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擬征收交通擁堵費分區分時段限行
2013-9-3 11:27:00 來源:新快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嚴格控制新增車輛數量
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方力表示,目前北京空氣的PM2.5本地排放源中,機動車排放占比最高。
對此,措施針對機動車排放污染防治做出多項細化要求:制定更為嚴格的小客車新增數量控制措施,2017年底全市機動車保有量控制在600萬輛以內;規劃低排放區,研究制定征收交通擁堵費政策;落實區域差別化停車收費制度,引導降低中心城區車輛使用強度;2013年底前出臺小客車分區域、分時段限行政策;2013年至2017年累計淘汰老舊機動車100萬輛;加快北京繞城高速公路建設,減少重型載貨車輛過境穿行等。
分析
擁堵費并非治堵良藥
從分區域“限行”到全路段“限號”、從搖號式“限牌”到高收費“限停”,再到限外地車進城……面對城市“擁堵之殤”,全國各地“限招”頻出。盡管如此,多數城市卻未能逃脫交通擁堵的困境。在私家車保有量排名前4位的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上下班高峰期綿延在各條道路上“見首不見尾”的車流,早已成為這四大“堵城”的常態。
近日,關于“北京、上海正在研究征收擁堵費”的消息再次甚囂塵上,不僅引起了兩座“大堵市”市民的普遍關注,也引發了全國其他城市群眾的“效仿”擔憂。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城鎮建設設計所所長張根說,“征收擁堵費確實能提高機動車的使用成本,但目前來看,這很難取得理想效果。”張根表示,一方面,擁堵費不會對數量龐大的公車產生任何影響,因為公車的使用成本都將由公共財政支付;另一方面,對于“不差錢”的高收入群體來說,擁堵費也只是“九牛一毛”,調控作用極為有限。
事實上,用收費的方式治理交通擁堵已被多次證明并非良方。北京、成都市區停車費成倍上漲,上海私家車號牌拍賣費已經飆升到近10萬,但這些城市的機動車保有量增長仍然迅猛,交通也越來越擁堵。
黑龍江省社科院研究員趙瑞政說,不去認真研究造成交通擁堵的深層原因,就試圖通過收費來治堵,這不但是一種典型的“懶政思維”,還會加劇社會不公。“很可能將城市公共道路資源變成高收入者和公車的‘VIP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