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供應鏈經絡 實現多方共贏——專訪上海菱通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曲立東
2013-8-16 9:4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本報記者 張艷
“冰入春風漲御溝,上林花氣欲飛浮。未央屋瓦猶殘雪,卻為祥云映日流。”王安石一首膾炙人口的《祥云》,卻道出了當今供應鏈物流的坦途。
當企業間的競爭已經變成供應鏈間競爭的今天,第三方供應鏈物流服務已經在供應鏈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一些領先的專業物流企業憑借其在物流方面的專業能力、信息化能力和網絡化規模優勢,為眾多制造與分銷企業提供個性化的供應鏈物流服務,為加快供應鏈的反應速度、降低總體物流成本和提高客戶服務水平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正逐漸成為企業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
我國經濟發展結構的調整、企業供應鏈的整合和再構筑、企業非核心業務外包以及正在興起的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等,都為物流企業帶來了向供應鏈服務商轉型的機遇,許多物流企業都認識到需要更多參與、更深地融入到企業供應鏈管理中,形成新的競爭力,以此增強自身的生存能力和贏利能力。但是,中國的物流行業無論是外部的基礎環境還是內部的服務能力都尚顯不足,而且在已有的商務框架中物流企業是弱者,往往會成為供應鏈變革的“犧牲品”。
那么,專業物流企業如何才能更好地融入客戶的供應鏈中并能夠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贏利能力呢?在上海菱通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 “菱通”)總經理曲立東看來,關鍵在于搭建多方參與、共贏的協作平臺,打破“1對1”交易中所遇到的“零和游戲”規則。菱通的私有云服務平臺“3Q-Land”,就是為實現這一目的,在菱通多年來積累的基礎上設計開發的。曲立東強調:“供應鏈的問題是企業間協作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關鍵問題,我們需要的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云平臺,而是要搭建一個打通供應鏈經絡、實現上下聯通、縱橫交錯的‘祥云’。”
實現供應鏈上所有企業間的協調共贏,專業物流企業在其中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菱通的“祥云計劃”,就是由菱通提供私有物流云服務平臺“3Q-Land”,與意愿成為供應鏈服務商的專業物流企業通力合作,在滿足供應鏈主需求的同時,實現物流企業向供應鏈服務商轉型,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和贏利能力,實現共同發展的創新服務運營方式。
現代供應鏈管理中的
理想與現實
如今,隨著企業競爭已經轉為供應鏈競爭,供應鏈上企業間的相互影響更為直接和緊密,而供應鏈難以協調的矛盾也隨之變得愈加突出。曲立東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由于沒有能夠協調各方利益的協作平臺,供應鏈主迫于競爭和降低成本的壓力,在供應鏈優化的美名下進行“成本轉嫁”造成的。
