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專家稱轉變出口模式應搶抓全球經濟重構之機

2013-3-8 10:07:00 來源:國際商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對于中國外貿的低速增長,全國政協委員、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總裁王新奎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專訪時說,中國外貿的比較優勢在發生變化,勞動力平均收入水平等成本要素在上升,以低成本為標志的勞動密集型生產階段已成為過去。“如果出口模式不轉變,出口增速還會下降。”王新奎說。 
  他不太同意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為世界經濟帶來的,僅僅是崩潰和一損俱損的全球貿易。
  伴隨著泡沫的破裂,世界經濟在緩慢復蘇,宏觀層面看起來很灰暗,主要發達經濟體無法就某個重要議題達成實質性的一致,各自的政府面臨著經濟增長和解決就業的重任;但微觀層面,跨國公司正悄然而快速地重構和活躍著。
  跨國公司占中國外貿份額的近70%。從貿易增加值的角度看,跨國公司幾乎占全球貿易增值的80%。全球貿易乃至中國貿易的變化走勢,從跨國公司的變化可見一斑。
  王新奎說,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全球經濟出現重構,首先表現在:由于比較成本發生變化,離岸生產布局逐步轉向近岸生產布局。
  以中國外貿為例,跨國公司此前只將組裝環節放在中國,現在不僅將生產環節搬來中國,還將其研發中心和銷售環節以及非常重要的資產管理中心轉移至中國,在本土研發、生產,亦在本土銷售,布局區域發展。整個產業鏈和價值鏈發生了巨大變化,重構重組正逐漸顯現。
  其次,WTO多哈回合談判受阻之后,區域貿易發展勢頭迅猛,并有逐步替代全球貿易的趨勢。“當某個自貿區協定談判落定之后,跨國公司會在自貿區內重新生產布局,生產要素在區域內自由流動,引起貿易結構重建。”王新奎說。
  以中國—東盟自貿區為例,目前,中國—東盟自貿區早期收獲期已過,基本實現了區域內貨物貿易零關稅。比如,日企可以將組裝環節遷移到馬來西亞,因為從中國出口到馬來西亞的零部件是零關稅,在馬來西亞組裝好制成品賣回中國又是零關稅,這使得貿易發生巨大變化。
  中國企業也享受到了東盟自貿區收獲期的果實。東部沿海城市一些外貿企業將生產制造廠轉至柬埔寨。比如,紅豆集團將面料賣到柬埔寨,在柬埔寨制成服裝后運回中國。這樣的轉移將制造業的優質環節留在了中國。“這個勢頭非常強勁。”王新奎說。
  美國也在強勁推進區域貿易,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及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伙伴協定(TTIP)的談判進程在加速。
  日本對于美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亞洲貿易伙伴。2011年11月,日本高調宣布加入TPP談判。
  據歐委會網站2月13日消息,歐盟與美國決定啟動全面的貿易與投資協定談判。一旦談判完成,該協定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雙邊貿易協定。
  如果美國將亞洲重要的貿易之棋日本和最大的貿易伙伴歐洲收入囊中,那么美國將主導全球80%的貿易,WTO主導的全球貿易規則將有被取代的趨勢。
  中國如果不加入由美國主導的區域綜合型自貿協定談判,就面臨著被邊緣化;如果參加,則無疑意味著“第二次入世”。
  中國外貿在此種局勢下,如何獲得參與制定新貿易規則的機會并實現有質量增長?
  王新奎說,全球競爭主要看國家有多少全球性跨國公司。中國目前最缺世界500強類型的跨國公司。“沒有跨國公司,利益點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即使制定出好的規則,但派不出參賽的運動員,那也無法拿金牌。從目前來看,跨國公司多數在發達國家。新一輪全球貿易規則的制定都在發達國家手中,”王新奎說,“因為參與經濟組織論壇和談判的成員,國外多為跨國公司負責人。中國外貿要實現有質量增長,對外需要培育自己的全球性公司。”
  跨國公司擁有自己的技術、理念、資金實力、歷史積淀,而這并非短期內可以生成。
  王新奎說,跨國企業的培育需要繼續擴大開放。眼下,他認為對中國而言更重要的是投資規則。
  他說:“中美雙邊投資保護協定可以而且應該達成。協定達成之后,雙方公司可以對等的條件進入對方市場,中國企業通過與跨國企業的競爭,能夠自低而高地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