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煤炭鐵路運輸市場化改革
2013-4-22 11:3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武承厚劉洪波
上個月中國鐵路總公司在原鐵道部所在地正式掛牌亮相,意味著鐵路市場化改革大幕拉開,這將對煤炭行業帶來重大影響。
首先,鐵路建設加快有望帶動煤炭需求。去年底至今,鐵道部不斷提高2013年鐵路投資目標,從最初的5300億元提高至目前的6500億元,其中5200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凸顯政府加大基建投資力度、拉動內需的愿望。在前不久的地方“兩會”上,多個地區將鐵路投資作為今年固定資產投資的重點,計劃將今年的鐵路投資額翻番。鐵路市場化改革有望進一步加快鐵路建設進程,在今年中央和各地政府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支持力度的情況下,鐵路投資額將繼續提高,從而間接對鋼鐵和焦炭需求產生堅實支撐,有利于刺激煤炭需求
其次,煤炭運輸“瓶頸”有望緩解。我國煤炭供給和消費區域分布不均衡,形成了“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跨區域大市場與若干區域小市場并存的格局。目前,在部分區域,鐵路運力不能滿足煤炭運輸的需要,而且運輸結構也不能適應煤炭供需結構的變化。過去在政企不分的情況下,鐵道部掌握著行業管理權及資源配置權,壟斷了全國路軌建設及煤炭運輸車皮調配。
目前,我國鐵路系統正處于“陣痛期”:一方面,總長度近3萬公里的鐵路正在建設當中,運力尚無法釋放;另一方面,既有鐵路運輸能力特別是貨運能力正趨于飽和。近幾年來,每年煤炭鐵路運力增量有限,且都在大秦線和侯月線。今后,鐵路運力的結構調整,將不再是單純增加運力,而是加快鐵路配套設施建設,提升綜合運輸能力。
多年來,我國煤炭供需總體平衡,之所以會出現局部地區不平衡,是因為鐵路運輸高度壟斷,運輸結構不合理。我國并不缺煤,而是運輸能力不足。鐵路市場化改革,如果能從體制上規范鐵路運輸秩序,在運力上調整運輸結構,在運營中消除違規經營,將會大大優化煤炭市場秩序,煤炭鐵路運輸“瓶頸”將有望緩解。
第三,有利于推動煤炭市場化改革。過去,鐵道部既是國務院行政部門,又是鐵路運營部門。在煤炭運輸中,極易產生不透明的鐵路運力交易。由尋租行為帶來的運輸成本傳導至煤炭價格,使西部和東北地區煤炭到貨價格居高不下,這些地區的資源優勢難以轉化為經濟優勢,我國煤炭供需結構性矛盾也加劇了。
建立基于需求的有效供應機制,最終將鐵路運力納入市場交易,有助于建立公開透明的鐵路運力交易市場,健全運力監管,減少鐵路運輸中的尋租行為,從而減少煤炭流通成本,使原來隱性的尋租費用變成顯性的價格傳導,煤炭價格真實反映市場供求關系,進一步推動煤炭市場化改革。
總之,鐵路市場化改革是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要高度重視鐵路市場化改革給煤炭行業帶來的影響。鐵路運輸市場化改革對煤炭行業來說利弊共存,利大于弊,我們期待。煤炭企業要抓住鐵路建設帶來的機遇,未雨綢繆,及早準備。
(作者分別為中國煤炭運銷協會顧問、中國煤炭市場網分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