供應鏈主為了降低物流成本,較多地采用了簡單外包方式,但事實上,這種方式卻是在擠壓物流服務商的贏利空間和創新能力。比如一家大型電器公司將物流業務交給一家服務水平較高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公司,而該公司為了降低成本再將一部分業務簡單轉包給了一些專線公司,專線公司又繼續轉包給了一些規模更小的運輸工商戶。這樣的模式下,物流成本是有所降低,但同時物流過程的控制、物流服務的標準就會變得難以管控和跟蹤,反而嚴重影響了供應鏈的服務能力和效率。“現在許多生產企業出現的物流管理問題,很多是出現在這種簡單的擠壓供應商的模式上。正因為不可避免地進行外包,給管理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很容易出現問題。”
曲立東告訴記者,尤其是那些擁有多產品線、多事業部的企業。比如一些大型家電企業,同時有多個生產部門和銷售部門,而每個生產事業部又各自有自己的供應商,銷售事業部也有各自的渠道商。過去,每個部門是各找各的物流商,這樣就導致物流很難進行優化。比如工廠在南邊,要往北邊送,而銷售在北邊,又要往南邊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一些公司成立了專門的物流部門或公司,希望把這些物流信息集中起來,進行統一協調管理。然而,在曲立東看來,由物流部門進行集中采購和運輸,這樣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優化物流資源,節約物流成本。但是,因為物流訂單集中在某幾家物流公司,這幾家物流公司還是會把物流訂單分包出去。這樣就又出現了多重外包帶來的服務質量下降的情況,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曲立東認為,要實現共贏的供應鏈管理,必須尋找合適的方法,改變簡單的物流外包模式,真正從供應鏈的角度對物流進行優化、協調和管理。為此,一些企業試圖通過信息化手段來解決供應鏈管理和協作問題,但依然面臨諸多難題。
供應鏈管理信息化的難題。面對復雜的供應鏈物流協調的問題,鏈主企業面臨了三個重大的難題:一是自己使用的ERP系統一般物流管理功能不強;二是專業物流服務企業信息系統千差萬別,與鏈主企業的系統對接成為IT部門和物流企業的噩夢;三是物流協同企業之間的信息系統聯通幾乎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首先,供應鏈物流信息在多個層次形成斷面,在很多地方存在信息系統接口不統一的問題。比如銷售和采購可能不是同一個系統,接口肯定就不同;大型企業,需要多家物流服務公司,物流公司也會接到從不同的環節、不同的系統傳輸過來的訂單,如許多信息交往采用電話、傳真、短息或電子郵件方式,其中甚至還夾雜著許多手工錄入,這就造成了信息的斷點,信息準確率無法保證,傳輸不及時,從而直接影響了業務的正常運轉。
其次,由于這種外部外包,只能通過商務契約加以約束,當出現問題時,只能通過人際溝通解決,效率低下。“營銷人員去問物流部門,我的貨怎么沒到啊?物流部門不知道,得去問外包的物流公司,一級外包公司再去問下一級外包公司……這樣一級一級問下去,等信息反饋回來,大半天已經過去了,不僅效率低下,更有可能延誤重要商機。”曲立東說。而結算對賬多是手工作業,準確率和效率都很低。此外,企業級信息系統無法應對銷售、采購部門以及交易伙伴的查詢,物流服務商的系統也無法與其對接。
究其根源,對于供應鏈鏈主企業,如制造企業、銷售商來說,面對的是服務水平、系統化水平參次不齊的物流服務商,其整體物流水平(如可視、追蹤、及時響應)受制于低水平物流服務商,同時又因為缺乏統一整合的信息平臺對整體物流業務進行管理,從而大大降低了管理效率。雖然大型企業可通過建立自有物流信息平臺推行內部物流服務標準,但成本高昂。
物流企業信息化的難題。而從物流企業的角度,其信息化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如缺乏共通物流標準,面對不同客戶內部物流標準,服務對應困難,導致物流運營成本高昂,同時系統化成本也很高。尤其是小型物流公司缺乏適合自身的技術手段,難以提高物流服務水平和系統化水平,從而逐漸陷入惡性循環。
面對此種局面,供應鏈想要進一步優化就變得異常困難,效率的提高則更無從談起。
