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價格戰衍生暴力分揀 十億份子錢轉嫁消費者
2013-1-17 14:28:00 來源:21世紀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十億郵政普遍服務基金,即將拉開快遞業漲價序幕,“郵政普遍服務基金”這個專業名詞進入公眾視野,再次揭開了郵政法重新修訂過程中,有關郵政國企與民營快遞企業的重重矛盾。 特許加盟制,是中國民營快遞的血與蜜之地。而加盟轉直營,將是中國民營快遞的一堂大考。
隨著網購的崛起,民營快遞占據中國市場半壁江山,但在粗放式加盟擴張中,快遞陷入自殺性的價格大戰,靠微利競爭,企業利潤僅在5%左右。加盟商管理混亂,各自為政,讓暴力快遞屢見不鮮。
“份子錢”轉嫁消費者
已經負擔不斷上漲的燃油、人工、土地等成本,還要再交十多億的郵政普遍服務基金,這對民營快遞業無異于雪上加霜。
21世紀網采訪多家滬上快遞公司負責人,他們坦言,現在國內快遞業競爭激烈,成本高企,如果非要征收郵政普遍服務基金,那么每單將考慮漲價一到兩元。
民營快遞為了在價格肉搏戰中自保,只能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暴力快遞屢見不鮮
近些年來,我國快遞業陷入到低層次的、無序的、虧損的、自殺性的價格戰中,“誰先漲價誰先死”成為一道魔咒。雖然民營快遞業迅猛發展,但多靠微利競爭,利潤僅在5%左右。
與2000年相比,區內運費從8-10元下降到5-6元,區外運費此前15-20元,現在是10-15元。
對比成本,燃油的價格在十年間翻倍。以93號汽油為例,2000年2月20日北京售價2.47元/公升,2012年改為92號之后,目前是7.81元/公升。人力成本也在逐漸上漲,據悉自2007年起,快遞行業一線配送人員的工資每年漲幅保持在15%~20%,個別企業甚至達到30%。
待遇提高,但快遞行業面臨職業經理人稀缺,一線人員缺乏專業培訓等問題,導致整體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暴力快遞事件層出不窮。
根據國家郵政局數據,全國消費者對快遞公司的申訴中,涉及快遞業務問題占到有效申訴量的96.4%,申訴主要集中在快件延誤、快件丟失及短少、服務態度差、快件損毀等方面。
土地價格更像脫韁的野馬一路狂飆,讓廣大民營快遞企業叫苦不迭。
在激烈的民營快遞公司競爭之下,國有企業不得不被迫降價守護市場。為了沖刺上市,縮短與申通、圓通等公司的差距,降價是行業一哥保住頭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去年十月,國有快遞巨頭中國郵政EMS打破了堅持多年的價格堅冰,在北京、廣東等地,將普通快件產品降價近四成。而電商快件方面,經濟型快遞“e郵寶”在部分地區推出“一公斤以內每票8元”的降價活動,相比之前20元的價格降幅明顯,收費標準基本與“四通一達”持平。
中國郵政此舉引發行業震動,諸多業內人士認為,這將激化行業惡性的價格戰,不利于向服務競爭轉型。
“設立郵政普遍服務基金應該充分考慮行業現狀和企業承受能力,我認為,中國郵政應該開放郵政普遍服務市場,讓民營快遞企業進入,共享郵政網絡資源,這也有利于減少國家虧損。”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對21世紀網表示。
特許加盟制:民營快遞的“野蠻”之源
昨日蜜糖,今日砒霜。帶有中國特色的快遞特許加盟制,是產業繁榮的推手,也是價格惡戰的誘因。
我國民營快遞業誕生于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后(1992年),當時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加盟模式對擴大國際、城際和同城市場,鋪設全國網點,吸引人才,拉升業績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時隔二十年,加盟制快遞企業已經不能適應產業一體化、集約化、自動化、國際化的發展思路。所以我國的快遞業要從加盟向直營模式轉型,與國際接軌,我認為這一轉型大約要經歷五到十年時間。”徐勇表示。
直營型快遞公司的管理自上而下,全權把控所有網絡節點,如EMS、順豐和宅急送,而加盟型快遞企業控制主要地區的轉運、集散中心,其余交由地區加盟商負責,“四通一達”均為加盟型模式。
“加盟模式固然有成本和網絡的優點,但其缺點也不容忽視。管理混亂,各自為政。撇開人員雜、質量差等服務漏洞不談,各地分公司甚至還挪用代收貨款,與總公司扯皮拒付。各種亂象,不一而足。從郵政局公布的申訴量來看,2年間放大了14倍。”廣發證券(14.87,-0.34,-2.24%)首席分析師楊志清表示。
根據全國主要快遞企業全年投訴量排名,投訴量前8中有7家加盟,1家直營;投訴量后8位里,7家屬于直營,1家屬于加盟。直營快遞企業的投訴量顯著低于加盟型快遞企業。
投訴主要集中于快件延誤和丟件、損毀、投遞等服務問題,楊志清分析,主要原因行業整體運能不足、運力分布不均以及快遞加盟企業管理松散、服務混亂、從業人員素質較低等原因。
去年年初,知名民營快遞企業星辰急便瞬間倒閉,這家由快遞業大佬陳平一手打造的企業曾被寄予厚望,但三年中公司進行粗放式加盟擴張,缺乏風險管控,甚至對加盟商沒有基本的培訓,只要交上加盟費和管理費就能獲得加盟資格,以上種種成為陳平失敗的致命因素。
“快遞企業從加盟轉直營可通過股份制改革、收購等方式,但是在轉型的過程中會面臨資金緊張、職業經理人緊缺和觀念僵化等問題。”徐勇對21世紀網表示。
如今,匯通、中通、圓通、韻達都在進行加盟轉直營,但改革阻力重重。圓通提出加盟商變成職業經理人,不持有圓通股份,這讓幾個網點的加盟商,部分加盟商提出放棄站點運營權就要價50萬元,并引發“停工”風波。
徐勇談到,因加盟模式的特殊性、復雜性和轉型的艱難性,國家在監管層面也面臨挑戰,如何把握扶持和監管的度很重要。
“目前出臺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中,量化的指標較少,對延誤、丟失、損毀快件的處罰沒有明確規定,若發生糾紛,法律上只能依據《合同法》,成本高、耗時長,對快遞企業也有失公平。”
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監管應該有系統的目標,重點監管快遞服務質量,量化處罰標準,促進加盟型快遞企業由價格競爭向服務競爭轉型。(戰瑞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