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警惕政府采購中的地方保護

2012-9-19 8:4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張穎川
    “廣州市公務用小轎車、商務車及越野車須購置本市自主品牌的9款車型,最高限價26萬元。”“當年淘汰更新或新增購置1輛小轎車的單位,指定選購廣汽‘傳祺’轎車。”“當年淘汰更新或新增購置小轎車2輛以上的單位,選購廣汽‘傳祺’轎車比例不得少于60%。”
    日前,廣州市財政局網站發布《市屬行政事業單位公務用車預算編制及購置工作有關說明》,要求政府公車采購須本地自主品牌。消息甫出,即引起了業界的廣泛質疑。那么,廣州市的做法究竟是否合理、合法?對于政府陽光采購將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既不合法也不合理“這樣的行為明顯有違背《政府采購法》的嫌疑。”國家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員、國際關系學院公共市場與政府采購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呂漢陽對廣州市政府部門的上述行為從法律角度做出了界定。
    依據《政府采購法》第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采用任何方式,阻撓和限制供應商自由進入本地區和本行業的政府采購市場”;另外,“競爭性原則”是政府采購的一項主要原則。《政府采購法》規定,“政府采購應當遵循公開透明原則、公平競爭原則、公正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很顯然,廣州市的做法觸犯了《政府采購法》的相關規定。
    據記者了解,廣州市的相關做法還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和《招標投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經營者正當的經營活動;《招標投標法》則規定招標投標活動不受地區或者部門的限制。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法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區、本系統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參加投標,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標投標活動。
    另外,《反壟斷法》也明確規定:行政機關不得濫用行政權力,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經營者參加本地的招標投標活動;行政機關不得限定或者變相限定單位購買、使用其指定的經營者提供的商品;行政機關不得濫用行政權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競爭內容的規定。
    “廣州市政府直接規定政府采購買哪些車、按什么比例買車,都是行政壟斷的表現,這嚴重侵害到了其他市場競爭者的權益。”呂漢陽對記者說。
    一位業內專家則認為,廣州市財政局的相關規定很不合理,地方保護主義色彩比較濃厚。
    盡管《政府采購法》規定了“國貨原則”,政府采購原則上“應當采購本國貨物、工程和服務”。這一方面是出于保護民族品牌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對一些政府機構熱衷于“只買貴的,不買對的”、過于偏愛國際名牌產品的有力糾偏。不過,在上述業內專家看來,“優先采購國貨”不可與“優先采購本地貨”相提并論,不能把“優先采購國貨”異化為“優先采購本地貨”。“如果說優先采購國貨維護的是國家利益,那么優先采購本地貨,卻在維護本地利益的同時損害其他地方的利益,并最終損害國家經濟的長遠發展和民眾的利益。”
    汽車評論員張志勇也認為,地方政府出臺的保護自主品牌的政策是值得肯定的,有利于民族企業實現更快地發展,與以前那種放任自主品牌在市場中去競爭的做法相比,是一種進步。但是,如果地方政府只是保護本地的自主車企,就有點狹隘了,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如果每個城市都采取這樣的措施,那么自主品牌將會局限在一個單一的市場,從而失去市場競爭的環境。
    另外,地方政府采購過于偏愛本地企業,也很容易催生批量采購腐敗。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連弟即對此表示,對經濟發展來說,這樣做,在一個區域是在做經濟發展上的加法,但是從全國的層面上來講,卻是在做經濟發展上的減法。雖然《政府采購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采用任何方式,阻撓和限制供應商自由進入本地區和本行業的政府采購市場”,但是這樣的規定在地方保護主義面前卻是蒼白的。甚至有的機關在政府采購活動中,把標的以遠遠高于市場的價格賣給下屬公司,這樣左手倒右手的游戲其實都和地方保護主義有關。“可以說,地方保護主義是政府采購腐敗頻發的根源,如果這方面的問題得不到解決,任何其他的防范采購腐敗的方法都是治標的措施,而不能從根本上鏟除滋生政府采購腐敗的土壤。”連弟說。嚴格依法辦事
    其實,廣州市財政局規定政府公車采購須本地自主品牌的做法并非個例。
    比如吉林省扶持客戶優先購買一汽汽車,促進一汽汽車銷售;武漢市政府通過的一系列“穩增長”措施,其中包括“政府采購項目年度預算總額30%以上的份額,將專門面向本市中小企業采購”;天津出臺30條措施促經濟發展,包括“安排9000萬元,支持優勢企業發展。主要是支持本地建設項目采購本市生產的鋼材,按照采購數量每噸給予生產企業100元的補貼”;《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意見>》第10條要求:“政府招標采購時,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省內產品。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控股企業公務接待一律使用省內產品。”等等。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政府采購地方保護主義之所以頻頻抬頭,原因眾多。
    一方面,地方利益訴求是政府采購存在地方保護的一個關鍵因素。目前,地方政府作為獨立的經濟利益主體,在不斷地擴張。這一變化使地方保護得到強化。在地方政府確保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的大背景之下,大規模的地方政府投資,大規模的招商引資,相當一部分屬于政府采購的范疇,這也為地方政府出臺這樣那樣的保護政策提供了契機和空間。
    另一方面,經濟體制上的跛足也是政府采購出現地方保護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經濟落后地區的地方政府由于本地企業經濟效益差、競爭力低下而不得不采用行政壟斷手段庇護本地企業不受競爭沖擊。這種做法表面上使得企業在行政壟斷庇護下得以維持一定的經濟利潤,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乃至政府官員的政績都得到保證或維護,實質上卻阻礙了正常的市場競爭,破壞了市場經濟秩序,不利于民族品牌以及當地經濟的長遠發展。
    而在呂漢陽看來,目前國內沒有形成全國統一、開放、透明的采購市場,是我國政府采購違法事件頻出、地方保護盛行的最主要原因。
    據呂漢陽介紹,我國從1995年開始實施政府采購制度改革,2002年頒布《政府采購法》,2003年正式實施。十年來,可以說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與以往相比市場較為規范,采購較為公平、開放,并加入了國際政府采購市場。“不過,由于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時間相對較短,公平、開放的理念還沒有深入人心,在政府采購實際操作中,依然還存在大量的違規行為,如信息公開程度不高、程序不正規、采購方式不合理等,這給政府采購的地方保護滋生提供了土壤。”呂漢陽說。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防范地方保護在政府采購領域的蔓延?
    呂漢陽及上述業內人士向記者表達了一個共同的觀點,那就是相關部門應該嚴格依法辦事。
    作為招標采購的機構,需要嚴格按《政府采購法》及《招標投標法》的有關規定,在對外公開的招標文件中明確規定和說明采購項目的評標標準及評標方法,而專家評委在具體的標書評審過程中,也必須要嚴格按招標文件中公示和規定的評標標準進行評標。
    作為監管機構,對政府采購地方保護行為,更須嚴厲追究操作人員的法紀責任。只要是地方保護行為,無論是當地政府實施的,還是有關機構默許的;無論是執法機構,還是采購代理機構等,監管部門都一律要以法律為準繩,嚴肅清理整頓采購市場秩序,嚴厲打擊各種違規行為,而相關機構的責任人員也必須要負擔起相應的違法責任。“對于政府采購來說,這種限定本地企業、本地產品的地方保護主義行為無疑是弊大于利,危害深遠。而要想根除這種違規行為,歸根到底,還得依靠法律,依法辦事、嚴格執法,用法律的手段來解決問題。”呂漢陽強調。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