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將構筑“兩帶六區”海洋產業空間格局
2012-8-24 7:0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日前召開的全省實施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發展規劃工作會議上,省委、省政府組織制定編寫的《關于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努力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以及發展海洋經濟的5個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終于“問世”。
記者統計發現,全省海洋經濟生產總值超1.1萬億元的初步發展目標在5個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中有了明確的分解,而珠海單列的投資項目有14個,總投資達1194.6億元。由 此,珠海海洋經濟也迎來了新機遇。
“發展海洋經濟,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們推進‘藍色珠海、科學崛起’的重要戰略支撐。”市委副書記、市長何寧卡透露,珠海將以“科學發展走新路、‘十二五’崛起看珠海”為總攬,構筑“兩帶六區”海洋產業空間格局,到2015年實現海洋產業總產值1000億元、增加值500億元。
◎解釋
“兩帶六區”海洋產業格局
兩大海洋產業集聚帶為:以磨刀門出海口為界,將珠海劃分為除海島群外的東西兩大海洋岸帶,打造東部沿海旅游、信息及高新技術產業、漁業產業集聚帶;西部以高欄港區為龍頭的臨港工業、航空產業、物流業及旅游業集聚帶。將全市海島劃為城區沿海島群(含橫琴、淇澳等)、高欄島群(含高欄、荷包等)、桂山島群(桂山、大蜘洲等)、萬山群島(大小萬山、東澳、黃茅等)、外伶仃島群島(外伶仃島、三門列島等)、擔桿群島(擔桿列島、佳蓬列島)六大片區,依托各自的優勢資源和錯位發展。
據介紹,珠海將加快橫琴新區建設,重點建設高欄港臨海先進制造業基地、三灶航空產業基地,推進萬山群島休閑度假區建設,搶抓珠海經濟發展的制高點和主導權,以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為核心,以構建粵港澳海洋經濟圈為手段,打造海洋經濟強市,到2015年實現海洋產業總產值1000億元、增加值500億元。
市海洋農漁和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順利實現珠海海洋經濟2015年的“五區戰略”,珠海力圖抓規劃、抓布局、抓合作、抓生態、抓整合,引領珠海搶搭“藍色經濟快船”。
◎解讀
千億資金投向海洋經濟
記者觀察發現,5個實施方案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均突出了重大工程建設的帶動作用。據了解,5個實施方案共提出177個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超過1萬億元,主要以企業投資和社會資金為主。
記者粗略統計,《廣東省發展臨海工業實施方案》中提出的項目投資額占到七成以上居首位,其中單列的珠海投資項目有6項,總投資達731.3億元。《廣東省發展濱海旅游業實施方案》提出的項目投資額占比將達一成以上居次席,其中單列的珠海投資項目有6項,總投資達461億元。《廣東省海洋生態保護實施方案》、《廣東省發展海洋新興產業及海洋科技實施方案》中,單列的珠海投資項目各1項,總投資2.3億元。
此外,在一些其他項目中,珠海也有份參與,如珠海、湛江海上風電項目,總投資為73億元,至2015年完成投資。
◎動向
“珠海元素”成海洋強省重要力量
記者了解到,剛剛出臺的《決定》納入了眾多珠海元素,對珠海開發利用海洋提出深入要求,而橫琴和高欄港成為全省海洋經濟的“熱點”。這些利好政策表明,珠海海洋經濟成為廣東打造海洋強省的重要力量。
《決定》提出,加快建設中海油珠海深水設施制造基地,建立國際一流的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綜合性服務體系。新能源的開發也被列為重點,支持萬山群島等地發展海上風電,在萬山群島等地建立波浪能試驗基地和海島海洋能獨立電力系統示范工程。推進建設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支持萬山群島等地開展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示范試點工作。
《決定》要求,努力抓好“六灣區一半島”區域發展,珠江三角洲海洋經濟優化發展區加快推進珠海橫琴等重點區域建設,加快高欄港等現代海洋產業集聚區和臨海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以南沙、前海、橫琴為重點,培育發展海洋信息、航運交易、金融保險等現代海洋服務業,且充分利用粵港澳現有合作政策,加大三地與港澳地區的海洋開發合作力度。
◎建議
善用特區立法打造海釣品牌
在“藍色珠海,科學崛起”的背景下,如何做強海洋經濟已經在珠海引發持續的關注和討論。日前,民盟珠海市委員會在2012珠海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代表人士暑期座談會上建議,珠海可設海洋恢復發展專項資金,重點加強自然魚礁及人工魚礁的保護和管理,扶持“海洋放牧式增養殖”方式項目和適合本海區的底播養殖項目。
同時,善用特區立法權,為游艇、垂釣船的進入特別是港澳游艇、國際商船、油輪等建立新的管理方式。建議從萬山區劃定海域優先開展海上垂釣試點工作,創新建立摩托艇或海釣艇準入機制,條件成熟可在整個萬山區海域全面推開。另外,珠海每年還可舉辦全國海釣錦標賽,帶動海島旅游和海釣產業的發展。
民盟珠海市委員會建議,珠海實行海洋行政管理“大部制”體制,把全市安全生產監督、海事、邊防、漁政、海上派出所等政府職能部門進行組合,通過一整套完整、嚴格、科學的程序,明確海洋行政管理體制。
針對港珠澳三地的海洋開發,民盟珠海市委員會建議,珠海可考慮組建一個非官方性質的珠港澳海洋合作協調委員會,主要制定中長期珠港澳海洋合作整體規劃,組織與協調跨區大型研究與開發的合作項目,三地在發展關系到雙方海洋產業的關鍵性技術方面加強合作,并給予政策性的傾斜和鼓勵。
(本文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