為了解決物流供應鏈上的矛盾,實現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管理,現在許多企業投資建設信息化系統平臺。然而在實際運營過程中,由于商業模式的問題,導致平臺投資人與受益人不在同一個層面,應用效果就大打折扣。供應鏈上的企業的一些投資并不是為自己而投的,比如給產品貼標簽(條碼),雖然是出廠時貼上去的,但其實廠商是不需要的,而是在流通環節中使用的。這就變成了上游企業“種樹”,卻享受不到種樹的利益,反而是讓下游企業受益。這樣就造成了利益的不對稱,產生了利益不協調問題。
就是說,我投資建設了供應鏈物流平臺,但是直接受益可能往往并不僅僅是我,物流企業更是如此。物流作為服務業,物流企業很多時候投資信息化其實是為了迎合客戶的需求,而并不是自己真正需要。因為如果不投資,可能就不能從客戶那里得到生意,所以很多時候是被逼無奈的。
菱通云服務開創物流供應鏈協同共贏新模式
曲立東說,以上這些問題并不能在企業層面解決,而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機制,來明確責任與權益,才能實現協調共贏。
為了破解這個難題,菱通在供應鏈鏈主到最末端的物流服務商中架起了一片“祥云”,這就是菱通的私有物流云平臺:3Q-Land。其核心理念是:協調共贏、多層覆蓋、即租即用。
“原來是一家鏈主(貨主)企業或者大型物流企業將業務外包給了幾十家物流公司,如果想要滿足業務需求而對IT系統進行差異化更改,就需要改幾十次;而現在通過平臺是一次到位的,只需要更改一次,就可以一直用下去。這樣的成本、時間、資金的節約是非常大的。”曲立東說。
據介紹,3Q-Land是針對大企業/貨主(供應鏈鏈主企業)需求而定制開發的物流“私有”云平臺,包括物流企業在內的其他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通過租賃的方式使用平臺,從而實現物流供應鏈全程的可視化管理。核心功能包括“數據交換電子化+供應鏈信息可視化+物流業務信息化”三個維度的線上線下的全方位聯通(Q=Online+Link)。
與傳統物流云平臺不同的是,3Q-Land是以供應鏈鏈主企業的一個業務鏈為單位,管理覆蓋到了圍繞業務鏈的各個層面,也就是說將業務鏈的相關各方都管理起來。通過這樣的多層覆蓋,信息可以從鏈主企業一直追蹤到最后一級物流企業。而傳統的物流云是企業級的,不能實現多層覆蓋,就不能解決跨企業協調問題。
那么,3Q-Land究竟是如何幫助企業實現協調共贏的?
首先,為貨主企業定制開發,提供與外部物流協調的有效手段。“私有物流云平臺的得益者是貨主企業(供應鏈鏈主),菱通根據貨主企業的業務需求進行差異(私有)化定制開發,平臺搭建好了以后,為貨主企業提供服務的物流企業作為使用者通過云服務的租賃的方式來使用平臺,并繳納遠比購買軟件便宜的多的租金。這樣就實現了供應鏈各方的協同共贏。”曲立東說。
3Q-Land為解決企業供應鏈與外部物流服務協調共贏提供了有效手段。平臺是根據鏈主的業務要求而定制開發的,能夠滿足鏈主的個性化需求。而對于平臺使用者物流公司來說,本來自己搭建信息系統需要找IT公司來做,投入很大的成本,現在直接租用平臺,既節省了時間,更節省了大筆費用,同時還能夠滿足鏈主的業務需求。并且,平臺還提供了接入服務,物流公司原有的系統可以根據需要接入到菱通的平臺上,更重要的是通過3Q-Land的云服務,物流企業可以大大加快與客戶的對賬時間,加快資金的流轉速度。
據悉,目前菱通的私有物流云服務(3Q-Land)主要包括3Q-BUS(標準物流信息交換接口)、3Q-LVS(物流信息可視化服務云)、3Q-WMS(倉儲管理云)、3Q-TMS(運輸管理云)、3Q-PIM(促銷品管理云)五大模塊,未來還將推出3Q-DMS(配送管理云)、3Q-VMI(供應商庫存協同管理云)和3Q-RBM(周轉箱管理云),將能夠幫助企業更加全面深入地對供應鏈進行管理。
其次,為物流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解決資金占用問題。企業同時還可以享用平臺所提供的一些增值服務,如金融服務等。目前物流行業的結算方式是,大企業欠大物流企業的錢,而大物流企業欠小物流企業的錢,中間有幾十到幾百天不等的時間差,而小企業通常要即時給司機結賬,即便是一個星期結一次,對小企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資金占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菱通平臺通過建立應收應付管理池,根據企業間的結算流程,與金融機構合作,為企業提供銀行融資服務和融資擔保服務。比如,大物流企業可以以應收款作為擔保,從銀行借錢,貸款給小企業,這樣小企業就有資金流轉了。或者是,菱通平臺開放給擔保公司,借款企業可以用應收款作為擔保,通過擔保公司向銀行借錢。這一創新之舉為許多中小物流企業解決了燃眉之急。
