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昊
作為國內最大的煤炭企業,神華集團加快了參與鐵路建設的步伐。
9月7日,中國神華母公司神華集團發行2012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發行金額為100億元,期限5年。聯系到此前其投資鐵路的舉措,有分析認為,在煤炭資源范圍劃分完畢的形勢下,鐵路建設顯然成為煤炭企業下一個爭奪點。資源豐富
神華集團90%的煤炭都通過鐵路運輸。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6月份,神華集團自有鐵路運輸周轉量已達87億噸公里,同比增長7.8%。
公開資料顯示,神華集團擁有并經營朔黃鐵路、神朔鐵路、大準鐵路、包神鐵路、黃萬鐵路五條鐵路,總營運里程近1367公里。其中,神朔、朔黃鐵路是中國兩條主要的西煤東運鐵路大通道之一。
2011年,神華集團鐵路分部的營業收入達到229.26億元,同比增長7.6%;經營收益為100.08億元,同比上升3.9%。其中,鐵路分部為神華集團內部提供運輸服務產生的收入為201.81億元,同比增長6.1%,占鐵路分部營業收入的88%。神華集團表示,部分鐵路線還利用富余運力,為第三方提供運輸服務,獲得運輸收入。
作為公司一體化運營的重要組成部分,鐵路是神華集團實現大銷售、大物流戰略的重要保障。這也是神華集團投資鐵路的一個重要因素。“神華在發展初期有比較明顯的話語權,隨著國家在鐵路建設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其話語權開始減弱。”一位業內人士稱。政策松綁
據鐵道部日前發布的《2012年1~7月全國鐵路主要指標完成情況》顯示,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257.14億元,同比下降30%;其中基本建設投資1884.43億元,同比下降33.5%。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說:“按照《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要達到12萬公里,這期間要保證每年修建3000公里,投資6000億元,要是沒這樣的力度,難以實現目標。”
去年以來,鐵路項目面臨停工潮和資金危機,銀行貸款對鐵路日益收緊,鐵道部不得不尋求其他融資方式。
2012年5月,鐵道部發布《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鐵路的實施意見》,此舉給神華集團等大型煤炭企業帶來市場擴張的機會。積極布局
7月17日,神華集團與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簽署《關于神華集團投資內蒙古鐵路建設會談紀要》。雙方商定,神華集團將新增資金100億元,參與建設內蒙古大準-集通鐵路的聯絡線、阿榮旗-莫旗、海拉爾-拉布大林-黑山頭等共6條鐵路線建設。
神華集團董事長張喜武稱,計劃到2015年將目前長1600公里的煤運鐵路網增加到3170公里。
8月,中煤能源和內蒙古最大的民營煤炭企業、伊泰集團旗下伊泰煤炭公布,與鐵道部和多家公司成立合營企業——蒙西華中鐵路公司,中國神華也位列其中。據了解,這條運煤專線起于內蒙古浩勒報吉,經山西運城進入河南三門峽等市,并經過湖北襄陽市、湖南岳陽市后止于江西吉安市,全長約1860公里,總投資高達1598億元。該項目是北煤南運新的國家戰略運輸通道。
匯豐銀行一份報告稱該項目為“鐵路發展籌資的新方向”。
自“十五”末出臺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參與鐵路建設經營政策以來,迄今非公經濟投資鐵路鮮有成功案例。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吳亞平撰文指出:民間資本參與投資鐵路項目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不盡相同,但都與鐵道部門壟斷經營、政企不分的體制環境有關。
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秘書長趙家廉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鐵道部讓神華集團巨額資金進入,在一定程度上釋放了鐵道部改革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