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鐵路資訊

改革鐵路貨運先破“老大”思維

2013-5-30 14:08:00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中國鐵路總公司近日決定,近期將正式在全路實施貨運組織改革。這是鐵道部撤銷、中國鐵路總公司成立后改革的第一個大動作。 
  用貨運改革“打頭炮”,道理很簡單。鐵路運營有“貨賺客賠”的傳統,鐵路政企分離后,鐵路總公司開始邁向市場化運營軌道,貨運這個“錢袋子”必須要抓牢。
  從數據上看,鐵路貨運也已經到不改不行的地步。受外部環境影響,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鐵路貨運量開始走下坡路。今年1月至4月份,全國鐵路貨運發送量同比下降2.3%,降幅比1月至3月又擴大了1.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我國貨運總量仍在增加,說明在與其他運輸方式競爭中,鐵路貨運的市場占有率在下降。
  筆者認為,鐵路貨運份額的下降固然有宏觀經濟因素在內,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市場觀念的缺失,導致競爭力下降。要想擺脫困境,必須樹立市場觀念。
  在鐵路貨運中,有一個行業特有詞是其他運輸行業所沒有的,那就是申報“請求車”。在計劃經濟時代,鐵路貨運長期處于優勢地位,不用自己找貨源,而是由貨主來申報、請求車皮,日子過得輕松愉快。貨主發送貨物要找人要車皮、批計劃,加之鐵路運輸流程繁瑣,貨主自然對鐵路貨運“又愛又恨”,要求改革的呼聲很高。1998年,我國推行鐵路貨運改革時,也曾提出要提高市場觀念和服務意識,然而由于運能供求關系仍然緊張,鐵路改革動力不大,改革自然很難推行。
  時至今日,情況已經大不相同。現代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使運輸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蜘蛛網般的公路建設,充分發揮了公路靈活機動、門到門服務的特點;航空貨運的普及和成本的降低,其快捷的優勢日益凸顯;低價的水運也在時刻威脅著鐵路貨運的地位,使其保住客戶面臨更大挑戰。
  因此,鐵路貨運要想盡快改變不利局面,必須摒棄計劃經濟時期申報“請求車”的“老爺”和“老大”思維,進一步增強市場觀念,視客戶為“上帝”,并以市場需求為主,主動去了解市場,努力去挖掘貨源潛力,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
  與增強市場觀念同樣重要的,是理清鐵路貨運價格形成機制。鐵路貨運最大的優勢是價格低廉,然而過去鐵路貨運收費雜碎,環節多,不透明的收費多,運一車皮貨物需要交納各種雜費,名義上的貨運運價偏低,但是實際上收取的總價并不見得低,大大抵消了鐵路的運輸價格優勢。而且由于價格調節機制僵化,鐵路部門無法根據市場情況對價格進行調整,也不利于鐵路貨運的發展。
  對此,我們也要看到一些有利因素。首先,鐵路總公司成立后相關市場體制將逐步建立,有利于倒逼貨運觀念的轉變;二是我國鐵路運輸能力已經大幅提升。特別是高鐵動車的建成,使貨運能力得到大量釋放,貨運能力供求關系問題有望盡快解決。
  可見,鐵路貨運改革要以樹立市場觀念為重點,解決好目前鐵路運營機制僵化問題,為貨主提供更加細心和人性化的服務,積極推進形成符合市場規律、陽光透明的價格機制。這樣一來,才能讓人民群眾更多地享受到貨運改革的“紅利”,讓鐵路貨運更好地為經濟發展服務。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