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綠色貨運 順應時代趨勢
2013-7-5 10:0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綠色物流要求在物流過程中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實現物流對環境的凈化,使物流資源得到最充分利用。而在物流各環節中,道路貨運對環境的影響最大,綠色貨運也就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攻克的難點。
□丁俊發
綠色貨運是綠色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綠色物流又是綠色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什么是綠色供應鏈?即把環境思想融入到供應鏈管理,包括產品設計、原材料采購、制造加工、產品銷售和產品使用后生命終結管理。
綠色供應鏈改變了“資源-產品-廢棄物排放”的開環型物質單向流動模式,而改變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閉環型物質流動模式。而閉環型物質流動模式中,加工制造的時間只占10%,其他90%的時間都在物流過程中。因此,綠色物流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綠色物流要求在物流過程中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實現物流對環境的凈化,使物流資源得到最充分利用。而在物流各環節中,道路貨運對環境的影響最大,綠色貨運也就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攻克的難點。
道路貨運是主要矛盾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十一五”末的2010年,道路貨運量為244.8萬噸,占貨運總量324.2萬噸的75.5%。道路貨物周轉量433.9億噸公里,占周轉總量1418.4億噸公里的30.6%。目前,道路貨運業有60多萬家運輸企業,600多萬運輸業戶,1400多萬名貨車駕駛員,道路運輸業所耗成品油占全國成品油消耗總量的30%以上。
據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統計,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有25%來自交通運輸業。據美國統計,在交通運輸業的二氧化碳排放中,道路貨運占61%,而鐵路、航空、管道等形式的貨運僅占14%。中國道路貨運業“多、小、散”,運輸裝備發展水平較低,行業發展模式相對粗放,節能減排任務十分艱巨與嚴峻,必然成為推進綠色物流的主戰場。據統計,中國如果每輛貨車一天節約一升油,每年可減少燃油235萬噸,降低成本138億元。
綠色貨運是國際行動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人類的生存環境也在不斷惡化,能源危機、資源枯竭、臭氧層空洞擴大,環境、生態系統失衡,已引起全人類的覺醒。1992年第27屆聯大通過決議,每年6月5日作為世界環境日。并簽署了許多環保方面的國際公約,如《京都議定書》,出臺了一系列國際標準,如ISO14000系列,覆蓋了環境管理體系(EMS)的各個方面。
其實,從20世紀40年代起,歐美發達國家開始嘗試甩掛運輸,到目前為止,已成為全球干線運輸的主力依托。歐美甩掛運輸的貨物周轉量已占全部周轉量的70%~80%,可降低油耗20%~30%,降低成本30%~40%,提高運輸效率30%~50%。大大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
美國政府專門設立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它的職能是保護人類健康和保護自然環境,發布了《國家環境政策法案》(1969),《聯邦空氣清潔法案》 (1970),《污染預防法案》 (1990)等。還專門發布了“精益和綠色供應鏈”指南。2004年,環保署建立并推進美國綠色貨運的“Smartway”即智慧之路項目,致力于美國運輸業的節能減排,Smartway成為美國綠色貨運的代名詞。計劃實現后,每年可節約60億加侖柴油,節省費用100億美元。至2012年,已節約60億美元,減排2000萬噸二氧化碳。
2010年,歐盟組織精兵強將,積極探索城市配送新模式,大膽提出了Citylog城市物流項目計劃,即對小件物流配送、包裹配送、快遞信件配送使用配送箱,而對超市配送使用小型集裝箱。Citylog項目借助物聯網技術、物流周轉箱技術、小型集裝箱技術和物料搬運裝卸技術,這一城市物流配送的系統性創新,使物流配送終端減少了85%的汽車運輸,實現了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低碳化、便捷化、高效率與智能化,意義十分重大。2011年、2012年首先在柏林與里昂試驗成功,2013年在歐洲各大城市全面推廣。
2011年,國際各大貨運物流公司和行業協會在印度簽署了《亞洲和管部門綠色貨運聯合聲明》,并選定廣東省為全球首個道路貨運節能減排示范項目。
綠色貨運的中國實踐
中國政府向世界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節能減排已成為中國企業的國際任務與社會責任。為了解決道路貨運的節能減排,解決日益嚴重的噪音污染,提高運輸效率,中國政府實施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是2009年國務院發布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對以節能減排為核心的綠色物流提出了明確要求。國務院又發布了“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交通運輸部出臺了《建設低碳交通運輸體系指導意見,》,頒發了《交通運輸中長期節能規劃》、《交通運輸行業“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提出了《營運車輛燃油消耗量限值標準監督管理辦法》,綠色貨運的目標與要求十分明確。
二是2009年,交通運輸部、發改委等5部委出臺了《關于促進甩掛運輸發展的通知》,并制定了實施方案。2010年確定江蘇、浙江、上海等10省市試點,截至2012年,首批26個甩掛運輸試點項目全面啟動,40個甩掛運輸場站全面動工,新購牽引車和半掛車4225輛,共投入甩掛運輸車輛9453輛,開通一定規模的甩掛運輸作業線路130多條,已輻射全國20多個省份。據統計,2011年共拉動全社會節約標準煤約1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萬噸。
三是2011年,交通運輸部在天津、重慶、深圳、杭州、武漢等10個城市開展首批建設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城市試點。2012年又擴大到北京、昆明、廣州、沈陽、西安、成都等16個城市。重點推廣低碳型交通運輸裝備,推廣天然氣及混合動力營運車輛,開展海-鐵、水-水等集裝箱多式聯運試點,開展物聯網技術應用,優化物流運輸系統,提升整體運輸效率。
四是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在“十二五”期間設立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支持綠色貨運的重點方向為:(1)引導公路運輸向水路、鐵路等低碳運輸方式轉移;(2)加快發展多式聯運;(3)開展綠色物流關鍵技術研究;(4)優化公路運輸網絡、發展高效的運輸組織模式;(5)創新汽車節能減排技術;(6)發展新能源汽車;(7)培養節能駕車習慣等。實施節能減排獎勵政策,2011年獎勵122個項目,撥款2.5億元。2013年支持116個項目,撥款4.47億元。
五是支持道路貨運的信息化建設,實現貨、車、路的全面聯網,實現貨運過程的跟蹤定位、在線調度、路徑優化、在線配貨與透明化管理,大大減少空載率,降低油耗,提高貨運效率。
六是推進重卡輕量化,采用節能減排新技術,推廣新能源重卡,并實施獎勵政策。
七是以公安部為主,在全國開展“大排查、大教育、大整治”貨運車輛違法行為專項行動,規范貨運市場。
八是支持城市開展共同配送與“綠色車隊”行動。北京至2012年7月,已公布14批綠色車隊,共1098戶,31344輛綠標車。
九是2012年4月18日,交通運輸部啟動“中國綠色貨運行動”,以“綠色貨運、節能減排”為主題,以低碳運輸、節能環保、安全生產等有關產業鏈條,促進與建立貨運行業綜合科學發展的長效機制。擬通過3~5年的努力,取得初步成效,并適時推出“綠色貨運企業標準”、“綠色貨運車輛標準”,組織認證,頒發標準,向社會與行業公告。
綠色貨運是一個系統工程,關系到車輛制造、貨運全過程以及貨運管理。今后有關這方面的要求將越來越高,執法越來越嚴,我們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綠色貨運”已成為貨運企業的標桿,是我們的理念,是我們的行為準則。只有從每輛車做起,從每個貨運企業做起,從每個駕駛員做起,我們的目標才能實現。我深信,我們的目標一定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