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管理案例

生鮮電商成名路:恰當的商品加上對路的營銷

2014-2-22 10:30:00 來源:湖北網絡廣播電視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相對于其他品類,生鮮電商對配送、商品、服務的要求很高,但它也有更高的客單價、毛利率和市場潛力。

  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生鮮成為了電商行業增長最為迅速的“明星”。雖然多年以來,它都是電商行業中最不容易異地擴張很難規模化的一門生意。

  2013年9月,順豐優選的華南倉和華東倉正式啟用,生鮮商品配送城市從北京、天津這2個擴展到11個;10月,本來生活網宣布生鮮配送到22個城市。這家網站僅僅上線不過一年,之前一直只服務北京;也是在10月,沱沱工社也宣布,生鮮配送到32個城市。截至2014年1月,這家網站已經到擴張到98個城市,甚至包括葫蘆島、臨汾這樣的中小城市。

  生鮮商品由于品類極其多樣、很難標準化,所以能夠實現更高的毛利,目前依然是一個少見的缺乏巨頭參與競爭的品類。雖然京東2013年曾經宣布要開始做生鮮品類,但此后少有動靜;亞馬遜[微博]的生鮮主要是第三方商家在其平臺上賣貨;只有1號店在2013年開始嘗試水果這個品類。

  但從生鮮電商的行業歷史來看,異地擴張面臨著多重的風險。

  首先是生鮮產品不易儲存,容易腐爛。順豐優選當然有著送貨的便利,而像沱沱工社在北京、甫田網在上海,以及我買網,也都堅持自己做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甫田從第一天開始就堅持自己做配送,不能外包給別人,”從上海起家的甫田網的創始人梁耀祖說,“現在的大部分快遞沒有時間觀念,而我們的客人都等著燒菜做飯;一般快遞分揀的過程中又要不斷經歷常溫階段;有遲到、送錯也很難處理,怪快遞,他們就可能不做了。”我買網的生鮮頻道2011年上線,2012年開始在異地供應生鮮,但目前為止,這家網站也只向7個城市出售和配送生鮮產品,“要負責就不能快,”我買網在線營銷部總監尚炎說。

  沱沱工社最早曾經也拓展到上海和深圳,但因為太難管理、損耗過大,又撤銷了這兩個城市分站。當2012年年中,前紅孩子的總經理杜非出任沱沱工社的CEO時,發現沱沱的損耗率高達34%,而其毛利不過36%,即便此時沱沱已經收縮到僅在北京一個城市經營。“當年我們不知道損耗是致命的,”杜非對《第一財經周刊》說,而異地擴張,意味著你早期賣的商品經常不是當地居民想買的東西,這會造成更多的商品爛在倉庫里。

  從本地服務到變成服務更多城市乃至全國,意味著生鮮電商有可能變成一門真正的大生意。2012年,阿里各平臺農產品(7.89, 0.03, 0.38%)銷售額為198億元。根據阿里巴巴[微博]集團研究中心預計,2013年阿里各平臺農產品銷售額達到了500億元,2014年有望邁上1000億元臺階。雖然2013年幾乎全類目的農產品都有較高速度的增長,但其中新鮮水果、海鮮水產、新鮮蔬菜等類目增幅最快,預計超過300%。

  不過,如果想在生鮮市場的高速增長中分得一些紅利,除了配送,生鮮電商還需要計算得更多。

  任保龍是直接承受這個新行業壓力的人。2013年12月的一個下午3點半,負責太陽宮片區的順豐優選送貨員任保龍樂觀地估計,只等送完手頭的最后一個訂單,就可以收工回家。但結局跟他的預想卻相去甚遠。

  敲門沒人回應,電話里訂戶告知他,會馬上從公司回來,估計半小時能到。“今天運氣挺好的,那人(訂戶)聽著人很好。”任保龍打完電話后說。他回到樓下的金杯面包車里開始等人—順豐優選的送貨方式是,在北京分70多個片區,每個片區由一名司機開一輛金杯車或者依維柯,再加一名送貨員來負責。

