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美國限購中國信息技術 高科技產品出口或受影響

2013-3-29 10:12:00 來源:人民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當地時間3月26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了一項新開支法案中,包含一條禁止美國政府機構購買與中國政府有關公司信息技術的條款。美媒評論稱,這一法案可能讓一些美國的盟友感到不快,同時可能對美國政府購買技術方式發生永久性的變化。
  借口信息安全
  這項法案將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外界并無定論,可以肯定的是,它將影響到美國一些非防務領域的政府機構從現在到9月30日(財政年度結束時間)的開支。
  據了解,該條款還規定,例外的情況是:如果該機構的負責人決定,購買有關技術“有利于美國國家利益”,即可購買。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該條款可能只是一個象征性的舉動,但是對于某些盟友會造成不便。因為后者一直依賴中國制造商生產的零件。
  比起中美雙邊貿易關系的摩擦,更值得關注的是,新條款的出現是否會對中美之間的新時期的關系造成影響?
  “中美之間的矛盾一直都存在,雙方在一些具體事務上的沖突與摩擦的存在是正常的。我們可以看出,美國方面這次出臺新法案的借口,是為了本國國家信息的安全性考慮。”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劉衛東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關系的連結點有很多方面,關于信息技術產品的采購只是其中一部分。
  “但是對于國內的信息技術和軟件產業,肯定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劉衛東分析,因為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和地位,一旦它表示對中國這些產品的防范性,必然會影響到別的國家在采購產品時的選擇,那么國內相關產品在出口貿易上的業績必然出現一定的下滑。
  黑客事件后續?
  對于美國新條款的出臺,也有專家觀點認為,這是針對之前中美之間“網絡黑客”事件的后續行動。
  今年2月,據美國一家網絡安全公司指控,中國軍方某部隊是對美國企業實施黑客攻擊的“幕后黑手”,中國強烈駁斥了美國方面的指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連續表態,稱“網絡黑客攻擊是全球性問題,具有匿名性、跨國性和欺騙性特點,盜用別國IP地址進行網絡攻擊是黑客慣常做法。”但是就現今美國方面的行動來看,他們對于自己的猜測更為信任。
  某不愿具名的國防部大學教授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隨著技術的進步,網絡安全的確已經成為軍事安全領域的重頭部分。對于在國際社會渲染“網絡戰爭不可避免”的觀點,他認為,網絡空間應該是拓展國與國之間溝通合作的平臺,而非造成國際沖突的領域。
  “現在看來,對于‘網絡黑客’的問題,中美雙方都堅持己方的觀點。”該教授稱,“禁止美國政府機構購買與中國政府有關公司信息技術的條款,雖然不能明確地被看作是‘網絡黑客戰’的后續,但是也從側面體現了,美國對于中國在國際信息安全方面的防備之心。”
  刁難一直存在
  事實上,這已不是中國的信息產品第一次受到美國因為“國家安全”問題的刁難。2011年2月,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就以國家安全為由,讓華為收購3Leaf的計劃落空。2011年11月18日,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麥克·羅杰斯則對外宣布,開始調查中資企業華為和中興的所謂“竊密事件”。華為、中興等中國電信設備制造商依次淪為“中國威脅論”的犧牲品。
  隨著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中國威脅論”顯然在不斷加劇。有專家對記者表示,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成員國可以因為國家安全之憂免于遵守某些貿易規則。所以美國的做法并非完全違背WTO的貿易原則。
  劉衛東則指出,中國的某些產業應該勇敢直面國際化過程中的政治性風險。不斷充實自我的技術實力,謀求更好發展。對于他國的政策性刁難,要有應對之策。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