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包裝該休矣!
2013-1-24 9:0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張艷
近期“快遞包裝膠帶濫用,一年可繞赤道120圈”的新聞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根據郵政部門公布的數據,2011年我國快遞總件數達48億件。假設每件快遞所用的透明膠帶平均長1米,我國快遞業一年用掉的透明膠帶就可以繞赤道120圈。
快遞包裝膠帶濫用的現象在我國極為普遍,幾乎每天都在我們周圍發生。拿筆者來說,就經常會收到被一道道膠帶五花大綁、甚至完全覆蓋的包裹,要想順利打開這樣的包裹,著實需要花費一番功夫。而據報道,這種現象在一些發達國家卻并不常見。比如在美國,一般情況下,無論是用紙箱還是塑料袋包裝的包裹,最后密封的時候只會在上面貼一層透明膠帶,纏好幾圈的情況很少出現。
事實上,快遞行業的過度包裝不僅僅限于濫用膠帶,在其他很多方面都存在浪費現象。例如筆者在網購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購買的明明只是一件T恤或者幾本書,有時候卻是用超出商品體積很多的紙箱送來。實際上,這種產品既不怕被擠壓,也不會被摔壞,更沒有多貴重,完全沒有必要用那么大的紙箱。而且,有些商品上面需要放上氣墊膜等防撞材料作為保護,而包裹一旦送達消費者手中,這些氣墊膜在包裝打開之后往往就被拋棄掉。大量的紙箱和氣墊膜被隨意丟棄,這樣不僅造成了浪費,并且氣墊膜是塑料制品,隨意丟棄也會造成環境污染。尤其是網購促銷季節,筆者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堆積如山的各式紙箱,甚至許多寫字樓的樓梯間都已經成為廢紙箱的臨時“儲藏間”。
那么,為什么快遞企業要如此過度包裝商品?有的說是為了避免出現商品損壞,只能加大包裝力度來確保萬無一失。還有的說,小包裝箱子很難買到,而且太小的箱子上面無法黏貼快遞單,為了圖省事就用大一些的箱子。而對于圖書,有的電商企業怕塑料袋容易把圖書的棱角磨破,也容易讓圖書變形,所以要求快遞公司必須用紙箱包裝。
許多快遞公司和電商都承認包裝浪費問題確實存在,但為了保障商品安全,保障消費者的利益,別無選擇。商家的良苦用心我們能夠理解,但無論是從環保還是節約成本的角度,筆者認為,都應該盡量減少過度包裝行為,這是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的。
如何減少過度包裝?在國外,有專門針對包裝的立法,例如英國法律要求包裝物在滿足商品的衛生、安全以外,不得添加過多的包裝。如果消費者看到有違反這一法律規定的情況,可以去向地方政府投訴,政府會對這樣的事件進行干預。而在我國,也有關于快遞包裝規范的明確規定。國家郵政局頒布的《快遞業務操作指導規范》中就要求,包裹封裝應當綜合考慮寄遞物品的性質、狀態、體積、重量、路程和運輸方式等因素,選用適當的材料妥為包裝。
希望相關快遞公司、電商企業、網絡賣家能夠多從節約成本和環保的角度考慮,盡快為包裝“瘦身”,做到“量體裁衣”。此外,筆者還認為,這些用于包裝的紙箱和氣墊膜都是可以重復利用的。如果有快遞公司能夠專門來回收這些包裝材料,讓它們能夠在快件中循環使用,不僅減少了浪費,也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成本節約,可謂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