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快遞行業增員25萬備戰“雙十一”

2014-10-15 13:56:0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還有不到一個月,電商購物狂歡節“雙十一”將來臨。國家郵政局日前發布提示稱,今年快遞旺季將從“雙十一”持續到春節,長達104日,考驗嚴峻。申通和圓通均估計峰值日快件量或達2000萬件,為此各大快遞公司紛紛招兵買馬,做好預案。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各大快遞公司了解到,眾快遞公司擬新增25萬快遞員應對,并儲備了大量的倉儲、運輸等資源。

  然而,不少城市禁止快遞車輛,尤其是快遞走街串巷所用的三輪車上街,引發了市場對今年快遞高峰期最后一公里派送速度的擔憂。圓通速遞總裁相峰表示,這個問題不解決,會造成大量貨物滯堵。

  據悉,中國快遞協會與國家郵政局等上月中旬便已牽頭與有關部委協商解決快遞三輪車上路問題。國家郵政局宣傳部門10月14日答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目前仍無結果。

  增員25萬

  10月13日,阿里巴巴在杭州宣布2014年“雙十一”的全新戰略,這也是阿里巴巴成功在美國上市后首個重磅戰略會議。盡管阿里巴巴集團天貓總裁王煜磊一再回避預測今年的銷售預期,但業內人士預計,今年“雙十一”銷售額上500億問題不大,有望沖擊600億。而在2013年“雙十一”購物節,天貓交易額達到350億元,取得非常驚人的增長。

  基于對“雙十一”巨大成交量的預測,快遞公司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記者從各大快遞公司了解到,各公司都在招兵買馬,完善基礎設施,對運能運力進行擴容。

  韻達快遞公關部負責人郭鵬程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的記者,截至目前,韻達快遞在全網絡原有2萬輛運輸車輛的基礎上,又通過各種渠道和社會資源儲備了1000輛運輸車輛,在全網絡原有8萬派送人員的基礎上,又新增1萬余名儲備人員。場地方面,租用臨時場地5萬平方米,能夠滿足快件的轉運和派送。

  為了避免爆倉情況,多家快遞開始招聘新員工。申通快遞北京市朝陽區的一家營業點的一位工作人員說:“我們營業點近期新招聘了兩位員工。這必須在‘雙十一’到來的前一段時間就開始。因為新員工需要花至少3天的時間來熟悉業務、派送的路線等。”

  據不完全統計,各家快遞公司目前已為今年“雙十一”新增從業人員25萬以上,改擴建運轉中心100余處,增加作業場地185萬平米,公路干線新增自有及整合社會資源新增干線車輛12000臺以上。

  此外,航空作為一種高效的物流資源,今年各家快遞公司紛紛增加投入。順豐增加專機線路28條,準備啟用所有主備用散航班次1422條線路;圓通新增航線101條;申通打算利用冷門航線的倉位對航空貨物進行分流;百世匯通新增航空線路37條。

  以申通和圓通為例,兩家公司去年“雙十一”突破日峰值1200萬包裹大關,今年兩家的擴容標準都設定在日包裹量2000萬以上。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微博)勝10月10日在局長辦公會上特意指出,2014年快遞業務旺季時間將長于往年,將從“雙11”持續到春節前夕,共計104天。

  特別措施防爆倉

  由于去年“雙十一”的交易量突然激增,讓快遞公司措手不及,多家快遞公司出現了爆倉的現象。

  為了預防爆倉重演,菜鳥網絡打算利用引導物流合作伙伴優化生產運營的大數據產品—預警雷達,指導商家發貨和快遞公司調配運力,以便讓商家提前將貨物進行分倉處理,盡可能靠近消費者。

  菜鳥網絡2014年“雙十一”物流項目負責人馬俊杰表示,根據天貓交易平臺的瀏覽量、收藏等用戶行為判斷是否會發生訂單,再加上商家的發貨地和消費者的到達地等數據,系統可以智能設計出基本的物流鏈路。再結合去年各商家“雙十一”及近期銷售訂單等海量數據,可以比較精細地算出每家快遞公司每條線路每天的包裹量。在此基礎上,商家可以考慮提前對貨物進行分倉等處理,讓包裹盡可能地靠近消費者。

  除了大數據上的分享,快遞公司也有了新招。

  順豐速遞電商物流事業部副總裁龔濤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順豐將于11月1日推出分倉備貨、保時達、買賣保三款物流產品,幫助電商在倉儲備貨及管理、物流運力保障、消費者售后溝通幾個重要環節給予助力,以便電商應對銷售旺季。

  分倉備貨為商家提供了15個地區的20個倉庫,以及覆蓋全國的物流配送能力。商家可依自身情況,選擇順豐在全國多區域的倉庫位置、數量及各倉庫庫存。隨后順豐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倉庫貨品的庫內操作、貨品配送及各倉之間的調撥,實現庫存存儲、調撥作業、訂單發貨、包裹配送一條龍服務。

  龔濤稱,以目前的順豐電商月結客戶的最低月發件量1000票粗略計算,順豐分倉備貨,可讓商家每月節省超過5000元運費,節省30%左右的訂單配送成本,節省40%以上的倉庫及人工成本。

  博弈最后一公里

  然而,“雙十一”及之后的快遞旺季能否順暢度過,還需仰賴打破一項行政禁令。

  近半年來,杭州、南京、天津、上海、北京、廣州等多個城市均出臺了禁止電動三輪車上路的禁令。

  相峰告訴記者,像電動三輪車這樣的節能環保車型,走街串巷非常方便,其體積小,對道路占道影響不大,節能又省油,一個月跑那么多趟,送了那么多包裹,油費不過200塊。若是換成大型貨運車輛,成本遞增不說,節能與環保性肯定沒那么高,而且會加劇道路擁堵。

  相峰透露,國外一些快遞企業看到中國的三輪車運送快遞,都覺得這是極好的解決最后一公里的解決方案。

  城市主管部門緣何要禁止三輪車上路?

  據北京市交管部門統計,2014年1至7月,全市共發生涉及兩輪摩托車、電動燃油三輪車的死亡事故76起、死亡78人,已成為危及市民群眾出行安全,引發交通事故的“馬路殺手”。該市交管局相關負責人稱,按國家相關法規,燃油兩輪摩托車、電動燃油三輪車均屬于機動車,應當注冊登記并取得號牌后方可上路行駛,駕駛人應當取得摩托車駕駛證。但現狀是絕大多數電動三輪車沒有牌照,駕駛人也無相應駕照。對此,交管部門展開此類交通違法整治行動。

  快遞公司的運營車輛多數沒有牌照,有快遞公司員工向記者訴苦稱,電動三輪車運送快遞歷來沒有標準,這長期都是個灰色地帶,沒有哪家快遞公司的電動三輪車是有牌照的,甚至其小貨車也是非法的。整治行動直接影響了快遞公司的運營,不少快遞企業只好偷摸著開三輪車送貨,或者改到夜間開車運營。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國家郵政局8月底審議通過《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行業標準,并于9月1日正式施行。其中,包括規定快遞三輪車最高車速應不大于15km/h,并只準乘坐駕駛人1人;車廂體上應有“快遞”統一標志、快遞企業標志及服務監督電話等信息。

  但是這個標準落地也是問題。各地對電動三輪車的運營提了不同的要求,有的地區甚至指定某些電動三輪車的車型,與其他地區的品牌要求又不同。

  記者從國家郵政局了解到,連月來,國家郵政局連同中國快遞協會都在與各部委緊急協調此事,希望達成妥善的解決方案。但截至10月14日,仍未有結果。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