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對政令“陽奉陰違”的背后

2013-3-6 9:3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隋秀勇
    春節黃金周假期轉瞬即逝,北京城又恢復了“首堵”的風采。與許多上班族感嘆“春宵”苦短不同,春節長假對于網購族簡直是度日如年。難怪有網友直吁:“終于又回到每天有快遞的日子了!”。
    春節長假期間,在翻著跟頭上漲的運營成本和快遞員集體返鄉的雙重壓力之下,大部分快遞公司選擇歇業以尋求“自保”。這招致了不少電商和消費者的不滿和抱怨。民營快遞企業,緣何會對國家郵政局關于“確保春運期間郵路和快遞網絡正常運行”的政令,陽奉陰違?
正常營業?
    1月底,國內網購快遞市場的主力軍“四通一達”陸續發布了2013年春節期間服務承諾,表示嚴格按照國家郵政局做好春節快遞服務工作的指導精神,認真構建好“全年無休”的快件運作網絡,2月9~15日期間,繼續提供收件、派件的服務。
    僅僅有“承諾”還遠遠不夠。3月1日,圓通速遞公關品牌部副經理王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春節期間,圓通對堅守崗位的員工,薪酬待遇方案嚴格按照國家規定標準 (國家法定節假日3倍工資,其他假日2倍工資)執行。
    王娟還告訴記者,為了確保春節期間快遞網絡的正常運營,他們加大認真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全網絡所有主管級以上人員全天24小時手機正常接通保持待命狀態,組織協調各項工作,維護網絡正常運行,提前做好各項緊急突發事件預案,真正把服務和工作落到實處。
    除了加強組織工作外,“我們還要求,各網點公司嚴格按照總部節日期間各項通知執行,統一部署各項工作任務,保證節假日期間的圓通速遞全網絡實施正常快件收寄服務。與此同時,圓通速遞也根據節日特點,調整了收派件時間。”王娟說。
    不過,圓通、申通、中通等快遞公司也強調,節日期間可能出現非企業所能控制的異常情況,比如,氣候、交通、堵車等,可能由此造成快件時效延誤1~5天;韻達快遞表示,2月10~15日,收、派服務的收費價格會有所調整,“詳情請致電全國統一客服熱線”;全峰快遞(集團)營運部總監焦世春在接受本報記者的采訪時表示,他們要求全網絡的所有營業網點都必須做到至少6小時營業,“安排人員值班,并向社會公布值班電話。”
    雖然“四通一達”都承諾“全年無休”,但是一些快遞網點在春節期間“歇業”情況依然比較普遍。記者從“四通一達”等多位快遞員口中證實,一進入2月份,許多基層網點就“只派不收”。春節期間,只有順豐速運和EMS能夠提供正常的快遞服務。順豐速運客服表示,春節期間雖然不會漲價,可能會另外加收服務費。
成本壓力
“如果春節期間的訂單量與平時相當,哪怕有平時80%~90%的量,不用國家要求,許多快遞企業也會正常營業。”談及春節期間快遞公司打烊,焦世春將訂單量大幅跳水視為主要原因之一。“春節期間的訂單量不超過平時的20%。”
    焦世春向記者抱怨,畢竟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特別是現在基層快遞員的人員構成大多數是“80后”和“90后”。即使于平時3倍的薪金,堅守崗位的員工也寥寥無幾。快遞公司保持春節期間正常營業,“用工荒”成為一道無法逾越的阻礙。
    與“用工荒”如影隨行的是,快遞員的薪金水平水漲船高。COD配送聯盟會長許文偉告訴記者:“我們公司有350多名配送員工。春節期間,我們實施輪休制度,留守的員工大約有150人左右。同樣,許多客戶忙著過節,業務量比平時少了1/3到一半。”“雖說訂單量大幅縮水,但是為了盡可能地保障為客戶提供正常派送服務,我們一方面按照《勞動法》,給予員工3倍的工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員工的提成比例。以當當網的配送服務為例,當當網在上海地區的配送費每單是3.5元左右,其中成本大約2.8元。春節期間,我們給派送員的提成,由平時的1.5元/單提高到3元/單,加上其他崗位員工和設備運營、維護和損耗等方面成本,以及貨量的減少,春節期間每單的成本大約在5元左右。虧損幅度在40%左右。也就是說,如果春節期間有1000萬元的營業額,我們就虧損400萬元。”