  司機擰開了空調,在響起節油提示后又關掉。半小時后,訂戶并沒有回來。空調開了又關,關了又開,在一個半小時之后,任保龍才等到訂戶回到家。這時已經是下午5點。而運氣壞的話,送貨員甚至要等到晚上9點。在順豐優選,隨便問幾個送貨員,他們覺得最苦惱的問題都是等待。

  與普通電商送貨不同—通常,如果收貨人不在,普通快遞員都會改天再送,沒有等待這種做法—但由于順豐優選的貨品中包含生鮮產品,因此要求貨物必須當天送達,否則貨品回倉后很可能就壞掉了。而晚上9點是順豐優選規定的下班時間。

  這一天,任保龍和司機用一輛金杯車,燒了大概100元錢的油,送了13個訂單。但這顯然并不是配送這些訂單所有的成本—順豐優選的倉庫位于北京順義空港物流園,雖然便于跟飛機運送的貨品銜接,但租金和建設成本都不菲;倉庫又分冷凍、冷藏、低溫等不同的溫度區,用于冷凍冷藏的空調壓縮機和電費也不低;保溫箱一個就要幾百元錢;一輛送貨的依維柯要十幾萬,而有制冷功能的貨車就更貴。

  生鮮產品必須當天交付到收獲人手中的特性,意味著它的起始物流成本高,如果訂單量少,均攤下來成本就很驚人。順豐優選的總裁李東起說,“我們的成本說出來沒有意義,因為我們之前沒有滿負荷運轉,2013年8月并入順豐大網后,成本降低了50%。”除了配送,隨著訂單量的增加,順豐優選的倉儲成本也會隨之攤薄。但大體上,“生鮮的物流成本比一般的貴一倍,倉儲費用貴兩倍。”

  根據沱沱工社總經理杜非的說法,沱沱一個訂單的總物流配送成本(算上庫房費用、工資、水電等)是50元,這已經是不斷精細化運營的成果。4年前,一個訂單的成本是100元。而且,雖然沱沱公社在北京的倉庫和車輛這種大宗硬件上的投資是“好幾千萬”,但其庫房并不在空港物流園,租金要比順豐優選低,從其他硬件設施上看,也比順豐更簡單。

  本來生活網在北京的訂單就不是自己公司運送,而是交給一家有共同股東的合作配送公司微特派來送,因為單量不夠,自己送“不劃算”,本來生活的副總裁楊學濤說。本來生活網的訂單大概能占微特派北京快遞總量的40%,本來生活網以此要求微特派優先配送自己的訂單,以免耗時太久導致貨品溫度升高。但即便如此,也很難讓第三方的送貨員改變自己的最省時的送貨路線。

  也有冷鏈宅配成熟的第三方,比如日本公司雅瑪多(又名黑貓宅急便),這家在上海的公司的客戶包括1號店和多利農莊。但其起步價15元,低溫商品加收10元,意味著生鮮商品配送費一單最少要25元。本來生活網曾經考慮過進入上海市場時找黑貓做配送,但還是覺得黑貓“太貴了,用不起。”楊學濤說。

  除了倉儲配送,這門生意里可能出現漏洞、造成損失和成本上升的環節數不勝數。

  比如,如果水果里有腐爛的,這些腐爛的水果散發的氣味是自然催熟劑,會導致同倉庫的其他水果提前變熟腐爛;即使趕在凌晨2點溫度低時采摘黃瓜,并趕緊送貨,但黃瓜放在里面的部分,可能看起來品相完好,但實際上中間很可能已經壞掉了;冷凍的肉,也可能上層完好,但下面部分已經化凍壞掉。

  因此,這個領域的早期參與者,比如沱沱工社,才會發展出一套堪稱繁瑣的送貨流程。

  沱沱工社的送貨員呂坤濤的每一個訂單,送達都耗時良久。下午5點多,他開始送一天里最后一批訂單。從北京望京的配送點—一個居民樓的地下一層,租金相對便宜、每月三四千的兩居室—出發前,他先從配送站的冰箱里抽出凍好的冰板—一種內部裝滿藍色液體的扁型塑料方盒,往黃色的泡沫塑料配貨箱里鋪上了好幾層,這個箱子里溫度最低,能到零下,用來放凍肉一類的東西;綠色箱子里放的冰板少一點,能保持2℃到4℃,用來放蔬菜水果;藍色的則是常溫箱。

