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推進交通樞紐發展將以“一體化”為主線

2013-4-10 9:3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樊猛
    旅客出門乘坐火車、客車、渡船、飛機,將可實現“一個時刻表、一次付票款、一張旅行票”,貨物運輸也可“一票到底”;更多的綜合交通樞紐可同站換乘,流程優化,距離縮短……國家發改委日前印發了《促進綜合交通樞紐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提出按照“布局合理、銜接順暢、服務便捷、集約環保”的原則建設綜合交通樞紐。
    目前,我國綜合交通樞紐發展存在規劃設計不統一、建設時序不同步、運營管理不協調、方式銜接不順暢等問題。《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的通知》提出,按照“零距離換乘”和“無縫化銜接”的要求,全面推進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基本建成42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意見》指出,以一體化為主線,創新體制、機制,統一規劃、同步建設、協調管理,促進各種運輸方式在區域間、城市間、城鄉間、城市內有效銜接,以提高樞紐運營效率,實現各種運輸方式在綜合交通樞紐上的便捷換乘、高效換裝,為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開放式立體化建設樞紐
    在市中心乘上高鐵、城際鐵路,多種運輸方式同站換乘……樞紐一體化銜接將為旅客出行帶來便利。《意見》提出,按照“零距離換乘”的要求,將城市軌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市郊鐵路、私人交通等設施與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干線公路、機場等緊密銜接,建立主要單體樞紐之間的快速直接連接,使各種運輸方式有機銜接。鼓勵采取開放式、立體化方式建設樞紐,盡可能實現同站換乘,優化換乘流程,縮短換乘距離。
    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市郊鐵路應盡可能在城市中心城區設站,并同站建設城市軌道交通、有軌電車、公共汽(電)車等城市公共交通設施。視需要同站建設長途汽車站、城市航站樓等設施。特大城市的主要鐵路客運站,應充分考慮中長途旅客中轉換乘功能。
    民用運輸機場應盡可能連接城際鐵路或市郊鐵路、高速鐵路,并同站建設城市公共交通設施。公路客運站應同站建設城市公共交通設施,視需要和可能同站建設城市軌道交通。港口客運、郵輪碼頭應同站建設連接城市中心城區的公共交通設施。
    大幅提高港口鐵路集疏運比重
    貨運樞紐集疏運功能將不斷完善。《意見》提出,統籌貨運樞紐與產業園區、物流園區等的空間布局。按照貨運“無縫化銜接”的要求,強化貨運樞紐的集疏運功能,提高貨物換裝的便捷性、兼容性和安全性,降低物流成本。
    鐵路貨運站應建設布局合理、能力匹配、銜接順暢的公路集疏運網絡,并同站建設鐵路與公路的換裝設施。港口應重點加強鐵路集疏運設施建設,大幅提高鐵路集疏運比重;積極發展內河集疏運設施。集裝箱干線港應配套建設疏港鐵路和高速公路,滾裝碼頭應建設與之相連的高等級公路。民用運輸機場應同步建設高等級公路及貨運設施。強化大型機場內部客貨分設的貨運通道建設。公路貨運站應配套建設能力匹配的集疏運公路系統,切實發揮公路貨運站功能。
    聯程聯運“一票到底”
    鐵路、公路、水運、民航……多種運輸方式“一票到底”將逐步成為現實。《意見》提出,要整合信息平臺,發展聯程聯運,提升客貨運輸服務質量。建立不同運輸方式的信息采集、交換和共享機制,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及時發布、實時更新、便捷查詢,提高綜合交通樞紐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此外,還要積極推進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等多種運輸方式的客運聯程系統建設,普及電子客票、聯網售票,推進多種運輸方式之間的往返、聯程、異地等各類客票業務,逐步實現旅客運輸“一個時刻表、一次付票款、一張旅行票”。推進大宗散貨水鐵聯運、集裝箱多式聯運,實現貨物運輸“一票到底”。
    統一設計 同步建設 協同管理《意見》明確,統籌樞紐建設經營,鼓勵組建公司實體作為業主,根據綜合交通樞紐規劃,負責單體樞紐的設計、建設與運營管理。綜合交通樞紐要統一設計、同步建設、協同管理。
    在設計方面,依法確定一家具有資質的設計研究機構,由其牽頭組織協調交通各個專業,實行總體設計、分項負責。在建設過程中,強調集中指揮、同步建設。此外,還要創新管理模式,完善協調機制,培育專業化樞紐運營管理企業。
    打破行業分割 突破地區分割
    行業分割、地區分割是樞紐發展中的瓶頸。《意見》提出,對于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節點城市,其綜合交通樞紐規劃由所在城市政府組織編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進行審批(或修改城市總體規劃時進行審批)。要切實打破行業分割、突破地區分割,城市政府統籌協調樞紐的規劃、設計、建設等事宜,國家相關部門應予以積極支持。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資格局,建立穩定的綜合交通樞紐投融資渠道。在保障樞紐設施用地的同時,集約、節約用地,合理確定綜合交通樞紐的規模。鼓勵土地綜合開發,收益應用于補貼樞紐設施建設運營。逐步研究制定符合國情、經濟適用的綜合交通樞紐設計、建設、運營服務等標準和規范。
■相關鏈接
42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城市):
    北京、天津、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石家莊、秦皇島、唐山、青島、濟南、上海、南京、連云港、徐州、合肥、杭州、寧波、福州、廈門、廣州、深圳、湛江、海口、太原、大同、鄭州、武漢、長沙、南昌、重慶、成都、昆明、貴陽、南寧、西安、蘭州、烏魯木齊、呼和浩特、銀川、西寧、拉薩。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