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GSP標準下對醫藥冷鏈物流發展的思考
2013-8-5 9:0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胡學英
冷鏈,這幾年物流行業中提到最多,關注度最高的一個體系,其由于高度的專業性,故在物流行業中單列一支體系進行全程探索與創新。國家冷鏈委致力于冷鏈體系的各項標準落地,冷鏈標委各項標準的收集、起草、制定,均已達到空前關注。國家對于食品衛生安全、藥品全程管控的力度與標準日趨嚴厲也推進了冷鏈物流的不斷發展。
冷鏈,是一個溫度受控供應鏈,是一個不斷鏈的冷藏冷凍供應體系;是整個物品移動供應鏈中所涉及的所有存貯行為,運輸行為確保物品中一直在設定溫度范圍內環境中;是溫度敏感性產品在供應鏈的移動中的管理,這些產品如:農產品、海鮮產品、冷凍食品、攝影膠卷、化學品、藥品、生化產品、疫苗等,特別在制藥領域,生物化學領域非常重要。
我們一直關心冷鏈,緣于其安全、一致、質量、純度與強度。全球的監管機構都在提高冷鏈的監管要求,從冷鏈驗證管理、冷鏈設施設備、冷鏈管理流程、到冷鏈管理體系的建立,從冷鏈的基本環節:生產、貯存、運輸、使用均提出明確的管控要求。
我國冷鏈管理的發展經歷了4個階段:第一階段:2004~2005年,建立基本冷鏈儲存、運輸條件及冷鏈商品操作流程;第二階段:2006~2007,以科學測試數據為指導,細化各項操作規范及保障條件;第三階段:2008~2009,結合新物流中心建設,建立一套完善的、先進的冷鏈管理體系;第四階段:2010~2011,逐步推進冷鏈技術改進,提高信息化、系統化程度,關注細節、注重技術。
在醫藥冷鏈方面,我國新版GSP的出臺,明確了許多的具體條款。如:新版GSP第47條提到,庫房應當配備以下設施設備,如自動監測、記錄庫房溫濕度的設備等。第49條提到,經營冷藏,冷凍藥品的,應當配備以下設施設備,如用于冷庫溫度自動監測,顯示,記錄、調控、報警的設備。而在第51條中,明確運輸冷藏,冷凍藥品的冷藏車及車載冷藏箱,保溫箱應當符合藥品運輸過程中溫度控制的要求。冷藏車具有自動調控溫度、顯示溫度、存儲和讀取溫度監測數據據的功能;冷藏箱及保溫箱具有外部顯示和采集箱體內溫度數據的功能,等等。新版GSP明確:從事疫苗經營的醫藥企業必須于2014年6月31日前通過新版GSP認證。
這些條款的明確,使得從事醫藥物流的企業不得不考慮加大投入,從粗放式冷鏈管理到精細化冷鏈管理,進行全程可視、溯源
管理。最近但凡是從事冷鏈研究
的設備廠商、計算機系統集成
商、溫度系統實時監控集成
商等,無不抓住這一良好
時機,井噴式進行新產品
的開發與創新及快速推
出,搶占這一輪醫藥冷鏈
物流的好時機。
一個行業的良性發
展,來自新技術的應用,來
自于市場的理性需求,安全
訴求,來自國家政策管控標準的
提升。醫藥物流經過多年的發展與探索,已形成初具系統的行業發展規律,以及行業發展的集中度,專業化程度的高度體現。但是醫藥物流還有較大成長空間與潛力。就醫藥冷鏈物流來說,我國的發展水平僅屬初步發展水平,目前醫藥冷鏈物流的理論,意識概念有了,但在具體行業規范標準落地上,新技術的應用上,監控管理體系上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冷鏈商品的生產、流通、使用等過程中的要求與標準明確了。但是承載冷鏈商品的運輸,還處于極度原始狀態,許多我們認為可以實現的一些冷鏈標準在現實中還有許多的不如意。首先,冷藏車的技術改造,如何讓行使過程中的車輛狀態、商品狀態實時可視?如何在遇到極端天氣,交通堵塞的情況下處理冷鏈過程的時限問題?其次,冷鏈包材的驗證標準無統一,各個企業自行驗證,誰來證明其驗證就符合管控要求?第三,冷鏈標準與物流成本的關系問題。如何在既達到質量要求,又使物流成本最優化?第四,冷鏈過程中各環節的責任區分問題。各運輸主體之間,由于一個小細節不到位導致報廢的責任問題。第五,冷鏈過程中的各種單證簽收標準與責任問題。
而在新技術方面,有許多專為冷鏈而生的新技術創新企業應運而生。應該可以說冷鏈物流不缺技術,包括專業驗證管理的技術:確認,文件記錄,歸檔。
專業冷鏈設施設備:冷庫、冷藏柜、冷藏車、冷藏集裝箱、冷藏箱、冷藏包、冰袋,冰排,以及主動制冷(有源),被動制冷系統;基于RFID溫度監測技術與設備:冷庫、冷藏柜的溫度連續監測系統;冷藏車的溫度連續監測系統;冷藏集裝箱的溫度連續監測系統;冷藏箱、冷藏包、冰袋、冰排的溫度監測與記錄;溫濕度記錄儀,溫濕度手持表,紅外測溫儀等。
然而,目前采用新技術的公司不太多,主要是因為以下幾種原因:首先,大家還不太清楚法規管理者對冷鏈的真實期望是什么?其次,投入成本過高,而醫藥行業整體毛利率在下降,規模小企業承擔全程冷鏈成本壓力大;第三,也有基于互聯網的非害時的在服務器中集中存貯所有獨立報告的系統;第四,冷鏈管理人才的缺乏,有些企業望塵莫及,均在不斷摸索與不斷完善中改變,時間長。
總之,隨著國家醫改的深入推進及新版GSP的逐步實施,中國醫藥物流的發展進入“物流3.0時代”。醫藥冷鏈物流同時進入千家萬戶的視野,醫藥物流企業要抓住未來發展的機遇,需要逐步加大在網絡建設(兼顧廣度與深度),新技術應用(信息、裝備的自動化);物流中心的升級改造(GSP合規和效率提升),建立面向全產業鏈的服務能力(如三方物流,面向醫療機構的全面技術及集成的供應鏈服務)的投入與建設。
新版GSP的實施對于醫藥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人員與基礎設施設備、業務流程控制、冷鏈管理、流向監管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中國13000多家醫藥物流企業中,具有強大的網絡、技術、服務能力的企業將引領行業發展,最具投資價值。而從眾多第三方運輸型物流企業中分流出一支專業冷鏈物流企業,也將在此輪國家新版GSP標準的實施中脫穎而出,同樣具有投資價值。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