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對“優先采購”政策的反思

2012-9-19 8:4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張邦松
    為 “扶持中小企業”,武漢市政府近期通過了一項 “優先采購”政策。該政策提出,政府采購項目年度預算總額30%以上的份額,專門面向本市中小企業采購。另外,在政府采購評審中,對本市中小企業產品可視不同行業情況給予8%~10%的價格扣除。據悉,這是武漢市政府相關部門對本地企業進行調研,發現工業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普遍比較困難后,提出的應對之策。武漢的做法并非個案,在經濟形勢還不樂觀的情況下,國內多個省份已紛紛出臺政策,鼓勵購買本省產品,扶持本省企業。
    扶持本地企業,促進地方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原本是地方政府的份內之事,這似乎也為各地爭先恐后的 “護短”行為找到合理的外衣。自家孩子自家愛,多給個仨瓜倆棗的,貌似天經地義的事,愛護自己治下的企業何錯之有?但細細品來,這種所謂的 “愛護”卻有頗多可疑之處。不客氣地說,很多地方政府與其說愛護中小企業,不如說更多的是愛他們自己,只是這兩種 “愛”被他們有意無意地混為一談了。
    這些政策出臺的另一個背景是,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和保持經濟 “穩增長”的政績要求之間,形成了一道夾縫,地方政府身在其中如坐針氈。眾所周知,在對中國地方政府和官員的考核體系里,經濟數據依然是最重要的一個參照系。我們也知道,一直以來,無論從稅收政策、融資環境還是市場準入等方面,中小企業都是不受待見的群體。因此我們有理由推測,地方政府對于中小企業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愛心,其原動力更大程度上或許只是為了獲得一個漂亮的經濟數據。
    此 “愛”非彼 “愛”。且不說這是否符合國家關于政府采購和市場競爭的相關指導精神,這種自私意味濃厚的 “護短”政策,能否真正帶來積極的效果,仍然值得懷疑。首先,盡管地方政府采用行政手段限定消費者和企業購買本地產品和服務,乃至于 “以身作則”進行傾向性的政府采購,但這種政策很難惠及全面,能享受到陽光雨露的企業比較有限;其次,這種政策并不能給中小企業的競爭力帶來根本性的改變,對其可持續發展無益;最后,如果對中小企業的關愛只是來自保持經濟數據的需要,一旦這種需要不再存在,扶持的動力也會隨即消失,這些企業可能會恢復原來的困難局面。
    與此同時,盡管面臨重重困難,地方政府仍要站在全國一盤棋的高度去處理經濟問題,地方保護主義破壞了全國統一市場,阻礙了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使區域之間的合作更加苦難,這對于市場經濟的破壞已經無需重復證明。大河有水小河滿的大道理誰都知道,但到了執行層面卻總是困難重重,地方政府應該對此有所反思。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