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配”成快遞公司新服務內容和收入來源
2012-8-18 14:5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張琦
今年“六一”兒童節,劉小姐去商場的阿迪達斯柜臺買了一身童裝,打算送給好朋友的小孩。結賬時,她跟老公小聲念叨著,這兩天實在太忙了,得抽時間趕緊把童裝給朋友送過去。說話的功夫,銷售人員遞過來一張宅急送的快遞運單。這名銷售人員說,他們可以將這身新衣服免費幫她快遞給朋友。“商場還能提供這項服務,簡直太讓我意外了。”
這還不是最酷的。在這間大型百貨商城,如果你中意的那雙白色平底系帶涼鞋正好沒有37碼,別著急,柜臺銷售人員給她最熟悉的快遞業務員打個電話,最多等上20分鐘,鞋子立馬可以從幾公里以外的商場調貨過來。
而王女士最近一次親身體驗是,她購買了一份電話車險。然后,等著保險公司的人上門送保單。不過,她等來的不是保險公司的業務員,而是快遞公司的業務員。這家快遞公司負責Ann投保的保險公司在南開區所有保單的配送業務。給Ann配送保單的業務人員說,每配送一張保單,可以得到6元錢的回報。要知道,一名快遞公司的業務員,派送一票自有貨物,最多所得也不會超過1.5元。
這兩年,隨著銷售模式的轉變,購買電話車險以及網上投保的用戶越來越多。在我們身邊,保險業務員越來越鮮見。這時,保單的派送就成了一個大問題。“我們現在確實在為一些大型保險公司提供保單派送服務。”某大型快遞公司天津地區業務負責人曾先生稱。保險公司將派送保單業務“外包”給快遞公司,可以大大節省人力成本。業內人士表示,這類業務通常都是一些中小型快遞企業進行“區域承包”,只需要完成派送業務即可,沒有收件壓力,易于管理。而且,業務“外包”的流程也并不復雜。具體來說,保險公司會通過呼叫中心將客戶的投保信息傳至快遞公司,然后由快遞公司負責將保單遞送至投保人手中。不過,相比普通的商業快件,對于快遞公司來說,這類業務的投入并不小。“因為不是標準快遞,一張保單的配送時間至少是普通商業快件的3倍。”曾先生表示,客戶需要有閱讀保單和簽字的時間。
據了解,近1、2年,越來越多的企業客戶對民營快遞公司開始有“增值服務”需求,而不僅僅限于收、派商業快件的往來。皮爾·卡丹天津地區的銷售經理碁榮建現在每個月都要給客戶寄出數套西裝。“快遞企業為我們專門定制了特殊的包裝盒(大概兩個最大號比薩餅的包裝盒大小)。如果異地客戶購買的西裝需要修改尺寸,我們在工廠改好后會將西裝免費快遞給客戶。換做前兩年,西裝根本不可能郵寄,寄到客戶手里,該擰成麻花了。”
業內人士表示,以“四通一達”為代表的民營快遞絕大多數的業務量都來自于網絡購物,可以說網上購物的浪潮催生了快遞行業的繁華。但是,由于快遞業長期難以走出低價競爭怪圈,加之面臨電商大促帶來的“快遞變慢遞”、“暴倉”等一系列問題,快遞企業也面臨著空前的生存壓力。
眼下,種種跡象表明,依托電子商務基因迅速成長的快遞服務商,正在試圖擺脫電子商務的“烙印”。“總體來說,對于我們這樣的快遞企業來說,目前仍以網購件為主營業務。但是,我們已經將業務開發重點轉向更多的服務領域,而不僅僅是電子商務平臺。”某大型快遞企業華北區負責人尹先生告訴記者。而民營快遞老大順豐今年干脆直接開起了“順豐”便利店,店內除了可提供日常快件收寄外,還經營便利店日常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