慮到快遞企業是個微利行業,必須要讓相應的政策和管理辦法是其承受得起的,這個過程需要與各相關部門討論和協商。
當然,快遞企業必須要提高其規模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服務水平,才能適應未來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