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中小物流企業融資的新渠道
2013-7-18 10:3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張穎川
“‘新三板’未來的發展,就是中國的納斯達克!睂τ诓粩鄶U容的“新三板”市場,某券商公司經理如是評價。
6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將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俗稱“新三板”)試點擴大至全國,鼓勵創新、創業型中小企業融資發展。那么,這一政策是否能為我國解決中小物流企業融資難帶來福音?在日前舉辦的“中國交通企業管理協會推進行業‘新三板’進程交流會”上,這一話題成為與會者熱議的焦點。
量身定制 價值凸顯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制約我國中小物流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瓶頸。據了解,目前中小物流企業的融資途徑主要分為債權融資、股權融資或資本市場融資等,但無論哪種形式,都令物流企業備傷腦筋。
物流企業融資一般常用的方式為債權融資,即通過銀行貸款實現融資的目的。但是債權融資首先需要企業做巨額的資產抵押或應收賬款抵押,這對于本來就資產薄弱的中小物流企業來說,無疑面臨著巨大的風險。而銀行在做貸款時更多喜歡“抓大放小”,對于資產體量較小的中小物流企業自然是不屑一顧。
股權融資,指企業的股東愿意讓出部分企業所有權,通過企業增資的方式引進新的股東的融資方式。但是由于中小物流企業實力較弱,很難吸引一些股權投資機構的青睞。
資本市場融資同樣很難。目前我國的資本市場主要呈現“倒金字塔”形,以主板市場和中小板及創業板居多,更多是一些體量比較大、業務模式成熟、盈利模式成熟的企業才能夠成功上市。較高的門檻,無形中為中小物流企業主板上市增加了很大的負擔。
“相比以往的融資方式,擴容后的‘新三板’對于發展初期的中小交通物流企業而言無疑是快速進入資本市場、享用資本市場融資功能的綠色通道。”中國交通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兼法律工作委員會理事長趙振表示。
所謂“新三板”,是相對于“舊三板”市場來說的。三板市場起源于2001年“股權代辦轉讓系統”,最早承接兩網公司和退市公司,稱為“舊三板”。2006年,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公司進入代辦轉讓系統進行股份報價轉讓,稱為“新三板”,是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全國性場外市場,簡稱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它可以為全國范圍內的中小企業提供一個全國性的公開股份轉讓平臺,企業的股權價值、融資能力將在這個全國性資本市場平臺通過流轉得到提升。那么,這一融資模式對于中小物流企業融資提供了怎樣的便利?
趙振告訴記者,相比以往的融資模式,首先“新三板”的準入門檻很低。如依法設立且存續兩年;業務明確,具有持續經營能力;公司治理機制健全,合法經營規范;股權明晰,股票發行和轉讓行為合法合規;主辦券商推薦并持續督導;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要求的其他條件等。
“‘新三板’的準入門檻遠低于主板和創業板,尤其對于盈利能力沒有量化指標要求、處于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而言,‘新三板’可謂量身定做!壁w振說。
當然,“新三板”的魅力并不止如此,在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同時,對于全方位提升企業價值還有重要作用。
在中國交通企業管理協會推進行業“新三板”進程交流會上,安信證券投資經濟學博士孟慶亮詳細介紹了“新三板”的價值所在:
規范企業發展。中小物流企業在公司治理、財務稅收、合同管理等方面普遍存在一定的不規范問題。掛牌過程中在證券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專業咨詢機構的介入下,企業可以初步建立起現代企業治理和管理機制;掛牌后在主辦券商的持續督導和證監會的監督下規范經營,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石。
提升企業公眾形象和認知程度。掛牌公司是在全國性場外市場公開轉讓的、受證監會統一監管的非上市公眾公司,能夠提升企業形象和認知度,在進行市場拓展、取得客戶信任、獲取政府支持方面更為容易。
提升債券融資能力和股權融資能力。孟慶亮告訴記者,掛牌公司可以在全國性場外市場通過可轉債、中小企業私募債等方式進行債券融資。同時,掛牌后公司股權估值顯著提升,銀行對公司的重視度也會明顯提高,將更容易以較低利率獲得商業銀行貸款。同時,更容易受到風投、PE等股權投資機構的關注和提升估值。
通過轉板進入場內市場。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按照規定通過證監會核準可以公開轉讓。如欲轉板至場內市場,只要達到證券交易所的上市標準即可。在現階段IPO進展緩慢的情況下,采取“曲線救國”策略,首先進入全國股權轉讓系統,后擇機轉板至場內市場,不失為一個便捷的上市方式。
