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蒙合作建設西北最大物流中心 包頭無水港助推區域經濟轉型升級
2013-8-13 13:34:00 來源:天津廣播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的包頭國際陸港是天津港在西北地區建設的第一座無水港,近年來,通過兩地相關部門的深入合作,包頭國際陸港已經成為了周邊地區重要的國際集裝箱內陸中轉站。今后,包頭將積極依托無水港打造西北地區最大的國際物流中心,而天津港也將由此進一步提升對于區域經濟的輻射作用。請聽天津電臺“走基層——合作交流中的天津”采訪小分隊記者從內蒙古包頭發回的報道:
(錄音:這是我們的海關監管區,也是今年驗收的。以后可以做保稅的,能存儲、分撥,這就跟咱們天津港的保稅倉庫、國際物流中心功能是一樣的。)
在包頭國際陸港,一座近7千平米的海關監管倉庫剛剛建成投入使用,它也承載著包頭地區唯一的進出口檢驗檢疫平臺的功能。
包頭國際陸港建成于2007年,占地面積26.6萬平米,是中國西部第一個“無水港”。包頭及周邊市、區的鋼材、鋁材、汽車等產品通過港口服務的延伸,在當地報關報檢、裝箱運輸便可直達天津港碼頭裝船出口。
天津港集團派駐包頭國際陸港的總經理馮愛民告訴記者,通過多年的運營,這座西部地區最早的無水港,已經改變了內蒙乃至西北地區零散雜亂的物流運輸模式:
(錄音:通過我們無水港的建設,把內陸一些貨源更集約化地拉到我們的港口。內蒙腹地的貨,原來講,也在天津港做,但是運輸方式不一樣,它有一些散貨去,裝箱以后再運輸走的;但是現在我們能夠實現的貨要通過集裝箱通道帶過去。一個是我們運輸的模式在改變,還有一個大的來講生態的問題、環境治理的問題、交通堵塞的問題(都在改變),下一步我們準備把區域化做起來。)
包頭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工業城市,年GDP曾占到全自治區的1/3。在黃河具備通航功能的年代,它也是重要的水旱碼頭,而在黃河斷航之后,天津則成為了包頭最近的出?凇
包頭無水港股東方之一、包頭市國際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藝生表示,通過與天津在無水港方面的合作,在促進當地內外貿易和物流業發展的同時,也使包頭的碼頭功能得以恢復。不久前,他們又做出了一個戰略性的決定,依托無水港,投資12億元,建設一座國際物流園區,進而打造西北地區最大的物流中心。
(錄音)現在作為無水港,事實上我們這個地方就是天津港區的一部分,除了天津港的裝船功能沒有,其余的功能全都具備了。包頭海關點放了,天津海關也就放行,實現我們的貨物從包頭直接就進入天津港的碼頭。第二步要打造一個物流中心,變成物流中心要網絡化了,輻射西北,包括鄂爾多斯的、烏海的、滿都拉口岸,包括寧夏、陜西,我們都可以輻射。
包頭國際陸港和依托它規劃建設的國際物流園區緊鄰110國道,210國道、包茂高速和京藏高速,鐵路專用線與京包鐵路、包蘭鐵路接軌,交通區位便利。包頭市商務局副局長吳偉告訴記者,這座園區取名為“臨港物流園區”,已經被納入了內蒙古自治區和包頭市的十二五規劃:
(錄音)十二五規劃里面我們規劃的六大園區之一,也是想利用無水港這塊的資源,我們規劃了一個叫臨港物流園區,F在無水港我們已經當成海港的資源來使用了,所以叫臨港。我們不靠著海,通過無水港的這么一個合作方式,隨著無水港服務延伸,以包頭為中心輻射周邊城市,整個進出口的渠道得到了很大的暢通,也為我們外貿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保障。將來我們還規劃要在園區內發展出口加工業,促進區域經濟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