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運公司不滿各地亂收費 執法部門拿雜志當依據
2013-4-10 9:54: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這些年,朱鳳鵬一直在為自己的貨車輪子爭空間。今年3月,他又一次出發,帶上法律顧問,從云南省玉溪市一路奔到河南,出現在焦作市山陽區法院的原告席上。
他今年57歲,是玉溪市鵬程運輸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經營著140余輛大型貨車。去年9月,公司一輛貨車途經焦作境內長濟高速沁陽服務區時,被該市交通路政管理處的工作人員罰款3000元。為此,他將路政管理處告上法庭。
上原告席這一趟,朱鳳鵬花費近兩萬元。像這樣看似“賠本的買賣”,他沒少做。這個精明的商人非常清楚,只要贏了官司,哪怕是和解,他那些貨車今后就能少交點罰款。
“我們就是菜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不主動爭取,公正不會自己長腳跑過來。”朱鳳鵬大聲說道。
本來想節能減排,沒想到把自己給坑了
朱鳳鵬趕到焦作時,他的“助威團”也陸陸續續前來,甚至還有河北省武安市的一個人,早晨4點多,就開車往近300公里遠的法院趕。
“我一定能贏!痹诜ㄔ洪T口,朱鳳鵬一再重復他說了一路的話。朋友們也七嘴八舌地為他鼓勁:“我們支持你打到底。”
前來為他助威的朋友都是貨車經營者。這些年,他們和朱鳳鵬一樣,深受罰款之痛。
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漢民指出,全國一年公路罰款為3000億元。據公安部網站信息,目前全國貨車保有量1900余萬輛。以此計算,每車每年“攤”的罰款達15000元左右。朱鳳鵬自己也算過,有幾年,他的每輛車每年至少為公路罰款“貢獻”兩萬元。
其實早在1994年,國務院就發布《關于禁止在公路上亂設卡、亂罰款、亂收費的通知》,拉開治理公路“三亂”的序幕。近20年過去,罰款仍是屢禁不止。
朱鳳鵬有穩定的生意,利潤也不錯。他對公路罰款雖有些心痛,卻也不愿意和執法部門較真兒,寧可“花錢買平安”。但自2009年開始,這個商人發現一切都與以前不一樣了。貨車車輪只要一動,就得付出巨大代價,包括比以往更高的過路費和更高的罰款。
“快要撐不住了。”朱鳳鵬開始緊張。自1994年注冊這個公司以來,他第一次面臨危機。
危機來自他2008年定制的80輛新型貨車。這種貨車的掛車,采用了國外流行的超寬單胎和空氣懸掛系統。當時,國內的重型掛車一般采用雙胎,即每一軸單側的輪胎數量為兩個,用單胎掛車的人很少。
定制之前,朱鳳鵬就打聽過,這種新型掛車不僅節能、耐用、多拉貨,而且符合國家提倡的“節能減排”政策要求。有人和他開玩笑說:“說不定環保部門還能給你補貼。”
他還核實過,自己定制的掛車,完全符合國家標準。2004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道路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國家標準(以下簡稱“國標”),對單胎、空氣懸掛掛車有專門的規定。
配合新型掛車,朱鳳鵬又購買了相應數量的進口牽引車。截至2008年底,他為此投入近億元。
2009年1月1日,國家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隨即,超寬單胎的第一次轉動,就讓朱鳳鵬大吃一驚。一輛新型車往返北京,全程高速,車貨總重40噸,過路費比同樣承載量的普通雙胎車要多出近6000元。
當然,新型車有明顯的節能優勢,百公里油耗,要比老車型節油7~8升。