  他的第一個訂單在海潤國際公寓。在騎送貨三輪車到了小區門口后,他再從車廂里顏色不同的三色箱子里,分別掏出了一塊凍肉、幾種綠色蔬菜和水果、幾盒紙盒牛奶,依次放入一個也有三個隔斷、類似肯德基[微博]送餐時使用的方形快遞包中。

  訂戶Joyce是一位有兩個孩子的30多歲母親,她說大概看一下、貨都齊了就行,但呂坤濤卻堅持要按驗貨標準來:他堅持打開了一把生菜的保鮮膜,把這把綠葉菜翻到另一面,以便查看貼著不透明塑料托盤的另一面是不是漚壞或者發黃,再叮囑Joyce這種菜一定要撕開保鮮膜存放;他把用泡沫網兜包好的兩管桃子一個個掏出來,發現兩個桃子有磕碰后凹陷軟爛的跡象,他主動建議Joyce退掉這一管;他又打開兩盒藍莓,撥拉開這種小粒藍紫色果子,看是否有腐爛的情況—驗貨的過程就耗掉了將近20分鐘。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呂坤濤每天能送的訂單數不到20個,而那種客戶一簽字就能閃人、交接過程不到1分鐘的普通包裹,快遞員一般每天遞送的包裹量都至少在六七十個以上。

  而且,呂坤濤每天要多次返回配送站拿貨—由于冰板和泡沫箱的保溫效力有限,沱沱工社規定,配送員們一次只能送少量的、3個小時內可以配送完畢的貨,每過3小時必須折返配送站,這又增加了呂坤濤們花在路途上的時間。

  生鮮電商公司之所以要仔細跟用戶確認,是因為從貨物從倉庫發出,到送到用戶手里,最長能有8個小時,即使出庫時完好,但期間很可能又發生損壞;叮囑用戶,因為可能由于用戶保存方式不當,食品腐壞,發生投訴—總之,是為了試圖解決這門生意最顯著的難題:怎么讓這些容易腐壞變質的生鮮產品少變壞一點,降低損耗率。

  要保持這樣的服務水準,管理和團隊建設就很重要。呂坤濤目前是“三星[微博]”配送員,沱沱工社為了激勵他們,指定了配送員五星升級制度;至于那些不算簡單的操作規則,也要培訓和反復強調。這也意味著,如果按這個標準執行,生鮮電商就是門慢生意。

  “我對所有膽敢跳進來做生鮮配送的公司,都充滿敬意。”李東起說,順豐優選能擴張是有順豐的運送能力做保障。李東起不僅主管順豐優選,他之前還是順豐空運部門的負責人。

  一家沱沱的同行說,沱沱之所以在物流上花那么多功夫,是因為對這樣的小公司來說,常規的推廣很難,而口碑相傳最便宜也最有說服力。

  生鮮電商本身的門檻也讓它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培養了一群更高消費能力的消費者。沱沱工社的用戶Joyce是個一周購買兩次的資深生鮮電商消費者,她的此類購物從2009年開始。

  那正是中國食品安全問題被密集報道的一年,當年最著名的事件是三聚氰胺奶粉。從那時開始,Joyce開始開車去北京周邊朋友介紹的、據說菜品更安全的農場買菜,當生鮮電商網站出現后,她很快開始光顧,因為網站上可選的菜品種類更多。她光顧過幾乎北京所有叫得上名字的生鮮電商網站,也熟悉北京那幾個大的、有公信力的有機農莊。

  剛開始只服務上海本地用戶的莆田網也是在那時創立。“我那個時候不知道上海哪里可以找到安全的食物。所以認為創立這個公司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梁耀祖說。最開始,莆田網賣的是三個產品,混合菜、朝日牛奶和有機草莓。之所以選這幾個產品,是因為梁耀祖自己去農場看過,信得過。

