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穩增長政策小額加碼 出口信保加碼300億美元
2012-9-17 6:29:00 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連續兩個月的外貿低增長后,決策層終于公布了穩定外貿增長的系列措施,但政策的力度遠遠遜色于此前傳言的方案。
9月1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確定了加快出口退稅進度、融資、出口信保、貿易便利化等八項支持政策。
外貿系統人士透露,這一攬子刺激政策較此前商務部上報的建議方案明顯縮水,商務部匯總各進出口商會的意見,原本期望能大范圍上調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尤其是部分涉及保就業的勞動密集型產品。
但決策層最終敲定的方案只明確表示將加快出口退稅進度,確保準確及時退稅。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人士9月12日透露,今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的額度已經明確從年初2400億美元的規模加碼至2700億,新增的300億額度已經在內部分解。此外,根據國務院高層的批示,金融危機時曾經出臺過的“421成套設備專項計劃”(為大型成套設備出口融資提供保險專項資金)不僅常態化運作,今年只要通過風險審查的項目都盡量安排保險資金,不設上限額度。
出口退稅未見調整
海關總署數日前公布的8月貿易數據顯示,中國進出口減速甚至下降的狀況仍然未見改善。8月份,中國出口同比增長了2.7%,進口下降了2.6%。經季節調整后,8月進出口總值已經出現下降,降幅為0.5%。今年春交會前分管外貿的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華東七省市的外貿形勢座談會上立下軍令狀,希望各省力保全國10%外貿增速目標的實現,以保全年GDP的增速目標。但1-8月,中國的外貿增速僅為6.2%。
7、8、9、10幾個月份被視為中國傳統的出貨高峰期,這一時期的外貿增長決定了全年增速大局。而中國此次的貿易減速卻正是發生在7、8月份。
上述外貿系統人士透露,8月前兩旬貿易旬報數據出來后,商務部已經組織各方研究刺激政策的具體方案,這些措施主要包括三個層次:大范圍上調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出口信用保險加碼15%,以及對人民幣匯率的建議。
坊間近期也傳出了制鞋、玩具、家具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將從當前的13%-15%上調至17%。
然而,最終出臺的方案中,出口退稅方面只是承諾將加快退稅進度,確保準確及時退稅。事實上,今年前幾個月出口退稅進程的加快可能是5、6月份出口反彈的重要原因,根據財政部的數據,4月份的出口退稅同比增長了近40%。
“退稅加快雖然能有效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但5、6月曇花一現的高增長已經透支了后續幾個月的出口能力。”上述受訪外貿人士說。他分析,出口退稅政策最終未調整,決策層可能有兩方面顧慮。其一,制造業低迷使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普遍減收,8月份中央財政出現年內首次負增長,下降了6.7%。據本報了解,商務部寄望推動出口商品的全額退稅,不再將出口退稅作為宏觀調控手段,而財政部指出,增值稅稅率為17%,但實際征收下來僅為12%-13%,因此當前的出口退稅率已達上限。
其二,進口的下降使得貿易順差壓力加大。8月份中國進口在持續減速后,終于出現了微幅下降。商務部原本寄望順差能夠在去年1551億美元的基礎上繼續削減,全年都維持在1000億美金略多一點的水平。“現在看來,順差規模可能超過1600億美元。”上述人士說。1-8月,中國貿易順差規模已經達到1206億美元。
出口信保加碼300億美元
國務院常委會議上公布的8項穩外貿措施中,信貸支持、貿易便利化等絕大部分政策從年初已經陸續兌現。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商務部就已經在醞釀穩出口的系列政策措施,但卻遲遲未見國務院常委會議討論此方案。當時還不糟糕的貿易數據使得決策層未料見外貿會在此后的出口旺季出現大幅減速。
據本報此前了解,出口信貸的支持明確了三個方向,信貸資金將向三類出口企業傾斜——有訂單的企業、有剛性外需的日用消費品出口商以及對新興經濟體出口的企業。
貿易便利化等問題也早被列入海關總署重點調研范疇,此前海關總署就曾大范圍地調研各口岸貿易便利化的情況,希望破解阻礙貿易便利的一些具體技術問題。
促進口方面,此次國務院常委會議再度提及要積極擴大進口,重點增加進口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以及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生活用品。今年春交會前促進口的政策框架已經在國務院常委會議上敲定,會重新界定奢侈品的范疇,但“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生活用品”也即是此前所謂“奢侈品”的關稅下調仍未見動靜。
此次穩外貿的系列措施中,實質性的支持措施應該是出口信保的加碼。消息人士說,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新增的300億額度是在溫家寶密集調研了數省的貿易形勢后確定的,溫家寶8月下旬就曾在廣東調研外貿。
2009年5月末,在中國出口跌入谷底時,國務院緊急出臺了穩定外需的六項措施,其中,安排840億美元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簡稱“840計劃”)這一刺激政策位居六項扶持措施之首。
該人士透露,今年的2700億短期出口信用保險額度投放主要有三個方向:一是傾向于非洲、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二是傾向于高新技術等重點扶持行業,“今年給船舶行業的額度就不少”;三是重點支持能夠輸出中國標準的、自主品牌出口的企業。
他說,上述三個傾向實際上是配合了中央整體外貿調結構的意圖。
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人士說,“421成套設備專項計劃”的常態化運作已經呼吁了數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受制于資金流限制諸多海外項目被迫延期,中國成套設備出口企業的訂單面臨危機。這一背景下,中國啟動的“421專項”為海外買家提供了2年、3年至10年以上不等的信貸支持,由此保全了部分大型成套設備的海外訂單。
該商會人士說,大型成套裝備與工程項目涵蓋電力、電信、冶金、石化、軌道交通等多個產業鏈條長、技術密集型行業,被認為是中國外貿結構調整的重要載體,而且這部分企業手中一般都握有充足訂單。
前述消息人士透露,由于顧慮到今年外貿“保十”的難度,國務院高層在近期一場調研會上明確要求相關部委要盡可能滿足批復了的成套設備融資需求,今年暫不設置保額上限,而且要求受理的單位每筆支持資金要給出明確的時間表,確保此項計劃的效率。由于資金沒有及時到位,金融危機時的“421專項計劃”一直拖延到去年才全額完成。
資料鏈接:國務院確定8項促外貿政策
1.加快出口退稅進度,確保準確及時退稅。
2.擴大融資規模,降低融資成本,支持商業銀行努力擴大對小微企業的貿易融資,增加對符合條件出口企業的貸款。
3.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規模和覆蓋面,特別注意發展對小微企業的信用保險。擴大短期險業務,支持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認真落實大型成套設備出口融資保險專項安排。
4.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簡化審批手續,提高通關效率,降低通關成本。在保障有效監管的前提下,將屬地申報、口岸驗放的適用范圍放寬至部分B類企業。進一步調減法定檢驗檢疫目錄。免收2012年四季度所有法定檢驗檢疫物出入境檢驗檢疫費,2013年起執行降低后的檢驗檢疫收費標準。
5.妥善應對貿易摩擦,維護我出口企業合法權益。
6.積極擴大進口,重點增加進口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以及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生活用品,支持企業技術改造,促進貿易平衡。
7.優化外貿國際市場布局,支持企業開拓非洲、拉美、東南亞、中東歐等新興市場。
8.優化外貿國內區域布局,擴大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推動邊境省區發展對周邊國家的經貿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