河南萬里運輸集團副總經理王向陽就此表示:“河南萬里運輸集團多年來一直謀求上市,想把我們變為公眾公司,但一直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F在‘新三板’政策在全國逐漸推廣,這對于我們企業融資上市、做大做強來說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完善制度 練好內功
對于中小物流企業來說,盡管“新三板”好處頗多,但畢竟還屬于新生事物,存在著一定的不完善之處。“新三板”擴容全國后,面臨的挑戰將更加嚴峻。多位業內人士認為,要想讓“新三板”充分發揮作用,今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方面,“新三板”的相關制度規范還有所欠缺,亟待完善。
如在上市方面,目前還沒有具體的規則及規范,包括轉板門檻、“新三板”流動性不足等很多問題都沒有解決,從實際操作層面來看近期也難以實現。
渤海證券場外市場總部總經理張福生即認為,“新三板”實行的是非實質性審核,沒有盈利指標等財務門檻,也沒有公開發行的諸多嚴苛的條件,而交易所都有比較苛刻的上市條件,“新三板”掛牌公司短期內難以達到交易所上市條件。無論是從規則制度還是實操層面來看,介紹上市近期內難以實現。所以,還需要出臺一系列相關配套細則,完善篩選、交易及轉板制度,確保企業進入“新三板”能夠順利融資或轉板上市。
另一方面,“新三板”股份交易市場目前不夠活躍也是一個重要問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轉讓擴大試點后最大的問題是交投清淡的缺陷,不利于非上市股份公司的價值實現。
上海股份制與證券研究會股份制企業專業委員會主任曹俊對此建議,在“新三板”風險總體可控前提下,通過進一步擴大股份交易試點范圍、降低投資門檻、建立雙向轉板和市商制度,讓更多的非上市股份制公司進入市場,不斷提升“新三板”股份轉讓的交易活躍度,確保“新三板”獨特的融資功能的實現,使“新三板”成為企業治理規范和價值發現的助推器。
不過,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要想讓“新三板”在物流交通行業充分體現其內在價值,還需要中小物流企業做好本職工作。
孟慶亮博士對此深表贊同。在他看來,中小物流企業進入“新三板”掛牌容易,但關鍵問題是掛牌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實現不了融資或上市,僅僅是掛一個牌圖個面子而已,那樣意義不大。“資本是以逐利為目的的,誰最有行業發展前途就追逐誰。所以對于物流企業來說,還需練好內功,理清和創新自己的商業模式,爭取用新型現代的手段改造傳統的物流企業管理模式,加強信息化建設,增加技術含量,努力提升企業形象,這樣才能贏得資本的青睞,進而實現融資或上市的目標!泵蠎c亮建議。
■視點
海南交通多元融資成效顯著
采取BT模式建設的屯瓊高速公路,是近年來海南探索交通建設多元化融資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過去海南公路建設資金主要來自以車輛通行附加費收費權向銀行質押貸款。然而,按照國際旅游島建設提出的“構建安全、方便、快捷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要求,預計“十二五”期間海南公路建設項目缺口資金高達約420億元!皢我坏耐度谫Y渠道,已經嚴重制約了全省交通的發展,必須盡快解決這種狀況,積極推進高速公路多元化融資模式!焙D鲜〗煌ㄟ\輸廳廳長董憲曾說。
在此背景下,海南通過改革交通投融資體制,搭建交通建設投融資平臺,探索BT、PPP(公共私營合作制)、定向增發、企業債券和融資租賃等多元化融資模式,打破交通建設資金“瓶頸”,有力保障了各項交通重點項目的快速推進,為實現“十二五”末縣縣通高速公路的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2010年8月,海南省政府和交通運輸部簽署了《加快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交通運輸發展會談紀要》,有力地推動海南交通運輸超前發展;與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提出“十二五”期間雙方開展中線高速公路、橫線高速公路建設合作,計劃投資200億元。2011年7月,海南省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主要承擔全省高等級公路和其他重點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任務。短短兩年,該公司已獲得多家銀行450億元的授信,將主要用于全省“田字形”高速公路網的建設。
有了資金來源的多元化保障,海南交通項目投資不斷提速,連續兩年突破百億元大關:2012年,全省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01.45億元,同比增長32%,其中公路建設68.2億元,同比增長43%;2013年,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設投資將創造新紀錄,達119億元,其中公路項目80億元,水路項目達到39億元。新建高速公路沿線惠及市縣省級土地儲備工作穩步推進。 (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