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日本出現萬億貿易逆差 經常帳赤字創歷史記錄

2014-1-16 12:05:00 來源:人民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日本財務省周二(1月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11月日本經常項目赤字為592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43.2億元),創下1985年有歷史記錄以來的最高值。其中貿易逆差達到1.2543萬億日元,顯示日本30余年來的“出口大國”地位受到嚴重威脅。“安倍經濟學”恰滿一年之際的糟糕經濟數據,也讓其備受質疑。  赤字遠超市場預期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指出,日本11月的經常項目赤字遠超市場預期。該報和日經此前做出的預測認為,日本經常項目赤字或為3800億日元。
  野村證券指出,經過季調后,日本11月經常帳赤字額雖然從10月份的590億日元稍微減少到470億日元,但已連續三個月錄得赤字。
  巨額的貿易逆差在經常項目數據中格外引人注目,顯示日元貶值帶來的出口優勢未能抵銷進口能源開支增加、日本產品海外需求減少等的負面影響。在日本11月貿易數據中,出口額為5.6316萬億日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6%。增加的出口主要是針對美國的、澳大利亞的輕油和中國生產飲料瓶的原料等。進口額為6.8859萬億日元,同比增長22.1%,增加的進口為原油、液化天然氣。
  此外,日本企業海外投資所得的分紅及利息收入的順差為9002億日元,同比增長0.8%,仍然表現不佳。
  據《華爾街日報》網站14日報道,部分受到該“疲弱經濟數據”的影響,日本股市14日迎來去年8月以來最糟糕的一天,日經225指數當日收盤重挫3.1%,報15422.40點。該指數今年以來已經下跌了5.3%。
  貿易大國地位動搖
  日本經濟財政大臣甘利明(Akira Amari)周二表示,政府必須警惕經常帳赤字擴大,因這意味著日本作為主要貿易大國的地位有所動搖。
  在過去30年中,日本長期保持著貿易項目和外海投資收益的高額盈余,但自2011年3月以來,日本已經連續33個月出現貿易赤字,且規模呈不斷上升趨勢。
  布朗兄弟哈里曼(BBH)外匯策略全球主管Chandler指出,日本長期的貿易赤字是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轉折因素。
  《華爾街日報》分析稱,日本政府計劃將消費稅從5%提高至8%,是造成11月巨額赤字的主要原因。國內消費者傾向于政策落地之前儲備商品,從而推高了消費需求和進口。
  為刺激經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自2012年12月上臺以來,推行了激進的貨幣寬松政策,提高消費稅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安倍晉三去年10月正式宣布,從2014年4月1日起將消費稅率從目前的5%提高至8%,這將是1997年以來日本首次提高消費稅率,其目的是鞏固財政實力,以緩解市場對日本債務的憂慮。
  安倍經濟學備受質疑
  安倍經濟學施行1年之際,糟糕的外貿數據讓人對其產生質疑。分析人士指出,截至2013年底,由于日本稅稅率提高帶來的住房、汽車等個人消費“末班車”效應,日本經濟景氣數據最近數月有所上升。但是,通脹預期能否真正轉化為投資動力仍是未知數。
  數據顯示,央行釋出的大部分貨幣并未流入企業和個人手中,而是停留在金融機構在央行開設的準備金賬戶中。截至去年12月底,金融機構存在央行的準備金賬戶存款約有107萬億日元,約為上年同期的2.3倍。而企業設備投資等反映實體經濟情況的數據仍未恢復到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水平。
  日本大學教授水野和夫認為,有必要重新審視日元貶值政策對擺脫通縮的作用。日元貶值壓低了出口產品價格,推高了進口產品價格,表明體現競爭力優勢的交易條件正在惡化。“安倍經濟學”實施一年,日本實際國內總收入(GDI)減少,家庭購買力下降。2013年7月—9月,日本勞動者收入環比下降0.6%,同比下降0.3%。
  SMBC日興證券經濟分析師肖敏捷告訴本報記者,由于日本企業在海外現地生產比例越來越高,日元貶值對促進出口已經沒有太大作用。隨著美國經濟和就業數據好轉,勢必在今年加快退出量化寬松的步伐,開始加息,這將導致日元進一步貶值。日元貶值對實體經濟和家庭消費的“負作用”將急劇顯現,這是日本政府今年要面對的“兩難課題”。此外,“安倍經濟學”必須解決消費稅稅率提高后內需萎縮的問題。
  日本財相甘利明昨天也指出,必須確保消費稅提高不會危及日本實現穩定的經濟增長。他稱,與將消費稅從5%提高至8%相比,政府必須更為謹慎地決定是否進一步將消費稅提高至10%。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