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設立 杭州區位特點有利于搶占先機
2013-8-23 9:5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國務院批準設立上海自貿區,其中自貿區有關構建離岸金融中心以及人民幣資本項目的先行先試等金融政策都受到廣泛關注。有專家表示,在上海浦東自由貿易區方案送達國務院的方案中,金融創新的內容占據了很重要的一塊。而是否能夠開放資本和金融領域,也是此次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備受關注的重要一點。
繼國務院批準設立上海自貿區后,7月20日,上海外灘所在的上海黃浦區宣布,將啟動建設外灘金融創新試驗區,并首次提 出試驗區將以互聯網金融和民營金融為主體進行創新。
短時間內,上海金融領域兩大重磅消息出臺,勢必將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乃至中國金融改革產生影響。作為毗鄰上海的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杭州未來金融服務業布局和發展是否也會因此產生影響,記者采訪了金融專家、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金雪軍教授。他認為,這兩大消息對浙江和杭州的金融業布局和發展來說,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對杭州的輻射作用將進一步加強。”
外灘金融創新試驗區瞄準未來金融發展新態勢
外灘金融創新試驗區,是在上海市已規劃的外灘金融集聚帶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金融創新,尤其是加強互聯網金融、民營金融和新小微企業融資機制與平臺建設的一塊“金融試驗田”。
外灘金融集聚帶是黃浦區在2008年提出的,大體范圍是沿外灘,背面從蘇州河開始,南面一直延伸到世博園區,整個范圍2.6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627萬平方米。據了解,目前該區域已落戶的各類金融機構總數已接近700家,擬上市中小企業培育資源庫已達45家。
此次提出的金融創新試驗區,就是在外灘已有金融業態基礎上,重點培育新的金融業態和機構的發展。包括打造互聯網金融集聚區,支持網上銀行、網上保險、網上證券等互聯網金融落戶外灘。支持各類信息技術公司和互聯網企業發起或參與設立創新型互聯網金融服務企業。支持互聯網企業和銀行、保險、證券等機構的融合與嫁接等;還包括要打造民營金融集聚區,包括支持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加快產融結合,設立金融控股公司、財務公司或其他新型金融機構;積極爭取金融監管部門支持,協助民營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設立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等機構,鼓勵通過發行中小企業私募債、資產證券化等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和規模等。
上海先行示范的那些金融政策浙江和杭州或將在今后享受到
金雪軍表示,在目前國內金融發展過程中,有幾個特別突出的發展態勢值得關注。一是民間資本進入金融行業。浙江民間資本發達,長期以來,對浙江民間資本來說,能夠進入金融行業,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也是民營企業不斷尋找新的投資機會和發展機會的一個突破口。“這次上海金融創新試驗區的設立完全順應了這個態勢,如果民間資本能夠進入金融領域,把原來的產業運作和金融運作結合起來,實現所謂的產融結合,將對金融和經濟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對民間資本發達的浙江和杭州來說,這同樣也是一個重要的需要竭力推進的金融領域。”
還有一個未來發展方向就是互聯網金融。“結合目前的信息技術,所衍生出的一種新的金融生態。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浙江和杭州的發展條件也很好,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一些互聯網金融產品都是在這里發展起來的。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可以更好地解決中小企業融資,有利于電子商務的發展,意義重大。”上海金融創新試驗區的方向正是抓住了未來金融改革和金融發展的新領域和新拓展空間,而這些新領域和新空間,對浙江和杭州來說都有很好的發展基礎,“一定會推動我們在這些領域的進展。”
金雪軍說,按照國務院對長三角城市的定位,上海是國際金融中心,杭州是區域金融服務中心。“在上海金融中心打造過程中,一定會對浙江和杭州金融的發展產生很強的輻射作用,上海先行示范的那些金融政策,因為地域關系以及金融地位上的關系,浙江和杭州也將有可能在今后享受到。一些金融創新舉措也一定會促使浙江和杭州更好地發展我們的金融服務業。當然,地區之間也存在一定資源的流動和競爭,對浙江和杭州來說也是一種壓力。促使我們打造更好的金融政策環境、生態環境,進一步加快改革,創造新的發展機會,發揮出毗鄰上海金融國際中心所帶來的正面輻射作用。”(本文來源: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