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產業的龍年特點
2013-1-6 10:5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洪濤
我國經濟正由“快經濟”向“慢增長經濟”轉型,由“快消費”向“慢消費”轉型時期,在這種背景下,我國流通業發生重大變化。據IMF預測,2012年、2013年全球經濟增長分別為3.3%、3.6%,我國經濟形勢也會受其影響。2012年我國經濟增長預計減緩為7.5%,2013年經濟“慢增長”速度會提高一些,我國消費市場仍然是活躍市場,流通產業會發生積極作用。
宏觀經濟影響流通業
1.快經濟向中速增長經濟轉型背景下“慢消費”現端倪
GDP由“八九不離十”向“七九不離八”轉變,由快增長到中速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過去的20%以上名義增長,實際17%以上的增長變為慢增長。如2012年1~10月名義增長14.1%,實際增長達到11.6%,仍然高于GDP增長7.7%一倍,實際增長高于3.9個百分點。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達到14.9%(名義),創8個月新高。
2.消費可能成為國民經濟增長引擎
2011年以來,我國消費對經濟的貢獻率超過了50%,2011年達到51.6%,1~9月達到55%,成為第一引擎。預計2012年將超過57%,確立經濟增長引擎地位。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國民經濟增長,其中消費居主導作用,我國現代流通產業的先導性和基礎性地位進一步突現。
3.“四高一低”現象影響流通業發展
隨著經濟增幅減緩、人口紅利結束,零售、餐飲業出現“四高一低”現象,如稅費、原材料價格、人員工資、房租高,利潤率低,這些變化對我國流通業起著負面影響,同時也預示著流通業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流通業發展的特點
消費市場仍然十分活躍。2012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超過20萬億元,其規模仍然居世界第三,名義和實際增長分別超過14.1%和11.8%。電子商務20多種模式發展,交易額預計超過7.5萬億元,網絡零售預計超過10000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5%。
農產品冷鏈物流得到大發展。糧食生產“9連增”,豬牛羊禽肉等農產品產量再次增長,促進農產品市場的發展。冷庫建設發展較快,2011年達到1800萬噸,7000立方米,大豆進口5800萬噸,占70%,農產品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步伐加快;農超對接、農餐對接、農社對接、農校對接、農網對接、農基對接、農銷對接、農批對接等多種渠道將活躍市場,農產品市場的土地稅費減免、房產稅減免等政策對農產品批發市場將起到一定推動作用,降低成本,提高農民收入。
農村消費市場十分活躍。我國農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經連續4年 (2009~2012年)超過了2萬億元,特別是2012年1~9月,我國農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0090億元,增長14.4%,再次超過2萬億元,標志著我國農村流通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在城鎮化過程中,農村有2.5億農民工進入城鎮,為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自2002~2011年,我國農民人均收入連續增長,從2475.6元上升為6977元,為農村市場活躍奠定了基礎。“智能商店”業態革命期到來。業態創新進入一個新時期,至今我國業態革命經歷了百貨店、連鎖店、超市、網店、智能商店5次零售革命。現正在經歷“智能商店”革命,具體表現為,哈爾濱的“機器人餐廳”、北京智能家居商店、上海未來商店、合肥未來商店、北京“自動售貨機賣飯”等,以及智能市場的出現,是計算機、互聯網、物聯網3次信息科技浪潮之后出現的新變化。
尾貨市場將遇新的發展時期。我國日用工業品庫存積壓增長,特別是服裝庫存增加,達到歷史最高時期。出口增長幅度減緩,預計尾貨市場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可以充分發揮尾貨市場的作用,促進國民經濟良性運轉。
鋼材產銷爭劇下降賣鋼不如賣菜。受經濟調整的影響,我國生產資料受國民經濟增長減緩、政策性結構調整、供求等因素影響,鋼鐵利潤大幅度下降,利潤率僅有2%。賣鋼材不如賣蔬菜,許多鋼材流通企業、鋼材市場經濟效益普遍下降。建材市場進入特殊的市場緊縮時期,許多建材市場和建材商經營效率下滑。
大宗商品市場盲目發展、投機過度。近幾年來,我國大宗商品市場盲目發展,在短期內超過500家。2012年鐵礦石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開業后門可羅雀,電子交易所型市場模式投資大、效果小,既不反映商品供求,又不反映商品價值,投機性過度。預計其負面效應將在2013年更多地表現出來,在國家政策干預下許多市場將被迫關門。
網上交易活躍促進了傳統企業上網。隨著電子商務和網絡交易的發展,2012年光棍節一天網上購物超過300億元,天貓、淘寶銷售額達到191億元。我國網上交易、網下體驗消費的O2O模式成為主流,如零售企業上網,網絡企業下網,如王府井投資1億元建設網店,秀水街市場投資2億元建設網絡平臺等,京東商城共累計融資20億美元,下網建設物配中心,順風等快遞公司向網店延伸,向網下實體店探索等,網上、網下、物配、支付相互融合發展,形成立體的網絡體系。
網上競爭、網下競爭激烈,亟須規范行為,促進其發展。易購3000萬美元購買紅孩子,截至2012年6月底,全國團購網站累計誕生總數高達6069家,累計關閉2859家,死亡率達48%,尚運營中3210家,已回落到2010年年底的3200家左右。“黃金周”成為世界“黃金周”。2012年“十一”黃金周釋放出居民的巨大消費能力,達到8000億元。同時,中國黃金周變成了世界黃金周,出國旅游、購物成為黃金周消費主要特點之一。2013年如果增加五一黃金周將會對促進消費對經濟起更大作用。
零售降價促銷仍是主要形式。2012年11月14~18日,翠薇大廈5天銷售5.43億元,平均超過1億元/日,2011年5天銷售4.89億元;新世界百貨60小時不打烊,銷售超過3億元;2012年11月16日,銀泰百貨武林店店慶銷售1.112億元;“光棍節”20多個電商銷售超過300億元,天貓、淘寶銷售191億元。但主要采取的仍然是疲勞打折的降低促銷方式,甚至存在許多違法、違規、違標現象,也存在售后服務跟不上等問題。
外資零售企業關店或現結構調整。繼2011年關店潮,2012年許多外資又出現關店現象。9月13日家得寶關閉7家店,全線退出中國市場;沃爾瑪、家樂福、TESCO先后結構性關閉多家門店;9.11日本購島事件對日資零售企業影響較大,許多日資零售企業關門、甚至被砸等,影響了正常的業務活動。
慢消費、好服務將成為時尚。2012年連鎖行業首次開展春節放假關門討論。胖東來首創春節閉店、周二閉店休息,2011~2012年率先嘗試在春節放假5天。在國際“慢城模式”的推動下,一些零售企業向“慢消費和好服務”轉型,具有重要示范效應。
資本運營和“走出去”成為時尚。2012年翠薇集團上市,步步高再次融資,永輝計劃定增募資10億元,京東商城再次融資5億美元達到20億美元的融資,頤而康沐足服務業到英國、荷蘭開店,華天餐飲到巴黎開店,海底撈到美國、新加坡開店、狗不理到東京開店、濟南餐飲到澳大利亞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