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行業分析

中國需建中西合璧式的應急物流體系

2013-5-11 9:4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高德成盧朝輝
    面對SARS危機、汶川和雅安地震等眾多突發災害事件,在我國建立一套健全的應急物流體系已經顯得刻不容緩。但現實情況是,我國應急物流體制、技術等方面還存在各種問題,那么在國外先進經驗可以借鑒的條件下,如何才能打造一套符合國情的“中西合璧”式應急物流體系?
    近年來,我國大規模的災害事件頻頻發生。SARS危機、汶川和雅安地震等等,這些突發事件給我國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然而,在突發性很強的自然災害地區,由于賑災物資的儲備有限,醫藥資源、衛生等方面的問題更是日益激化。對此,建立一套健全的應急物流體系,便顯得十分重要。
    應急物流問題重重
    目前我國的應急物流體系尚未健全,其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應急預案不規范。一些地方政府官員防災意識比較淡薄,對危機管理的意識不夠強;再加上平時的演練不具備實戰意義,缺乏系統性、科學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應急預案。
    二是,保障體制不健全。我國現行的應急物流保障機制缺乏系統的法律規范和約束,具有以行政命令為主要手段、不計物流運作成本和代價偏高的特點。
    三是,應急物流配送體系不健全。政府整合和調度社會資源力度不夠,未建立政府、社會、行業、部隊、物流企業等組織之間的協同式應急物流配送體系。
    四是,應急物流指揮體系不完善。沒有建立軍地聯合的指揮體系,造成了應急物流交通運輸的聯系渠道不暢,多頭指揮、各自為政、權責不明。
    五是,應急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在我國,GPS、GIS、RFID等先進技術的應用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信息資源的實時共享與傳遞,嚴重制約著應急物流的發展。
    借鑒國外先進經驗
    與我國相比,歐美發達國家對應急物流體系的建設比較早。特別是美、日、歐等國家,經過了多年的探索和發展,大都已經形成了運行良好的應急物流管理體制。由于這些國家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應急救援系統,并且逐漸向標準化方向發展,使得包括應急物流在內的整個應急管理工作能實現更加科學、規范、高效的運作。
    在美國,設有救災物流專門機構,通過建立完備的應急體系,形成了以“行政首長領導,中央協調,地方負責”為特征的應急管理模式。而所有的防救災事務均由聯邦應急管理署實行集權化和專業化管理,統一應對和處置。
    在日本,政府對救災物資分階段管理。由于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質條件,經常遭受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的侵襲。在設計防災、救災計劃,以及開展防災、救災演習上,日本政府形成了以“行政首腦指揮,綜合機構協調聯絡,中央會議制定對策,地方政府具體實施”為特征的應急管理模式。
    在德國,民間組織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德國擁有一套較為完備的災害預防及控制體系,德國的災害預防和救治工作實行分權化和多元化管理,在應急物流管理中由多個擔負不同任務的機構共同參與和協作。
    盡管各國的應急物流模式因國情不同而各具特色,但都存在著一些共同的特點,即建立并完善應急管理協調機制、制定并優化應急管理行動流程、制定并完善應急管理法規體系,以及搭建應急管理信息平臺。建中西合璧應急物流體系
    我國在完善和優化應急物流體系時,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應急物流管理經驗與運作模式,并結合國內具體現狀,打造出中西合璧的應急物流體系。
    一是,應該建立協調有效的應急物流管理體系。各國都依據法律建立了立體化、網絡化的應急物流管理體系,從上到下的常設專職機構,及相關專業人員組成的搶險救援隊伍,嚴格而高效的政府信息發布系統及明確的政府職能和部門合作,超前的災害研究和事故預防機制,普遍的災害意識培養和全社會的應急培訓,充足的應急準備和可靠的信息網絡保障。因此,我國有必要根據政府結構和物流的運作流程,建立一個常設的、專業的應急指揮中心,專門用于救災指揮工作,物資的籌措、運輸、調度、配送,保障應急物流高效順利地實施。
    二是,應該建立完善的自然災害應急物流預案。由政府統一負責指揮自然災害預防、救治的所有工作,包括制定防災計劃、定期開展防災救災演習、開展應急物流演練等,預案還可以根據不同類型的自然災害事先規劃陸、海、空運輸替代路線,如在地震災害中,會伴隨發生道路阻斷、泥石流、滑坡等災害,常規道路交通將難以發揮機動靈活,“門到門”的優勢,這時需要選擇空運或海運等適宜的替代運輸方案,實現救災物資的及時運送。此外,還可以將民間組織以及志愿組織等非政府部門納入到防災救災體系中,配合政府工作,齊心協力順利完成應急物流的全過程。
    三是,應該建立完善的運作保障系統。一方面,通過完善應急物流物資儲備系統,根據可能發生的不同災情,對各類救災物資的需求進行科學預測,依次建立規模適中、布局合理的應急救援物資庫,這些應急救援物資庫平時儲放應急物資,一旦發生自然災害,則由專業的物流公司迅速從應急救援物資庫提取救災物資,送往災區。災害發生后,社會采購或捐贈的救災物資需要匯集至應急救援物資庫,在應急救援物資庫分類揀選后統一配送至災區。另一方面,通過完善應急物流配送系統,可以有效整合社會資源,以市場化的手段與國內網絡覆蓋面廣、硬軟件設施齊備、行業信譽度高的大型專業物流企業簽訂協議,以取得其幫助;大力推進國內電子商務業的聯系,減少物流環節,簡化物流過程,提高應急物流配送的快速反應性能。
    最后,應該運用現代物流和供應鏈理論指導應急物流管理。從供應鏈視角對應急物流進行審視,將現代物流知識充分運用到自然災害應急物流管理中。自然災害發生前,通過預測救災物資需求量和實施救災物資庫存的動態檢測,避免過高的庫存水平和較高的儲存成本。自然災害發生后,根據災害實際情況,適時地選用物資供應的供應推動方式或需求拉動方式。
    (作者單位:北京科技職業學院物流學院)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