  5年前,同樣容量的朝日牛奶在久光百貨賣26元,光明牛奶是10到12元,蒙牛更便宜,但它們都有固定的客戶群。梁耀祖發現,只要跟這些顧客解釋清楚為什么自己賣的食物更貴,這群顧客就愿意埋單。

  2009年時,沱沱工社母公司的高級副總裁董敏做沱沱工社的契機之一,是在美國時被人反復問到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又在美國發現了賣有機健康產品的全食超市(Whole Foods),其用戶忠誠度很高。優菜網的創始人丁景濤則是注意到,自己的女兒愛上學前班上用有機菜做的伙食,由此萌生出創業想法。本來生活網的主流客戶也是家里有小孩的家庭,這家公司發現,因為擔心食品安全,這些顧客愿意多花錢給小孩吃有機食品,哪怕自己還是吃菜市場買的普通菜。

  從最開始,就是這種不能被普通菜市場和超市滿足的需求,促成了生鮮電商的發展。

  而且有機食品的價格不低,比如,一顆有機白菜的售價是十幾元,一斤有機豬肉售價在30到80元左右。這通常意味著能從每筆訂單中能掙到更多錢。

  以賣有機食品的Whole Foods為例,其銷售的有機、天然等食品價格會比普通食品高40%至175%,毛利率也通常在35%左右;其銷售額增長率也遠高于美國零售行業的整體增長率,即使在金融危機期間也經營狀況良好;股價則從2009年的10美元左右一路上漲,2012年股價最高曾達到100美元左右,可謂是一家明星公司。

  尚炎的感受是,“大家對食品安全越來越敏感”,比如,我買網在去年8月上線“我買我放心”這個頻道后,這個頻道中的肉、奶產品銷量就翻了好幾倍。

  如果在普通菜領域與傳統渠道競爭,至少以目前生鮮電商的高運送成本來看,是難以匹敵的。

  優菜網最初做中高端有機蔬菜,在日訂單量超過100單、并實現了盈利后,拿到天使投資開始擴張時,問題出現:上游供貨商供應假貨,貨源地蔬菜質量時好時壞。為了做大規模,優菜網改從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直接買進普通蔬菜。優菜網的同行們公認,正因為買賣普通蔬菜,導致優菜的客單價和利潤率上不去,體驗和成本上還不如傳統菜市場有優勢,這是其幾近倒閉的重要原因。

  不過,即使是在有機蔬果的領域,也存在產品同質化和價格戰的危險。在北京,北菜園是家很有名氣的有機蔬菜生產基地,它跟順豐優選、本來生活網、沱沱公社等電商都有合作,也為沃爾瑪這樣的超市渠道供貨。超市渠道的人會跑來質問北菜園,問為什么電商們的售價比自己便宜,是不是北菜園給對方的供貨價更低?“其實是電商自己在壓價補貼,”北菜園的銷售負責人對《第一財經周刊》說。

  另一個價格也夠高,而且產品能形成差異的領域,則是進口食品。而且這也未被傳統渠道充分滿足,我買網就以BHG作為對比公司,但我買網對市場的判斷是因為市場空白夠大,還不存在互相大搶客戶的情況。

  根據業界通行的說法,在很長時間里,甫田網都是生鮮電商領域里唯一賺錢的一家。這跟其創始人梁耀祖服務人群定為外籍人士有關。剛開始那段時間,梁耀祖每天早上跑上海高檔住戶的小區,除了賣最初的三個產品外,也常常問他們想吃什么東西。他發現,老外們還有強烈的吃家鄉食品的需要。

  前一陣,莆田網的買手買回來一種德國面包,梁耀祖覺得很難吃,可是德國人波蘭人都愛。還有一種澳大利亞人喜歡涂在面包上的東西,梁耀祖覺得聞起來像燙傷膏,“我打死也不會吃”,但有了這個產品,澳大利亞人的回頭率就很高,他們大概一個星期要用掉一瓶。

  “我們做了每一個國家的人在上海的消費行為研究,”梁耀祖說,“顧客如果要買一件普通的東西他一定不會找我們,因為他知道我們的定位,高品質、安全、市面上不容易找到。”

