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外資快遞瞄準中國市場 本土企業勝算幾何?

2013-6-25 10:1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最近,外資快遞在中國市場動作頻頻。日前DHL首次在中國召開全球科技大會,為未來發展布局。5月底時,UPS在中國開始進軍醫藥物流。外資快遞搶灘中國市場,中國快遞企業是否會被越甩越遠?身處快速成長期的中國市場,本土領頭企業勝算幾何? 
  6月18日,DHL首次在中國召開全球科技論壇。原因在于,亞太地區快遞市場持續顯著成長,中國成為眾多全球科技企業供應鏈的開端,這為全球快遞企業創造了新的增長機會  。 
  同時,UPS除了拓寬網絡外,也瞄準了“含金量”更高的細分市場。從2012年9月至今,UPS在中國內地獲準經營的快遞城市從5個增至19個,基本覆蓋一二線主要城市。 
  隨著外資快遞公司陸續登陸中國,中國的各類企業將有更多走向世界的機會。但對中國快遞業來說,行業高端領域已被人捷足先登。 
  與國際巨頭相比,中國快遞企業實在太小。2013年一季度,DHL營業額超過130億歐元,相當于中國快遞行業2012年全年的收入。 
  差距還不只是規模。記者查閱DHL、UPS2013年最新財報發現,其利潤率均在5%到6%之間,看似與國內快遞公司相差不多。但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指出,跨國巨頭的利潤是建立在保證員工福利、技術研發和設施投入的基礎上,而中國快遞企業是能省則省。如果按照中國快遞業的標準衡量,國際快遞具體的利潤率可能是現在的三倍以上。 
  差距的根源,在于所處行業層次不同。DHL大中華區CEO許克威說:“我們的模式是B2B,對B2C也很感興趣,但我們不做C2C。”這道出了中外快遞業不同的生存業態。 
  瀏覽國際快遞巨頭官網,無不是以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為主業。徐勇認為:“專業快遞企業的最高階段,就是進入供應鏈階段,但中國快遞企業還在做低端物流,向綜合物流發展,兩者差距還是很大的。” 
  在中國,電商帶火了快遞,卻也誤了快遞。據業內人士估算,目前電商快遞仍占總體快遞量的70%以上。但由于電商掌握了貨源,快遞企業的議價能力并不高。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國際巨頭,中國快遞業也在謀求升級。EMS、順豐速運是較早擁有自主貨機的快遞企業,圓通速遞從2012年6月開始,先后有3架全貨機順利投入運營。而申通快遞成立航空公司的計劃正在穩步推進。但總體而言,中國快遞的航空運輸能力仍有待加強。 
  不過,即使有了上天入地的硬件,也不代表就能做到“天地合一”。國際快遞巨頭的高效,關鍵的還是信息管理優勢。數據顯示,UPS平均每年會將年度營收的0.8%投資于IT建設。技術先進的結果是,國外快遞巨頭企業的人均營業額是中國快遞業的6到10倍。 
  對于中國快遞業的未來,徐勇認為:“即便國內快遞領軍企業,目前仍處于轉型初期,變成綜合物流商還要幾年,想介入供應鏈恐怕還要等十幾年以上。但是,從國家產業安全角度計,中國應當有自己的國際快遞品牌。” 
  可喜的是,中國快遞企業進軍國際市場的步伐正在加快。2013年初,國家郵政局提出,2020年前培育出2個年業務收入超千億元、若干年業務收入超五百億元的快遞企業。這意味著,中國將培育自己的UPS和DHL。(本文來源:新華網)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