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刊:德國成全球最大貿易順差國 中國居第二
2014-1-16 12:04:00 來源:參考消息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參考消息網1月16日報道 德國媒體稱,德國實現了比世界上其他國家更多的貿易順差。根據德國伊福經濟研究所提供給路透社的計算數據,2013年德國貿易順差達到2600億美元。排在第二位的是世界第一大貿易國中國,它的貿易順差為1950億美元。沙特阿拉伯位居第三,該國主要出口石油。 據德國《明鏡》周刊網站1月14日報道,2013年德國貿易順差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3%,伊福經濟研究所預測,2014年這一比例將升至7.4%。歐盟認為貿易順差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持續超過6%就會威脅經濟穩定,因此數月來加大了對德國貿易順差的批評力度。
報道稱,美國也認為德國貿易順差威脅歐洲乃至全球經濟穩定。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上周再次表明了這一觀點。批評者們認為,貿易結算表失衡是導致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的原因之一,因為貿易逆差國必須通過借債為進口融資。
德國經濟界一直對這種批評表示不理解。德國工商總會外貿問題負責人福爾克爾·特賴爾說:“我們的貿易順差不是由政治來安排的,它證明了我們的國民經濟具有競爭力,我們既沒有操縱匯率,也沒有對出口進行補貼以便使德國的商品比其他國家的更便宜。”批評主要來自法國和美國,特賴爾認為這并不奇怪。他說:“這也是競爭過程中產生的指責,因為德國對這兩個國家均有巨額貿易順差。”
報道指出,批評者不要求德國人為限制出口。相關討論其實關系到如何提高德國內需這樣一個問題,例如通過加大國家和企業投資。伊福經濟研究所的專家們說:“德國沒有在國內大量投資,而是把大部分積蓄投資于外國。”德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本輸出國”。
據報道,根據伊福經濟研究所提供的數據,2013年德國對歐盟國家的貿易順差有所下降,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則可能會創下新的紀錄。伊福經濟研究所說:“自兩德統一以來,2013年德國對中國貿易也可能首次出現小額順差。”
報道認為,錢一方面用于實物和金融投資,另一方面——直接或間接——用于對歐元區危機國家的救援貸款和資助。至少德國工商總會是這么認為的。“我們是世界上最大的債主,”特賴爾說,“我們憑借貿易順差才能夠成為歐元區陷入危機國家的擔保人。”
德國大聯合政府對上述數據作出了反應,宣布將刺激國內需求。
另據路透社1月14日報道,美國政府2013年在其向國會提交的半年報中嚴厲批評德國經濟不平衡。
但德國辯稱,自2007年以來,德國對歐元區國家的貿易順差占其GDP的比率已經下降了一半多,目前德國更多的是依靠國內需求而不是貿易來推動經濟增長。
伊福經濟研究所稱:“德國貿易順差的增長主要歸功于歐元區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實際上,德國對歐元區國家的貿易順差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