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的法則
2013-4-25 10:4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本報記者穆陽徐軍
縱觀A股市場上中國海運物流企業在近年來的低迷表現,人們不禁憂心。整合發展,升級發展的呼聲幾乎響徹國內物流市場。中國物流企業如何從過去粗放式發展走向集約式發展,如何開展行之有效的整合?就這些話題,本報記者日前采訪了中國誠通集團總裁洪水坤。尊重市場規律
在中國物流業從計劃經濟環境走向今天的市場經濟中,洪水坤既是這個轉變的見證者,更是轉變的踐行者。對物流產業的升級和整合發展,有著深刻的體會和認識。“計劃經濟體制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產物,并且確實在當時作出了貢獻。”洪水坤對記者說,“目前市場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過去依賴行政指令推動市場發展,在企業整合中呈現出一些問題。比如借助行政手段‘拉郎配’,可能帶來產業鏈上下游不銜接,容易造成‘大而不強’,規模上形成了大企業,但核心競爭力卻不匹配。”
令人欣慰的是,這樣的問題正在被政府部門認識到,并逐步調整。“不是說政府有錯位的問題嗎?那就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對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的這段話,洪水坤很贊賞。
面對外貿市場低迷和內需不足,物流業近年來也遭遇巨大生存壓力,眾多企業加入整合發展的大潮中。但從近年來一些大型物流企業的整合案例看,并不盡如人意,該如何推進物流行業的整合發展?“最好的做法是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做事!”洪水坤說,“在進行市場化改革中,需要監管層轉變意識,用市場化的手段去理順企業關系,更多地運用市場法則,推進企業的整合發展。”要實現這些,需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從宏觀引導等層面開展工作。從今年國務院對政府機構的改革看,包括把鐵道部相關行政職能并入交通運輸部等突破性改革舉措可見,國家正積極推動創建服務型政府。
曾經和日資物流企業打過交道的洪水坤,對日企之間的協同和資源整合能力深有感觸。“在中國企業和日本企業打交道過程中,有時會發現日本企業工作進展速度慢,而中國企業進展比較快。但是在事后,我們往往會發現,日本企業效率很高,因為日本企業會把關聯企業的利益鏈磨合得更加緊密,他們是協調一致地推進。”
這種現象背后是日本企業更多地在運用市場法則判斷取舍,并把每個環節盡可能做好。而中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更多地依賴政府的手推動,雖然速度很快,但往往成效不盡如人意。目前,中國物流企業在國際市場的開拓發展還乏善可陳。在一定程度上,這也是由于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大環境中,不熟悉或不適應市場法則,造成“走出去”碰壁。
對于中國企業“走出去”,洪水坤指出,“需要借鑒發達國家先進企業的經驗,尊重市場法則,重視從價值鏈上做好整合及合作。目前,包括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發展空間還很大,而中國跟俄羅斯這樣的近鄰貿易額還不高,潛力巨大。但中國企業要避免單槍匹馬地走向國際市場,應該注重整合優秀資源,協同開拓。”嫁接優秀文化
文化是企業發展的靈魂,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文化。在進行產業整合,以及市場競合中,企業該如何塑造文化呢?“企業間無論是整合還是合作,都不要試圖用你的文化改造對方的文化,要盡量尊重和理解對方的文化。”洪水坤說,“每一種人,每一種文化都有其存在合理性。凡是試圖改造對方的,就可能失敗;只有尊重和包容的,才可能成功。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嫁接彼此的優秀文化,才能把整合或合作做得更好。”
近年來,無論是民營企業還是國有企業,都加速了整合發展的步伐:這既有通過并購帶來的資源整合,也有通過合資或合作帶來的技術及人才的整合。期間,都繞不開企業文化的問題。
而在中國的市場環境和文化環境下,無論民企還是國企,“一把手”對企業文化的建設和發展至關重要。對此,洪水坤對記者說:“能看到對方優點,能做好包容和取舍,并進行再創新的‘一把手’,往往更利于企業間的整合或合作發展。”
談到這里,洪水坤饒有興致地談起個人欣賞的東風集團的成功故事。2010年才闖入世界500強的東風集團,雖然和上汽集團、一汽集團相比算是遲來者,但后來居上。在簡單的排榜數字背后,其實是企業制度和文化的競爭。“東風汽車也是通過合資及合作,不斷實現自身的跨越式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東風顯示出一種嫁接優秀企業文化,建立科學運營機制的能力。”當東風的高層考察日產企業后,被日本企業先進的管理體制和理念所吸引,隨后引進日本企業的優秀基因。同時,東風在跟法國標志雪鐵龍合作時,又汲取法國汽車在設計上的元素,并結合東方人的駕車習慣等,做細節的本土化創新。
人們通常只看到了東風從國外引進的先進技術和產品,其實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東風引進的日本和法國企業經營管理理念、制度、文化中的精髓。“下治治事,上治治法”。法在體制,東風的成功從體制和文化上進行了升級。“健康的經營體制和優秀的企業文化,這也是留給東風永遠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