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亂象大起底 高速發展與監管不足成病根
2013-12-9 11:15:00 來源:都市頻道 都市路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對于快遞行業亂象我們欄目報道過不少,在快遞過程中,客戶郵件被損壞或遺失,快遞公司相互推諉,僅賠運費了事;不貼易碎標志,快件在分揀中心飛來飛去,自由落體等等,這些讓人擔憂的問題,如何能得到遏制呢?
今年10月18號,市民江先生通過申通快遞,給客戶郵寄電腦,中途被人神不知鬼不覺地盜走了,而后調查結果是派送員的問題。
今年10月19號,我們欄目報道了市民黃先生通過圓通速遞寄了60部手機給客戶,可手機全都不翼而飛,圓通速遞不僅不賠償,還振振有詞地宣稱,快遞丟失很正常!
針對這些快遞行業被曝光的問題,深圳市快遞行業協會秘書長郭曉梅表示,快遞行業發展速度快,準入門檻低,監管體系和行業規范不夠完善是主要原因。目前除了順豐和EMS采用直營模式外,國內的“四通一達”多采用加盟或者“加盟+直營”混合的模式。
加盟公司不規范 丟件掉包日益增多
貴重快件丟失、掉包現象日益增多,與快遞公司的管理混亂有著直接關系。一些快遞公司招工時,很少審核員工的身份,內部交接環節也存在不少問題。一旦發生快件丟失、掉包現象,很多快遞公司不是第一時間自查,而是以未保價為由拒絕按原價賠償,消極應對消費者的投訴。
相關部門的監管缺失同樣難辭其咎。雖然郵政、工商、交通等部門都能監管快遞行業,但事實上面對先簽字后驗貨、快件丟失后只賠付幾倍快遞費等條款,消費者往往投訴無門,只能找消協出面調解,所獲賠償遠低于快件的實際價值。
楊勤表示,除了快遞行業的監管要盡快立法規范,防止多頭監管造成事實上的監管空白。還要盡早建立從業人員黑名單制度,防止快遞員“跳槽流動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