  這不僅使莆田網能獲得忠誠并反復消費的顧客,也能收取更高的溢價。比如,莆田網上的食品,500克的牛羊肉類的價格大概一兩百元;一只玉米或者一根黃瓜都是十多元;一顆雞蛋三四元之間。梁耀祖稱,甫田網顧客的活躍度、留存度、客單價等數據是行業里最好的。

  這也是順豐選擇賣進口食品的原因。

  順豐優選的送貨員任保龍那天送的最后一個訂單,就是一份澳洲羊排。這個小包裹的價格是189元。收貨的姑娘住在光熙家園小區,養一條大狗,會像外國人那樣用“是不是社會化了”來考慮狗行為不正常的原因。這個在北京北二三環間的高檔小區,當天有4個訂單,是當天任保龍13個訂單中訂單量最多的一個小區。

  順豐優選曾經在望京做過一次用戶見面會,邀請了附近消費頻繁和額度高的顧客。在這次見面會上,這家公司發現,來的主要是“臺灣太太”,因為這家公司進口了很多臺灣食品。

  我買網則調動了母公司中糧集團的供應鏈和采購資源,比如中糧的美國公司提供了波士頓龍蝦、德國公司提供牛奶這樣的產品。此外,這家網站還直接跟大型捕撈公司采購,省去中間環節的成本。

  在國內從產地直接采購,也能同樣能獲得高毛利。2013年夏天,本來生活網曾經談下了8個“北方人前所未見的品種”的荔枝,顧客就很難拿其跟對手比價;而曾經的西南采購經理李小多談下的一筆水果單子,即使售價只有超市的一半,但還有超過100%的毛利。此外,這也更可能拿到更多僅此一家的獨特商品。Joyce對本來生活網就形成了“水果很不錯”的印象。

  “直接采購的毛利是非常高的,可以到60%到70%,”李東起說,順豐的優勢在于,在各地很早就做產地直接采購,送貨員們早在三四年前,就在很多地區幫農戶上淘寶賣東西,比如在嘉興幫賣粽子,在煙臺賣櫻桃,在廣州賣荔枝,他們都希望自己接洽的貨品能上到順豐優選上。“網下可以提供1000種商品,我卡掉了90%。”

  吃,本來就是一個基本的強需求。恰當的商品,加上對路的營銷,就可能引爆銷售。

  本來生活網的創始團隊和諸多成員都是媒體出身,他們從一開始,就重視商品描述,還有“買手筆記”這一環,來解釋自己尋找到這個產品的過程,并解釋為什么選擇它。這家公司還善于制造話題,比如推廣褚時健種的橙子。

  順豐優選雖然并沒有透露其推廣預算,但在各種網站上都能見到順豐優選的廣告,它還跟食譜網站進行合作,希望燃起大家做飯的熱情。我買網因為之前的用戶基礎,并沒有花特別的力氣來推廣,但這家網站在上線半年后,就發現消費者的熱情超過預期,因此才提前去上海開倉。

  這一切,使得這個雖然是大片空白但起步并不容易的行業訂單量快速上漲。

  根據沱沱工社提供的數據,2009年年底時,它還只有1萬會員,但2013年年中其活躍購物人數為10萬人,總體會員數為50萬人;2011年年底時日訂單為300單,2013年年中北京已經超過每日1000單。

  這顯然也促進了順豐、沱沱等異地擴張的決心。它們除了開辟更多城市外,也在上游尋找更多的合作農場。甫田網則在2013年9月宣布拿到一筆3000萬元的風險投資。

  當Joyce剛開始在生鮮網站上購物時,家里的阿姨并不理解,覺得東西太貴。吃了一段時間之后,連阿姨也覺得,吃普通菜不太習慣了,這類食品的口感的確不一樣。但近期也有消費者投訴,稱一家生鮮網站的產品有農藥殘留。生鮮電商們接下來的機會和風險,就在于怎么在擴張中培養出更多Joyce這樣的顧客,從他們身上賺到錢,把他們留住。當然,它們的高價格來自于高品質,如何維系這個品質可能是最根本的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