    在上海托普旺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忠善看來,承受著用工荒和運營成本上漲雙重壓力的快遞企業,停運是快遞企業春節期間避免虧損的“單選題”。趙忠善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我國8000多家擁有快遞許可證的快遞企業中,有5000多家是加盟商。總部對加盟網點的掌控力不夠。對于加盟網點的老板來說,支付平時3倍的工資,業務量只有平時的10%~20%,運營成本必定飆升。所以,加盟網點春節期間暫時停運也是無奈之舉。”
    不過,春節期間網購市場似乎并不像快遞物流所說的那么蕭條。根據蘇寧易購公布的信息顯示,春節期間,一二線城市,服裝、日用、機票、酒店、生活服務類網購需求訂單量增幅較大,超過家電、3C等高客單價商品訂單總量的230%。而返鄉人群帶動三四線城市網購下單量火暴,家電、3C品類訂單量就環比1月增長超200%,遠大于一二線城市的銷售增幅。
    對此,一位快遞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解釋說,生活服務類的網購需求訂單量,主要是虛擬類商品,而這類商品是不需要快遞企業提供實體物流服務的。春節期間的快遞服務需求主要集中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在這些地區,電商的自有配送服務基本上能夠滿足快遞服務的需求。至于三四線城市的家電、3C類商品訂單,雖然春節期間有一定的增長,但是應該注意到,三四城市的網購訂單量的基數很少。
破解思路
    雖然行業主管部門三令五申要求快遞企業春節期間“不得擅自停業”,否則需要“交回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但是這兩年快遞企業對該政令的執行情況來看,可謂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大多數快遞企業都能保障“營業時間不低于6小時”;憂的是,春節期間大多數快遞公司提供的快遞服務“不正常”——有人值班但不取件也不派件。
    一些快遞企業對國家郵政局政令的陽奉陰違,直接原因在于,若保證春節期間快遞服務不打折,投入與收入太過懸殊。因此,僅僅依靠“堵”的方式,顯然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春節快遞服務與遞投件需求的矛盾。如果行政管理者一味篤信行政干預,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快遞公司春節放假,表面上看是由于用工荒和成本高企,實際上暴露出我國產業經濟布局不合理: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相對滯后,造成包括快遞行業在內的諸多產業從業人員的大遷徙。因此,春節期間,讓快遞企業不歇業,“心甘情愿”為網購快件提供物暢其流的服務,需要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出臺并盡快落實有利于快遞行業的產業政策。
    為此,有專家建議,當地政府應該通過政策扶持促進本地人轉變就業觀念,加快限制人口合理流動的戶籍制度。鑒于快遞企業春節期間虧損嚴重,希望國家郵政局和國家稅務總局出臺優惠政策,對于春節期間真正能做到不歇業的快遞企業給予免稅獎勵;減少春節期間快遞物流貨運車輛的過路、過橋費等。
    許文偉分析說,快遞從業人員本地化,涉及到國家層面的產業結構調整,顯然不是朝夕之功。目前,快遞物流進城難、通行難、停車難的問題沒有實質性的進展,何談取消過路、過橋費。趙忠善則指出,稅負是與發票掛鉤的。這是否意味著只要將開具發票的日期改到春節期間,企業就可以避稅?
    “對于快遞物流企業來說,更重要的是保持利潤率的穩定。1個月是虧損的,11個月是贏利的,那么快遞企業完全可以消化春節期間的虧損。而且春節營業,可以提高公司品牌形象和美譽度。”許文偉表示,“對快遞產業的扶持,也不限于這一個月,給予長期有針對性的優惠政策,或許更為重要!”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