第三, “合作伙伴計劃”,化成本為盈利。值得一提的是,菱通還建立了“合作伙伴計劃”客戶或者物流服務企業都可以成為菱通的合作伙伴,他們可以把平臺租給下游的企業來使用,收取相應的租金。這樣,鏈主企業或者物流企業就可以把原來作為成本投入的IT系統,變成贏利工具、收入來源。另外,3Q-Land是采用模塊化組合的方式進行搭建的,大大降低了實施成本;并且鏈主企業或者大型物流企業在得到定制化的平臺之后,自己還可以很輕松地進行實施、部署。
總的來說,菱通通過云服務形式提供“私有或者公共物流云”服務,并通過客戶化、個性化服務滿足供應鏈主的差異化需求。通過使用3Q-Land,銷售流通企業、生產制造企業、領先物流企業可以實現物流信息的可視化,而領先的物流企業/3PL/物流服務企業,也可以實現服務的標準化和業務的信息化。可以說,菱通物流云開創了物流供應鏈多方共贏的全新模式。
“祥云”接地氣,菱通推動物流業標準化進程
如今,通過物流云平臺,大企業/貨主(供應鏈主)可以實現上下游業務流程完全互動與外包業務訂單全程動態跟蹤,實現了物流成本最優化和資源最佳化,從而提升企業供應鏈整體管理水平。3PL、物流服務商可以迅速對應鏈主需求變動,并組建廣大物流服務網絡,實現服務標準化和作業標準化,降低IT成本和管理成本,為逐漸向4PL型業務擴展奠定基礎。而中小物流企業則以最小的投資實現企業級IT武裝,實現鏈主貨主對信息互聯互通的要求,實現企業自身業務KPI提升以及服務的差分化提高企業競爭能力。對于金融服務企業來說也大有裨益,創新金融商業模式,實現供應鏈上下游業務互動可視化,實現訂單全程動態跟蹤降低風險,并且大幅度節省業務管理成本,同時保障優質客戶資源擴大商機。
然而,能夠實現這一切的前提在于平臺實現了物流流程的標準化,這對于物流行業來說意義重大。物流業發展至今依然未擺脫“小散亂”的尷尬局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標準的缺失,導致服務水平參差不齊。“通過平臺可以倒逼物流服務必須標準化。”曲立東告訴記者,“菱通的物流私有云平臺是根據企業的需求定制開發的,滿足的是企業某個業務的個性化需求,平臺將這些個性化需求、服務的要求、標準、技術手段等集成起來,形成了一個從信息到操作的標準化體系,物流企業在使用平臺的過程中,已經在進行標準化作業和管理,從而促進了物流服務的標準化。”
事實上,菱通一直致力于物流供應鏈產品與解決方案,在這個領域已經有了十多年的精耕細作,其產品和解決方案幾乎涵蓋了物流供應鏈的所有環節。在曲立東看來,物流的本質是物的流動與物權轉移,其中涉及到很多與其他企業、環節的協作,所以菱通公司的解決方案最注重的就是協同。為此,菱通解決方案采取模塊化的實施方式,可以靈活組合。正是因為有了這個特點,對于大型企業供應鏈管理系統,搭建起來非常快,而且業務分析也變得簡單。
菱通模塊化解決方案是相互獨立而又具有極強的專業性的,每個模塊少則有四五家,多則四五十家上百家客戶使用過的經驗,可以說是經過千錘百煉的,具有非常高的實用價值和標準化。這種模塊化解決方案,既可以單獨使用,又可以根據需要靈活組合使用,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菱通的所有模塊化解決方案是異構數據庫,也就是說都使用單獨的數據庫,而不像其他軟件廠商那樣是共享數據庫。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靈活組合,快速實施,搭建出服務標準化和交換信息標準化的私有物流云平臺。
相信菱通將在中國供應鏈物流的轉型升級中,在供應鏈鏈主和供應鏈物流服務所有企業間架起一片映日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