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將啟 日本參與TPP談判成掣肘

2013-3-22 10:14:00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磨劍十年的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終于有了時間表:首輪談判將于26日在韓國首爾舉行,后兩輪分別在中國和日本舉行。不過,日本日前宣布參加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談判,被認為是中日韓自貿區的掣肘因素。 
  分析認為,中日韓三國分別處于不同的經濟水平,產業結構存在互補性,推動自貿區談判將推動三國經濟貿易和投資發展,并增強亞洲在世界經濟的話語權。
  進程
  十年磨劍終于有了時間表
  時光倒推到十年前:2002年底,在中方倡議下,三國領導人同意就建立中日韓自貿區開展可行性研究。
  經過多輪研究、三邊磨合,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終于在日前有了時間表。在日前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透露,中日韓自貿區第一輪談判將于3月26-28日在韓國首爾舉行。三國代表將討論自貿區談判的機制安排、談判領域和談判方式等問題。另外,三方約定今年將舉行三輪談判,第一輪在韓國首爾,后兩輪分別在中國和日本舉行。
  “近年來,以WTO為首的多邊貿易體系效用正在下降,而區域性貿易協定卻在各國得到深化發展。這是全球經濟一體化出現的新現象。”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倫理研究中心主任劉寶成表示,在全球經濟放緩情況下,各國都迫切需要簡化交易程序、降低貿易成本,這種需求客觀推動自貿區建設。
  實際上,中日韓自貿區協定在中國倡導、韓國推動、日本徘徊的情境下,走到目前這個地步并不容易。劉寶成認為,除了地緣優勢,中日韓三國分別作為亞洲新興經濟體、發達國家、中等發達國家,三邊的產業結構互補性也推動了自貿區的成立。
  數據顯示,2011年,三國經濟總量達14萬億美元,約占全球的1/5。有測算稱,而中日韓自貿區的建設,則預示著三國將最大限度減少其他貿易壁壘的影響,從而形成一個擁有15.1億人口的大市場。
  “中日韓自貿區建設,三國均可從中獲取所需。”劉寶成說,對中國來說,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需求迫切,這種需求也可通過貿易投資來獲取,日本、韓國無疑是比較合適的市場。另外,中國還可以通過在日韓投資,形成產地優勢,繞過歐美貿易保護主義壁壘。
  他還解釋,對日韓方面來說,同中國貿易深化將助力經濟持續增長。“一方面,目前中國仍然擁有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資源優勢,另一方面,中國的消費能力也在不斷提升,這都為日韓的投資與市場提供空間。”
  焦點
  日本參與TPP掣肘自貿區談判
  實際上,中日韓自貿區被業界認為是抗衡美國正在亞太地區推進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維護國家利益。不過,日本方面對此態度曖昧甚至“多邊下注”,成為自貿區建設的最大風險。
  就在15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式宣布日本加入TPP談判,并將會于本周召開首次相關閣僚會議,挑選負責與TPP成員國進行磋商的“首席談判官”,以及成立一個數十人規模的事務局。
  “日本加入TPP談判,對中日韓自貿區建設是個短期掣肘因素。”劉寶成分析,TPP作為以美國占主導地位的貿易團體,超越經濟范疇涉及政治因素,影響中國在亞洲經濟的地位,并牽制人民幣區域化的發展。
  不過,也有分析樂觀地認為,如果日韓同時成為TPP成員、中日韓自貿區成員,對中國有跨界交叉優勢。中國可通過與日韓合作的方式,享受到產地優勢,獲得TPP多國之間的貿易優惠條件。
  令人頭疼的是,日本可能出于美方TPP的制約,影響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的進程。
  如果自貿區談判擱置,除三國利益受損外,更長期的考量是,隨著北美自由貿易區的不斷擴延、歐盟財政貨幣政策一體化進程的推動,一旦中日韓自貿協定被擱置,亞洲將缺乏與歐美抗衡的貿易組織,影響亞洲世界經濟中的話語權。
  “21世紀經濟增長在亞洲,但如果缺乏合力和話語權,即使出現較快增長,受益的也不是亞洲國家。”劉寶成說,在關系到三國切身利益、亞洲經濟體地位的情況時,徘徊中的日本應該有和平發展的遠見,眼界更為開闊、更有魄力,與亞洲最大、最具成長性經濟體通力合作。
  在日前的新聞發布會上,沈丹陽表態:“世界各經濟體都有權利根據自身國情和發展水平選擇參與適合自己的經濟一體化的路徑,我們對所有致力于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目標的合作都持開放和包容的態度。”
  建言
  自貿協定談判
  貴在互信、透明
  對于日本加入TPP談判,沈丹陽同時表示,我們將保持與各方的溝通與交流,深入分析上述談判的影響,并加快自己的自由貿易區戰略。
  那么,在中日韓自貿區即將到來的的談判過程中,存在哪些關鍵點?
  一位了解談判進程的人士向媒體表示,下一步談判的關鍵,政治意愿將成為主要考量,而日本的態度最為徘徊。出于制衡美方提出的TPP的考量,中國的態度始終較為積極,應該會全力推動此輪談判的進程。
  “應該認識到,三國自貿區建設帶來的貿易便利化是經濟增長的‘正和’而非‘零和’因素。”劉寶成說,在這種情況下,三國領導人應該拋棄政治因素,“不要使性子”,避免激化矛盾。另外,加強自貿協定規則的透明性,在互信、共贏的基礎上,制定規則。
  他還提醒,在現階段,三國更要放棄試探性接觸和運動式的談判,建議設立形成長效、聯合、建設性的籌備機制,推動自貿區建設的實質性進展;并在三國互利的角度,排除外界干擾,提高亞洲在世界經濟范圍內的話語權。
  實際上,早在去年5月,中韓就雙邊貿易協定進行談判,推動中韓貿易和投資的發展。有分析認為,中韓之間談判有望在今年年底完成,比三邊談判達成一致更早一些。中韓自貿區談判一旦結束,可能會給三邊談判帶來一些實現的可能。
  “中韓雙邊貿易協定是個次優選擇,不過也可以為中日韓自貿區建設提供突破口,推進自貿區建設。”劉寶成表示。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