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件大事的啟迪與反思
2013-2-20 8:4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丁俊發
1月17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揭曉了“2012年中國物流與采購行業十件大事”,這是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組織,由廣大媒體、廣大物流企業參與,每年年底必須做的一件大事。十件大事聚焦了2012年中國物流與采購行業發生的重大事件,基本反映了2012年中國物流業發展的全貌。
從十件大事中,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迪呢?或可以引起什么反思呢?
第一,說明政府為推進物流業的發展進一步加大了推動力度。2009年國務院發布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落實進一步深化,特別是國務院有關部委跟進速度加快。在十件大事中,涉及到政府推動的有八件,中國成為全球政府推動物流業發展力度最大的國家,政府為物流業的發展作出了極大的努力,創造了必要的條件,為物流發展甘當“清道夫”,甘當“加油站”。但這里值得反思的是,政府對如何管理物流仍缺乏經驗,仍沒有形成合力,文件發了不少,但真正解決問題的還不多。我還是主張腳踏實地,力戒空談。政府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要十分明確。我以前講中國物流業的發展有兩大驅動力,一是政府驅動力,二是市場驅動力。所謂市場驅動就是依靠市場的力量去配置資源,我們在這一點上做得很不夠,物流業的市場化研究也很不夠。政府驅動就是政府的宏觀調控,要用法規及經濟手段,而不是政府去實操物流。
第二,說明中國市場對物流業發展的驅動力特別強勁。在十件大事中,有一件專門講到由于電子商務的發展,而促使快遞業井噴式發展。網購的發展是一種市場的力量,勢不可擋,馬云又一次成了年度經濟人物。電商進軍物流成了物流行業議論的熱點。電商與物流如何深度融合,人們拭目以待。
第三,不能小視物流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十件大事中專門講到了倉單質押引發的債務糾紛,物流金融的風險受到廣泛的關注,許多物流企業的信用受到質疑。這充分反映了物流業在運作中的法律、法規、標準建設仍然落后,有的則是有法不依,缺乏監管,市場秩序仍不規范。
第四,中國物流業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盡快實現三大轉變。十件大事反映了中國物流業的重大變革,今后這種變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從主要依靠政府推動轉向主要依靠以市場來優化配置資源;二是從引進、消化、吸收轉向自主創新,特別是經營模式創新與技術創新;三是從為制造業、流通業、農業、建筑業提供物流服務向高度融合發展,即向供應鏈集成管理發展。我希望今后要更多的去關注物流企業的發展,了解他們的動向,總結他們的經驗,解決他們的困難。一個實際行動勝于一打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