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經濟展望
2014-1-23 11:30:00 來源:《小康·財智》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李稻葵
清華大學金融系主任
預計2014年GDP增速達7.6%
2014年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開局之年,“穩中求進”將是今年經濟增長的主基調,物價壓力上升,全年CPI或達到3.2%,預計全年GDP增長為7.6%。
經濟仍然面臨增速下行風險,但可從金融改革著手走出困境。可采取兩方面措施:第一是放松一部分區域性銀行的準入限制,在有條件的地區試點,鼓勵設立民營中小銀行,新銀行的入市,可盤活存量流動性,直接緩解資金緊張的局面,同時,新銀行的入市將增加信貸市場競爭度,倒逼大銀行清理舊賬、壞賬,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第二是給商業銀行松綁,讓它們把部分資產證券化,轉移到債券市場。這樣不僅從金融體制改革方面釋放了經濟增長的動力,也積極配合了“穩健的貨幣政策”,盤活現有貨幣存量,改善了偏緊的市場流動性,穩定了經濟增長。
連平
交通銀行(601328)首席經濟學家
人民幣匯率破6是大概率
隨著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物價持續回升,國內貨幣政策已不可能再放松,考慮到2014年物價上漲的壓力,不排除下半年央行有收緊貨幣政策的可能性。央行態度的變化可能使市場利率進一步走高,導致中外利差擴大,從而吸引資本的重新流入。
同時,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的逐步退出和全球經濟的進一步復蘇,資金的風險偏好會進一步上升,可能從美元和黃金等避險資產流向股票和新興市場等風險資產。
中美之間貿易不平衡的存在,使人民幣兌美元仍有持續升值的壓力。2014年人民幣對美元可能繼續保持小幅升值態勢,“匯率破6”是大概率事件。但鑒于美元可能中期走弱,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的步伐則可能放緩。
余永定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世界經濟處于增長恢復但不會特別強勁
2014年世界經濟處于增長恢復但不會特別強勁。歐洲的問題是,2013年下半年的情況比我們原來預計的要好,今年可能還會保持目前這種態勢。但是,引起歐洲經濟問題的歐債危機的實質性問題還沒有解決,我不認為歐洲今年會有非常好的經濟表現。日本的情況是頭兩支箭射出去了,取得了短期的效果,但還要看。依照過去的經驗,一旦日本要增加消費稅,增加消費稅的決議執行之前,肯定消費會推動經濟增長。但一旦實行了,提前消費要減掉,所以可能經濟增長速度又會下去。總的來講,我的預期要稍微悲觀一些,但也不認為外部經濟會出現特別大的問題。
梁紅
中金公司研究所董事總經理
中國股市存在機會
我們對投資中國股市轉為樂觀,因為我們看到市場基本面有所改善,短期與中期盈利前景得到提升,而盈利改善的驅動因素并非杠桿率的大幅提高,而是成本的降低(大宗商品成本、稅收與浪費支出等的下降)、效率的提高,以及未來幾年全面的改革措施所帶來的生產率提升。
與此同時,市場中根深蒂固的悲觀情緒仍在壓制股指表現,A股和H股的市凈率和市盈率都已降至歷史低點,但企業盈利正在逐步復蘇。因此,我們對2014年中國股市的投資機會充滿期待。
林采宜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
明年貨幣政策將穩中偏緊
2014年整個貨幣政策將穩中偏緊。穩中偏緊的趨向是配合整個宏觀經濟的調控目標,就是以結構調整為優先級的政策目標。那么貨幣政策偏緊的情況下出現金融性危機怎么辦?今年中央出了一個新的政策措施,叫做SLF,也就是常備的信貸便利。SLF這個信貸工具是一對一的,出現流動性困境或者危機的商業銀行可以向央行直接申請獲得流動性方面的援助,央行根據它的具體情況一對一對它釋放流動性,這種釋放流動性目標非常明確。
在能夠保證一般不會有金融機構由于短暫的流動性危機而產生嚴重的后果,但同時又不向市場整體釋放流動性,也就是說整體上不寬松,個體上有問題就個體給你解決,所以2014年大概也屬于這樣的情況。
范劍平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兼經濟預測部主任
2014外貿出口有望加速增長
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看,2014年,投資增速會比2013年略為放緩,尤其是地方基礎設施投資,可能增速放緩,因為隨著中組部關于地方官員考核的新標準開始出臺,審計報告公布以后,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新規定也將出臺。消費方面,與2012年相比,2013年前三個季度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減了3個百分點,只增長了6.8%,農村居民的現金收入也減縮2.7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減縮3個百分點左右。這對2014年的消費來說,肯定是不利的。
2014年唯一有希望得到加速的就是外貿出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2014年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的預測是3.6%,比2013年加速0.7個百分點。假如說這是真的,我國外貿出口的國際環境將會有所好轉,有望從2013年-0.1%的貢獻率轉為正0.1%,為經濟增長添加0.2個百分點的加速力量。
任志強
華遠地產(600743)董事長
2014房價上漲趨勢不變
2014年房價,我們認為上漲的趨勢不變,但是增幅會大幅度的下降。房價一直是政府關心的目標,但是實際上過去十幾年我們看到的是政府并沒有控制住房價。不管政府采取什么樣的手段,都和市場經濟規律相悖,任何一個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手段一定會失敗。所以政策上價格信號的扭曲影響到居民、購買者、消費者以及投資者對市場走勢的判斷。但是,并不會因此而改變價格續上漲的趨勢。
北京房價越漲越高,北京市政府采取政策,超過一平方米4萬元的房子不批銷售證,試圖把今年的價格指數壓下來。即使這樣,2013年底我們的房價指數仍然超過了21%。用行政手段不能解決房價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應該用供給的手段。我們看到土地總量迅速增長的時候,明年的供需價格會發生一些變化,當供需增長的時候就會平衡一些價格的漲幅,因此不會出現前兩年土地負增長的情況下出現的暴漲。
陳志武
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經濟學教授
2014關鍵詞:危機、海外投資、走出去
互聯網金融是另外一個泡沫,這個泡沫不會經歷太久,互聯網金融熱和中國金融環境有很大關系,但總體來說被炒作很厲害。展望2014年,中國經濟的關鍵詞將包括“危機、海外投資、走出去”。
到2013年為止,銀行信貸、信托貸款、理財產品、PE基金等能想到的融資工具都基本被用到了極點,于是自2013年6月的“錢荒”開始,債務“危機”、信貸“危機”、信托“危機”、影子銀行”危機”等用詞不斷出現。
隨著利率市場化和其他金融改革的實施,互聯網金融的收益也會逐漸降低。余額寶的快速增長加上阿里金融的營銷能力,引發了中國關于互聯網金融的泡沫。他們沒想到互聯網改變了金融的銷售渠道和獲取手段,但并沒有改變金融的本質。金融是跨期價值交換,是基于信用、需要誠信的人際交易。
另一個方面,隨著經濟轉型挑戰的出現和國內一些產業產能嚴重過剩,海外投資和走出去也將成為企業家要考慮的問題。隨著三中全會決議開始執行,2014年許多企業會重新看清中國經濟的現實,重啟“走出去”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