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拉美頻揮貿易救濟大棒 中國不應止于“見招拆招”

2013-3-22 10:1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就在新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赴非洲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前夕,以金磚國家之一巴西為代表的拉美諸國對華貿易救濟措施卻呈持續增多態勢,這一勢頭值得高度關注。 
  中國商務部網站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進入3月份以來,包括阿根廷、墨西哥在內的拉美多國發生了至少6起涉華貿易救濟事件,涉及產品包括合成纖維、鉛筆、鋁擠壓件、玻璃杯等。
  “拉美諸國對華貿易救濟案件增多勢頭其實從去年已經開始”,中國社科院拉美所拉美經濟研究室主任吳國平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其中多以中國出口的低附加值制成品為目標”。
  究其原因,除了中國與拉美多國發展階段及貿易產業結構具有相似性之外,該地區一些國家近期經濟形勢不彰亦是刺激貿易救濟頻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具體而言,以對華使用貿易救濟措施較多的巴西與阿根廷為例,兩國去年經濟增速分別僅為0.9%、1.9%,低于拉美地區平均水平,這成為刺激兩國高頻使用貿易救濟措施的溫床。
  與此同時,中國出口拉美國家的產品主要是機械設備、化工、紡織和輕工類等物美價廉的制成品,這對拉美國家的制造業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壓力,出于穩定就業和保護國內產業的雙重考慮,這些國家難免“護己心切”。
  “在對華使用貿易救濟措施的拉美國家中,巴西和阿根廷最為積極。而身處北美自貿區的墨西哥稍好一些。”吳國平介紹說。
  吳國平稱,巴西本身便是拉美不甚開放的國家之一。他援引聯合國拉美經委會公布的一項開放指數稱,該地區一般的開放指數為40%-50%,其中高者有智利(79%),巴西僅為20%,這可以部分解釋后者對外常用貿易救濟措施的原因。
  有鑒于此,中國在與該地區加強溝通互動的同時,必須做出相應調整,而不應滿足于對于具體案件的“見招拆招”。具體而言,中國應首先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與出口結構,增加出口該地區產品的附加值。在此基礎上,立足于雙方國情,尋求產業鏈內部的適當調整以實現產業鏈的最大優化。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