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讓全球經濟重獲動力

2013-12-31 12:43:0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13年,全球經濟依然停留在希望和不確定性之間。復蘇贏得了動力(特別是在一些發達經濟體),但世界經濟仍然沒有達到馬力全開的狀態——未來幾年可能將依然處于動力不足的狀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報告預測2014年全球GDP將增長3.6%,這個數字相當漂亮,但仍低于約4%的潛在增長水平。換句話說,世界可以制造大量新增就業崗位而不會引起通脹壓力。
  這意味著IMF各成員國——不管是發達經濟體、新興市場還是發展中經濟體有更多的工作要做。要讓所有國家、所有民族都獲得強勁而持續的復蘇,需要決策者在財政、結構和金融諸多方面全面出擊。與此同時,國際社會必須通過G20、IMF和其他行動方重新加強合作。事實上,只有通過精誠合作,我們才能克服全球危機的持續影響。
  在過去五年中,我們毫無疑問已經避免了最壞情形(大蕭條Ⅱ),這是全球決策者努力的功勞,特別是各央行果斷地保持全球低利率并支持金融系統以及一些國家所采取的財政刺激。但現在我們需要更進一步,包括利用非常規貨幣政策所創造的空間實施能夠重振增長、創造就業崗位的結構性改革。
  發達經濟體表現如何是決定全球前景的關鍵;而盡管它們最近表現較為強勁,停滯和通縮風險依然揮之不去。央行應該等到穩健復蘇已成定局時再回歸常規貨幣政策。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是全球經濟的主要引擎,而其私人需求已重振雄風。但關鍵的挑戰仍有待解決。比如,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是決策者需要在最近的預算協議基礎上更進一步,結束困擾美國未來財政局面的政治角力。增加政策方向的確定性能刺激增長,使之提振整個全球經濟。
  在日本,復蘇受積極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組合——即所謂的“安倍經濟學”推動。這是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現在的挑戰是就中期財政調整和實施結構性改革達成一致。結構性改革包括放松產品和服務市場監管、增加女性占勞動力市場比重等,它們是夯實經濟增長基礎、最終擺脫通縮幽靈的必要條件。
  歐洲也處在關鍵時刻。歐元區終于開始顯現復蘇信號,但增長既不平均,也不平衡。許多國家表現搶眼,但總體而言需求依然萎靡,外圍國失業率(特別是年輕人失業率)仍居高不下。
  歐洲所面臨的一個不確定方面是其銀行的健康狀況。即將到來的壓力測試和資產質量評估有助于重塑信心、推進金融一體化,但必須以認真落實為前提。歐洲還需要提振需求、強化其金融和財政結構,并實施結構性改革以確保持續增長和就業創造。
  在過去五年中,新興市場一直是經濟復蘇的先鋒:加上發展中國家,它們貢獻了全球GDP增長的四分之三。但在2013年,由于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時機未明,加上增長路徑遭受質疑,這些經濟體勢頭有所減弱。
  最壞的擔憂已經打消,但新興經濟體仍面臨新的政策挑戰。為了應對需求放緩,決策者必須注意金融過剩,特別是表現為資產泡沫和債務增長的金融過剩。它們還應該專注于增強金融監管,以更有效地管理好信用周期和資本流,并重塑財政騰挪空間。
  在過去五年中,低收入國家也是全球經濟的一大亮點。它們在危機面前表現出了恢復力并且增長強勁,特別是非洲,其2013年產出增加了約5%。如今,它們應該在這些成就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首先要增強增加收入的能力。隨著來自新興市場的需求的減弱,低收入國家應該構筑抵御嚴重衰退的防線,雖然它們正在繼續強調在關鍵社會計劃和基礎設施工程上的支出。
  中東轉型國家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包括社會動蕩和政治不確定性。這些問題應該通過夯實基礎、塑造充滿活力的透明經濟、承諾更加包容的增長以及確保國際社會的進一步支持來解決。
  各國各地區所面臨的挑戰各不相同,但在未來幾年需要解決許多共同問題。太多國家面臨沉重的公私債務遺留、財政和經常項目失衡,以及無法創造足夠多就業崗位的增長模式。國際社會也需要完成必要的監管改革以創造更安全的金融體系,從而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的需要。
  沒有抽象的挑戰。如今,數十億人有著越來越多的愿望——找到工作、擺脫貧困、有朝一日躋身全球中產階級,等等。唯有克服這些挑戰,我們才能確保未來繁榮。
  2014年,我們需要采取讓這一夢想變為現實的措施。IMF將致力于與188個成員國通力合作,制定和實施能給增長引擎注入動力,也讓所有人都擁有全新未來的政策。
  作者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13.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