他根據駕駛員帶回的收費票據進行分析,發現問題出在“超重”上。收費站對該新型車執行的最大限值承載量為29噸,但整車及集裝箱的自重就高達19噸,加上貨物當然就超了。實際上,按照國標,新型車和之前的老車一樣,有相同的最大限值承載量,即車貨總重不超過43噸。
“我們的車輛符合國家標準,為什么不按標準計重收費?”朱鳳鵬忿忿不平,時不時冒出一句“國罵”。
與高過路費一起的,駕駛員還給他帶回一張2000元的罰款單,罰款理由是“超限”。
對于超限,朱鳳鵬同樣不認可。不過當時他無暇顧及此事,而必須全力解決單胎車輛的過路費問題。不然,公司80輛新型車,一年的過路費,就得多支出600多萬元。
“本來想節能減排,沒想到把自己給坑了!彼宦晣@息。
我希望生活在一個有秩序有尊嚴的社會
每輛車120萬元的投資,即使比以前少賺,車輪也得轉著。朱鳳鵬也在轉。此后的一年多時間,他馬不停蹄地奔波于全國各地。
第一站是北京。2009年春節剛過,朱鳳鵬就帶上公司最熟悉業務、最懂法律的員工,到交通運輸部反映情況。
到北京之前,他做了充分準備,找到3份文件。一份是國標,一份是《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以及《關于印發貫徹實施<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緊急會議紀要的通知》。
后兩份文件,就是朱鳳鵬常掛在嘴邊的“2號部令”和“緊急會議紀要”。
這3份文件對朱鳳鵬采用的新車型,都有明確規定!鞍凑找幎ǎ业男萝嚭屠宪囈粯,都能拉43噸。收費站按超限收費,完全站不住腳!敝禅P鵬說。
到北京后,交通運輸部的門衛不讓他進去。他就每天守在交通運輸部門口,想來一個“攔轎告狀”。春節后的北京,天寒地凍,這個西南漢子凍得渾身發抖,每天都裹著厚厚的棉襖。中午他們輪流在小飯館吃飯,以免“錯過領導”。
終于在幾天后,站崗的武警小戰士偷偷將朱鳳鵬放進交通運輸部大院。小戰士還給他指點,找哪個人最管用。
按照小戰士的指點,朱鳳鵬順利找到交通運輸部公路司的領導。他問對方,為什么高速公路收費站不按標準收費。
“領導一點脾氣也沒有,耐心地聽我說。”朱鳳鵬回憶說,“領導也真當回事,說會給我一個答復,還說以后來了直接找他就行!
9月下旬,當他第8次到交通運輸部時,朱鳳鵬拿到了剛剛發布的交通運輸部(2009)527號文件。這份文件,日后成為他相當重要的一個“武器”。
這份《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治理車輛非法超限運輸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像朱鳳鵬這樣的新車型,實施計重收費時,應按國家標準予以認定。
朱鳳鵬只上過小學二年級,不認識多少字,只能流利書寫自己的名字而已。在聽同行者一字一句念出這份文件后,他“像小孩一樣跳起來”。
回到公司后,他復印了很多份文件,分發到每個駕駛員手中。員工們還記得,在公司會議上,老板經常喊:“我們勝利了!”
可事實證明,這個曾經的軍人低估了眼前的困難。直到現在,仍有一些地方的交通部門,不認可527號文件。
當年國慶節一過,朱鳳鵬又轉起來。他帶著自己的員工,帶上4份文件,驅車到一些省份的高速公路管理部門“拜碼頭”。
這是朱鳳鵬的第一次。他是云南昭通人,在玉溪市做公司10多年,他從不拜訪當地政要,不在酒店宴請別人。他也不認識幾個當地領導。即使像紅塔集團當年的風云人物褚時健,他也只是把對方請到辦公室,在幾張辦公桌上吃飯。
他的辦公室門時常敞著,勤雜工進來,他也會遞根煙。很多員工,甚至可以和他對罵。罵完即忘,第二天仍是嘻嘻哈哈。
這個腰纏萬貫的老板滿口臟話,經常在說話中自稱“老子”!袄献硬磺笕恕!彼洺_@樣說。
但是這一次不同。為了讓自己的車輛能有個平等待遇,他破例宴請他人吃飯。有時,他還說一些恭維話。
