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探路中韓自貿 謀建東北亞航運樞紐
2013-5-13 11:08:00 來源:經濟導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9日,山東省中韓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專題推介會在北京舉行。此時,距離溫家寶同志在第四屆中日韓工商峰會上提出“利用中國山東毗鄰日韓的區域優勢,建設中日韓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的倡議,已整整一年。這一年間,為了進一步提高對日韓企業的吸引力,青島、東營、煙臺、濰坊、威海、日照、濱州7市以及山東省會濟南市可謂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此次推介會,對其而言,也是交出階段性成績單的“比武臺”。
“我國選擇在山東建設中日韓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下稱“示范區”),就是為了通過推動中日韓三國地方經濟合作,來為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建設探索路徑,提供借鑒。”山東省商務廳副廳長孫建波在推介會上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對于山東省和韓國企業來講,示范區建設意味著機會,蘊含著商機,各方應全方位提升合作水平。
產城融合
“濟南、青島、煙臺、威海4個國際機場每周往返韓國220個航班,山東沿海港口直通韓國的海上客貨班輪每周24次。2012年山東接待韓國游客超過153萬人次。同時,山東是中國惟一與韓國間開通陸海聯運汽車運輸通道的省份。”孫建波認為,魯韓開展交往合作的一系列優勢,為建設中韓示范區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孫建波介紹,示范區的范圍初步確定為山東沿海的青島、東營、煙臺、濰坊、威海、日照、濱州7市,面積6.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300萬,分別占山東省的41%和34%。“示范區的功能定位和目標是,建設新興產業國際合作聚集區、科技創新結構調整引領區、東北亞國際航運物流樞紐、中韓經貿交流會展中心、投資貿易便利化先行試驗區。下一步,山東還將把其他10個城市作為示范區的聯動區。”
“我們在示范區高起點規劃了7個‘產城融合’的中韓產業園,將重點推動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海洋化工、信息技術、現代農業等產業,加強與韓國的合作,”孫建波表示,“在鼓勵韓國企業到山東投資的同時,我們也積極支持山東企業到韓國投資,探討設立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采購韓國的商品、設備,引進韓國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
競相“開屏”
“目前,濟南市規劃有濟北開發區,濟南經濟開發區和濟南綜合保稅區,用于引進并接納日、韓企業投資入駐。”濟南市商務局副局長梁旭斌對導報記者表示,其中,濟北開發區中設有韓國工業園,以食品、機械、電子信息、汽車零配件、住宅產業化等產業為主,目前已初步成型,一部分韓國企業已經入駐;濟南經濟開發區中設有日本產業園,主要吸納日本企業;綜合保稅區則主要囊括報稅加工、進出口貿易、倉儲、展示展銷等功能。
“下一步,我們將主要加強與日韓及東南亞地區等國家的合作,這是未來的主攻方向。”在梁旭斌看來,目前亞洲經濟活力要好于歐洲,與亞洲等國的合作將進一步擴大,吸引其直接投資于山東實體經濟。
作為山東省重要港口城市,煙臺在資源及區位優勢下,也顯得底氣十足。
“此次,我們將圍繞高端鋁材料產業、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港口及臨港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食品加工及存儲產業、旅游及度假等六大產業進行招商。尤其是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我們將針對該產業建立專業產業園區。”煙臺龍口市商務局副局長修世貢表示,下一步,龍口希望能引進韓國整車生產企業,建成中韓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區。
修世貢認為,龍口港與韓國能夠直接通航,威烏高速已貫通,大萊龍鐵路、龍青高速公路、龍煙鐵路正在建設中,預計2015年前能貫通,這都為龍口增加了競爭優勢。“同時,龍口各級招商局正加緊與韓、日企業協會等機構建立聯系,搭建信息交換平臺,保證信息渠道暢通。”
憑借其一期工程已經竣工的10平方公里產業園區,日照市也不甘示弱。“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將以汽車零部件產業為主,主要是生產發動機、變速箱、模具等大型零部件。目前已有20家韓國企業入駐,完成投資12億美元。”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商務局局長劉樹森對導報記者表示。
在日照市商務局副局長汪運鴻看來,山東各地市經濟開發區設立中韓合作專業產業園區將是未來中韓合作的主導模式,“專業化將使得中韓合作更加深入。”
濱州市則在與韓國主要城市對接上先行一步。“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與韓國大邱市的對接,濱州鄒平開發區將在紡織服裝、現代農業等方面與韓國建立密切聯系。”濱州市商務局開發區管理辦公室主任孫憲對導報記者表示。
東營此次前來推介會,可謂目標明確。“東營經濟開發區將集中打造汽車及零部件、石油裝備、有色金屬壓延及深加工等產業集群。其中,在石油裝備方面,可以大力引進工程機械企業。韓國斗山公司在中國的投資機構——斗山(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此次也來參會了,我們將主動與其對接。”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王洪軍介紹,東營新建的東營中韓產業園目前正在緊張施工中,9月份即可完工,共有17棟廠房,相關配套設施也將同期完工。
王洪軍認為,東營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其已相對成熟的銅加工產業鏈條,“這一塊在去年實現產值700億元,能為相關韓國企業提供完善的上下產業鏈。”
樞紐功能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導報特約評論員白明對導報記者表示,中韓之間的經濟互補性很強,尤其是山東,與韓國頗近的地理距離必將使之聯系更為緊密。
3月27日,韓中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推介會在韓國首爾舉行,山東省副省長夏耕在會議上明確,示范區的建設目標是發展成為東北亞地區航運物流的樞紐和新興產業的國際合作區等。
對此,白明強調,航運物流樞紐并不是在地圖上畫幾條線在某一點交叉那么簡單,要真正成為物流、人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樞紐。“過樞紐一定要比不過強,要真正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實現信息集散,人員聚集,資金通流。”
山東社科院國際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導報特約評論員顧春太認為,近年來,日韓對我國經濟合作出現了國際范圍內向美國、東南亞地區轉移的趨勢,并都與東盟建立了自貿區。因此,傳統地緣優勢所起的作用正在降低。“如果沒有較為有效的措施,山東在加強與日韓經濟合作方面將面臨考驗。當然,中日韓自貿區的建設將使國際產業轉移從梯度轉移轉向多級、平行轉移,這是未來山東經濟發展的帶動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