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歐盟“雙反”折射中國新能源策略之惑

2013-5-14 10:4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歐盟委員會5月8日審議并通過了貿易委員德古赫特提交的建議,擬對中國出口歐盟的光伏產品征收“臨時性懲罰關稅”。盡管歐委會的討論是閉門進行的,但決定一出,此間媒體便紛紛予以報道。一些歐盟高官也以“不透露姓名”的方式作了評論。 
  歐盟委員會去年9月6日決定對中國出口歐洲的光伏產品啟動反傾銷調查,兩個月后的11月8日又決定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反補貼調查。這就是牽動中歐貿易神經的“雙反案”。涉案金額超過200億美元,是迄今為止歐盟對華發起的最大規模貿易訴訟。中國光伏產品的七成銷往歐洲,此次涉及的雙反光伏的當量達到了204億美元。這對已入寒冬的中國光伏企業無疑是雪上加霜。
  中國商務部在今年5月9日對中歐光伏產品貿易摩擦作出回應稱,中國與歐盟雙方應本著磋商的精神,包括提升磋商級別,進一步化解爭端和矛盾。與此同時,歐盟將于本月15日在布魯塞爾召開的會議上征求所成員國貿易專員的意見,也就是說,在立案快一年過后,歐盟與中國最大的貿易訴訟將最終攤牌。
  回憶去年下半年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時,帶來龐大的隨行團,歐盟各個部長副部長級別、西門子以及大眾集團高管共100多人,又讓大陸買空客又讓大陸買歐元債。但拿走了中國送出的“經濟大禮包”的歐盟,卻并沒有對中國手軟。
  事實上,就光伏產業行業內部,被政府扶持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德國、日本和美國,政府常常每年掏出上億美元來扶持這樣一個被稱為“朝陽產業”的高新技術行業。
  我們可以看到歐盟一面在雙反中國的光伏產業,一面每年給出巨額“扶持”Solo World Ltd.這樣的歐美大型光伏企業,要知道“扶持”從03年開始就已經存在,并非僅僅“為了解救在08年金融海嘯中受到重創的新興科技產業。”
  反觀中國,或也有值得反思之處。當年的“朝陽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如今卻面臨著產能過剩、產無可銷還要被雙反的被動局面。
  曾記得新能源的號角聲剛剛吹響,中國大陸大批光伏企業在政府的扶持下如雨后春筍般在短時間內相繼建立,再加上國際光伏原材料(如多晶硅2012年全年國際價格從30美元下降到12美元)價格下降,中國的光伏產品價格低廉似乎真的是一個必然。
  以多晶硅為例,曾經是中國大陸地區18個省份、100多個城市的“一把手工程”,眾多官員聞聽光伏、新能源的概念可以拉動GDP的新增長點,一窩蜂似的擴廠擴建,回顧幾年前的福布斯中國大陸榜單,“尚德”的施正榮還曾經作為性能源產業新貴榮登首富,如今也是黯然離場。
  在中國光伏產業最熱鬧的時候,2007年底,中國大陸地區31個省、市、自治區把光伏產業列為重點扶持企業,600個全國的大中型城市,300個大力發展光伏產業,100多個光伏產業基地先后建立,用力之猛,可見一斑!
  回顧整個產業鏈,賺到第一筆的這些歐洲大企業(出口賣給國內光伏企業生產設備和高純的原材料)反過來對中國的產品反傾銷,而我國的光伏產業雖然有一定的技術含量蘊于其中,然而作為主要以來料加工為主的新能源中下游企業,勞動成本低,地方政府大力扶持,再遇上國際原材料價格下降,產品低價格已是常態。
  化解中國的新能源產業面臨的挑戰,其中重要一點是需要發掘內需市場,早日解決國內電力能源并網的難題,為萬千光伏企業尋找到國內的銷路,才可以避免列強雙反的打壓。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