在他的努力下,有幾個省份,比如云南、廣西等地高速公路管理部門的人,表示以后收費,按照527號文件執行。但更多的省份并不買賬,依舊對他的新型車按29噸的最大限值計重收費。
“對有些地方,交通運輸部的文件就像一堆廢紙!敝禅P鵬有些沮喪。
無奈之下,他決定在湖北省采取“過激”行動。
當時,湖北是朱鳳鵬的車輛經常路過的一個地方。無論向東、向南或向北,湖北是必經之地。2010年3月,他在疏通湖北省高速公路管理部門無望的情況下,召集滯留在湖北的公司車輛,并做好標語,準備在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這一天,堵死收費站,以引起該省相關部門重視。
他策劃的行動,引起外界的關注。在新華社記者的努力下,湖北省高速公路管理部門認同了朱鳳鵬的請求。朱鳳鵬也放棄了自己的行動。
“這不是我想做的,我希望生活在一個有秩序有尊嚴的社會。”他說。
貨車穿行在中國各地,卻像穿行于一個個“規則各不相同”的國家
朱鳳鵬在各地“拜碼頭”之時,也一直在尋求各種資源,試圖突破困境。
為此,他找到老朋友、法律工作者張曉巖。張曉巖從事法律工作20余年,在認真分析朱鳳鵬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后,提出了走法律程序的建議。
“告他們去,我們勝算很大。害怕的是他們!睆垥詭r說。
朱鳳鵬當即答應,并以“公司最高工資”聘請張為公司辦公室主任、法律顧問,全權處理公司過路費及罰款事務。
就在朱鳳鵬策劃湖北堵路的同時,張曉巖準備材料,寫好訴狀,就湖南省棗木鋪收費站多收取公司一輛車過路費一事,將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告上法庭。當年3月29日,長沙市芙蓉區人民法院受理此案。
訴訟事由為,該管理局下屬的棗木鋪收費站,其收費識別系統,能識別公司超寬輪胎車輛,但多收取公司一輛車600元過路費。
沒想到,這頭剛遞交訴狀,那頭電話就追來了。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希望能雙方商談。
2010年5月,朱鳳鵬和張曉巖趕到長沙市。10日,雙方在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辦公大樓達成一致協議。達成和解的協議內容為,棗木鋪收費站多收過路費的行為,為個別收費人員操作不當。
高速公路管理局承諾,日后將嚴格按照(2009)527號文件執行收費標準!叭粼俪霈F由于收費員操作不當引起的多收費現象,乙方將及時妥善解決相關問題”。乙方即管理局。朱鳳鵬方則承諾,和解協議生效后,即刻到法院撤訴。
當天上午,雙方簽署《和解協議》。下午,張曉巖到法院撤訴。
首戰告捷,朱鳳鵬美美地請張曉巖喝了一次酒。張曉巖也由此開始了漫長的訴訟之路。正如他以前形成的一個感覺一樣,貨車穿行在中國各地,卻像穿行于一個個“規則各不相同”的國家。而現在,他一個個省份要求落實527號文件,也像是在一個個國家間進行。
在遞交訴狀的同時,他也會寄給高速公路管理部門首戰告捷的《和解協議》。另外,他還動員生產掛車的廠商,向各省區市的高速公路管理部門郵寄反映材料。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希望收費站收費時,執行527號文件。
很多地方,張曉巖一把材料寄過去,對方就希望和他商談。漸漸地,不少省份的高速管理部門表示,以后按527號文件計重收費。
但也有一些意外。比如,某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在向省交通廳的請示報告中寫道,一直沒收到527號文件。請示報告的落款為2010年4月12日,而527號文件的發布日期為2009年9月27日。
“將近半年時間,一份關鍵文件都收不到,實在不可理解!睆垥詭r忿忿地說,“給車主造成的損失誰來承擔?”
