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快遞業面臨重新洗牌
2013-4-12 9:18:00 來源:天山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日,烏魯木齊市民馬金鳳收到網店淘到的快遞包裹,派件員告知她要打開包裝驗貨,她發現與以往不同的是,包裹上清楚地寫著:請在派件員送貨時打開包裝驗貨。
據悉,3月1日最新修訂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當中規定派件員應當主動告知收件人當面驗收快件,驗收無異議后,由收件人簽字確認。
記者了解到,從3月1日起,消費者面臨的快遞行業中有關野蠻分揀、快件丟失、信息泄露等缺乏相關管理規定的問題在新出臺的《辦法》中,對快遞業務的收寄、分揀、運輸等環節都作出了明確規定,快遞行業中出現的很多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
“先驗后簽”讓誰受益?
孫建成是烏魯木齊中通快遞東八家戶片區的派件員,已經在快遞行業工作5年的他說起新的《辦法》來無奈地搖搖頭。他工作的片區每天由他一人分發快遞的數量在80票左右,按照以前的派送要求,他在派送中除非顧客提出要當面驗貨,基本上都是送到就簽收。而現在每送一票他都要詳細地告知和提醒收貨人當面驗貨。
加上拆封 樹立個人信息保密意識
記者走訪的多家快遞公司都表示,因為泄露個人隱私信息的問題頻頻被曝光,快遞公司也一直在對這方面下大力氣整治。
“人員水平參差不齊、賠償支出將大幅增加等問題讓快遞公司明顯感到壓力越來越大。”據中通快遞新疆區域總負責人羅云介紹,新《辦法》的出臺的確規范了快遞行業多年來存在的很多問題,然而更讓快遞公司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
新《辦法》當中的細則多數都要派件員包裝驗貨的時間,孫建成要從早上6點半忙到晚上11點。
“以前在正常下班時間之前快遞都能送完,而現在只能白天送企事業單位的快件,晚上再去那些小區居民點送件,這樣的工作放在老派件員身上都喘不過氣來,新來的派件員根本就吃不消。”孫建成對記者說。
記者走訪烏魯木齊市圓通、順豐、韻達等快遞公司時了解到,新《辦法》的出臺的確與派件員的工作任務有所沖突,但是快遞公司在要求派送數量的情況下,更加強調了派送的質量。點環節和重點部位的安全防范,而且針對寄遞詳情單的印制、分發、使用、存檔、銷毀等環節,都出臺了詳細的安全管理制度。
“監管不力導致信息泄露是難以避免的,但快遞行業是否泄露了客戶信息,這個真不能說是與否。”新疆順豐快遞公共事務部經理李守國坦言。
對此,新疆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袁紅付出更多的辛勞來實現,這樣一來快遞公司的壓力都轉移到了派件員身上,派件員流失現象非常嚴重,反過來快遞公司又面臨招人難的困境,如此循環將讓快遞公司越來越難做。
新疆電子商務研究專家、新疆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陳兵建議,目前新疆快遞行業發展的腳步始終未能趕上電子商務行業迅速發展的勢頭,若要跟上腳步首先要保障快遞行業的消費者最基本的權益,快遞公司要做根本性的創新,消費者也可以承擔一部分因此而產生的費用。
韻達快遞烏魯木齊分撥中心經理呂興黔說:“很多消費者對先驗貨再簽收的做法存在一定誤區,在這方面的意識也比較薄弱,其實這對消費者來說是權益的保障,投遞的快件注明為易碎品及外包裝出現明顯破損的,快遞公司會告知收件人先驗貨再簽收。而有的消費者購買的快件是衣物或者書籍,有時候會存在缺貨、少貨的情況,如果不當場驗貨,之后產生的問題很容易發生‘扯皮’的現象。因此,建議收貨人最好還是先驗貨再簽收,如果發現包裹破損,可以當面驗明貨物,如果貨物存在問題,消費者有權拒絕接收快件。”
發生信息泄露除了快遞公司外,不能排除其他電商、支付等多個環節泄露的可能,經常網購的人最容易泄露個人信息,應該有意識地樹立個人信息保密意識。消費者可以嘗試與快遞公司簽訂用戶信息安全保障協議,通過協議的方式對快遞公司提出信息保密的要求,以此來保護個人隱私。行業有底氣迅速跟上電子商務發展的腳步,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按羅云的話來說,快遞行業是一個非常勞累的行業,又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行業,新《辦法》的出臺讓快遞公司成為受益方同時也是壓力最大的一方,它在不斷督促快遞市場迅速進入規范管理的同時,也讓快遞公司面對更多新的問題,對整個快遞行業來說都是一個新的挑戰。此外,快遞行業最需要的還是消費者的理解與支持,只有做到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看問題,所有的問題才會迎刃而解。
4月10日,烏魯木齊市一市民正在網上核對快遞清單。目前,不少速遞、物流公司為電子商務應用提供支持性服務,使得網民們網購變得越來越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