他還發現,超寬胎車輛早在2000年就已被國家認可,但10多年后,一些收費站還沒有相應的收費識別系統。對方甚至和張曉巖商量,能不能用手寫票據。
到2010年底,除很少地方外,朱鳳鵬的新型車基本解決了過路費問題。
盡管結局令張曉巖滿意,但這個法律工作者卻不無擔憂:“一項政令,通過一家公司走法律程序推行,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更可悲的是,還有幾個地方根本就不認可這項政令。”
我們要的是一個環境
貨車輪子在轉,朱鳳鵬和張曉巖在轉。同時,執法部門的車輪也在跟著貨車車輪罰款。
早在朱鳳鵬的新型車于2009年上路時,伴隨著高額過路費而來的,還有超限罰款單!2號部令”分別從車輛的幾何尺寸(長寬高)、車貨總質量以及軸載質量等3方面,對超限加以界定。朱鳳鵬的新型車,超過了規定的幾何尺寸。毫無疑問,僅從“2號部令”看,這樣的車被罰款,理所當然。
但是,就在“2號部令”施行5天后,交通運輸部公路司就發布了“緊急會議紀要”。這一新通知對新型車的超限標準有所放寬。次年,交通運輸部又發布文件,對“緊急會議紀要”的內容,予以確定。
這樣,如果朱鳳鵬那些超出“2號部令”界定的車輛,每半年一次申請到云南省省級公路管理機構頒發的通行證,依規定就可通行全國。
但事實是,辦理了通行證的新型車,仍頻頻被罰。2010年,朱鳳鵬公司的300萬元罰款中,超限占了其中的大部分。
不久前在焦作開庭的行政訴訟官司,就是關于超限之爭。焦作市交通路政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不認可駕駛員出示的《云南省超限運輸通行證》。對方以該車車貨長度超長、擅自超限行駛運輸為由,罰款3000元。
面對超限困境,朱鳳鵬聯系到河南西峽縣的貨車車主王金伍,邀請他合作。王金伍早年開過大貨車,很早就在為大貨車司機吶喊,解決了很多亂罰款問題,在大貨車車主圈內頗有名氣。
張曉巖和王金伍達成一致,走法律程序。針對超限罰款問題,他們投訴、提起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很多地方,材料寄過去后,對方就表示退錢。陸陸續續,公司的罰款少了,一些被罰的錢,也退還到公司。2012年,公司的罰款銳減到不到20萬元,平均一輛車一年的罰款不超過1500元。事實上,還有很多罰款最后被退了回來。
2012年9月20日,該公司一輛車,在返回云南的途中,因道路判斷失誤,進入哈爾濱收費站。收費人員認定,該車為6軸車,其長度和寬度均超過527號文件限定的范圍,屬“非法超限超載運輸車輛”,處以罰款2000元。事實上,這輛車為5軸車,長度和寬度均在限定之內。
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印章為“黑龍江省公路路政管理局”。駕駛員撥通張曉巖電話后,一再說是自己失誤?蓮垥詭r卻像“逮到一條大魚”一樣,興奮地對駕駛員說:“你沒有錯,有大功勞,應該受到獎勵。不要爭,把票據帶回來就行。”
張曉巖拿到行政處罰決定書及罰款票據后,立即寫材料,準備狀告黑龍江省公路路政管理局。
黑龍江是公司車輛“超限”運輸最嚴重的地方之一。2010年,王金伍和張曉巖專門到林甸縣運管站交涉過。王金伍認識了當地一個運管站站長,酒后,這個站長倒出了運管站與財政局六成四成分罰款一事。后來,該站長被批捕。
當時,張曉巖手頭的票據有一尺多厚。因此,在遞交訴狀之時,他也一并將該省范圍內的罰款行為,投訴到黑龍江省政府。
很快,黑龍江省政府責成該省交通運輸廳召開聽證會。一方為朱鳳鵬公司,一方為該省的路政部門。當時,張曉巖、王金伍以及公司另外一人,代表公司參與聽證。
雙方搞了3輪辯論。從王金伍拍攝的錄像中可看到,對方表示:“退錢給你們吧!
張曉巖站起身反對:“我們要的是一個環境!
聽證會后,當地法院受理了張曉巖提起的行政訴訟。經過幾輪協商后,張曉巖同意撤訴,對方承諾就朱鳳鵬公司車輛超限問題給一份會議紀要。但至今此事沒有下文。
不過那以后,朱鳳鵬公司車輛途經此地時,罰款明顯減少。
法律面前,張曉巖不是沒輸過。
從2010年12月開始,他就針對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公路路政管理支隊超限罰款,向該市交通運輸局提起行政復議。申請事由為,其公司的9輛車,在當年9月通過該區域時,被被申請人以“超限”為由,各罰款7000元。
行政復議決定維持被申請人的具體行政行為。張曉巖又將管理支隊告上法庭。一審判決,張曉巖方敗訴。經中院行政裁定后,將案件發回重審,至今仍未開庭。
為此事,張曉巖飛赴內蒙古不下7趟,花費3萬余元。朱鳳鵬從沒說過“不”。
希望問題用法律來解決
張曉巖剛進入朱鳳鵬的公司時,為了深入了解車輪上的負重,曾多次隨車出行。
有一次,貨車行駛在四川省境內時,剛出收費站,就有當地路政罰款2000元,理由就是車輛“超限”,觸犯《公路法》第50條及第76條。車進城市道路,又有城管出來攔車罰款2000元,理由是車輛違反《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第27條及第42條。當然,他還碰到形形色色的罰款,比如以“駕駛機件不符合技術標準的機動車”為由,被交警罰款20元等等。
在張曉巖看來,路政的超限罰款大多并無正當理由。在焦作的法庭上,他向法官陳述了同樣的觀點:“部門規章怎么能成為處罰的依據?法律問題必須回到法律本身來解決。”
目前,張曉巖希望能出現一個關于依據《公路法》第50條及第76條處罰不當的判例。這樣,他就不用再一遍一遍陳述自己的觀點。
對于城管的罰款,這個法律工作者更是氣憤:“《城市道路管理條例》早在1996年實施,F在城鎮化發展這么快,哪是城市道路,哪是農村道路,誰能說得清?”
車子從一個城市出來后,張曉巖又讓車子駛進該省的另外一個城市。在第二個城市中,同樣又碰到路政和城管,被以同樣的理由罰款。駕駛員出示在上個城市的處罰決定,但該城市的執法人員一概不認。
對此行為,他也認為執法部門執法不當。早在2004年,由原交通部、公安部以及國家發改委《關于進一步加強車輛超限超載集中治理工作的通知》中,就有明確規定:已被一個省(區、市)的執法部門處罰的,另一個省(區、市)不得重復處罰。
張曉巖感慨萬分:“我們還沒有跨省,一趟下來,卻像是穿過不少國家。”
王金伍對此感觸更深。貨車在路上行駛,至少有交警、路政、運管、城管等4個部門能向車輛伸手,甚至一個地級市的各個縣,都互不認罰款憑證。
此外,森林、鹽業、煙草、稅務甚至派出所、工廠,都能罰款。各種奇怪的票據,王金伍保留了很多。據此,他制作了幾幅漫畫,并貼在“天涯社區”里,點擊量頗高。
2008年油荒時,一些車主開始加裝油箱,以免加不上油。對于加裝油箱這一現象,執法部門紛紛向駕駛員開出罰單,5000元到2萬元不等。但按照王金伍的理解,“法無禁止即可為”。他查過相關法律法規,沒有一條禁止加裝油箱。
諷刺的是,一些地方的執法部門,竟然拿著一份雜志的答讀者問,開出罰單。
2008年,有讀者問某雜志“加裝油箱是否屬于擅自改裝”問題時,該雜志編輯部回答:“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者在貨運車輛上擅自加裝油箱的行為,應當按照《道路運輸條例》第七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現實中,王金伍就經歷過,當他詢問罰款依據時,執法人員拿出該雜志答讀者問一頁的復印件,對他說:“這就是依據。”這令王金伍哭笑不得。
朱鳳鵬的車輛也因為加裝油箱吃過罰單。當時,他加裝油箱后的車輛,通過有關部門驗審,但執法人員還是以“擅改”為由,開了罰單。
2011年12月,朱鳳鵬公司的一輛貨車途經河北省秦皇島市時,被該市海港區交通運輸局運輸管理站罰款2萬元,理由是“使用擅自改裝或擅自改裝已取得《道路運輸證》的車輛”。
王金伍當時為朱鳳鵬處理此事。據他的錄像,該管理站實際的理由竟是“多裝了兩顆加固螺絲”。王金伍據理力爭,最后,對方退還罰款了事。
“在罰款上,一些執法部門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蓖踅鹞榭偨Y道。
4年來,朱鳳鵬逐漸有了名聲。不少貨車車主掛靠在他的公司名下,借他的名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早在2010年,他就為公司每個駕駛員配發攝錄設備,要求駕駛員在遇到罰款時,把罰款的場景拍下來。他還曾出過公司規章,當遇到罰款不給憑證時,又沒有錄像,公司不予報銷。他也常在電視臺亮相,痛斥某些公路執法怪現狀。
然而,這一切都抵擋不住洶涌而來的罰款。
今年開始,公司的罰款又有反彈。就在前幾天,有駕駛員給他打電話,說在某地,路政執法人員既不罰款,也不讓車輛通行。
掛上電話,他不禁罵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