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共有19個國家對我國啟動42起貿易救濟調查
2012-8-11 8:41:00 來源:中國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統計,2012年上半年,共有19個國家(地區)對華啟動42起貿易救濟調查,比2011年上半年(簡稱“同比”,下同)增加10起譹,增幅為31.3%。其中,反傾銷27起,同比增加6起;反補貼5起,同比增加2起;涉華保障措施8起,與2011年同期持平;特別保障措施2起,同比增加2起。這42起貿易救濟調查共涉及化工、機械、冶金、紡織等8個行業。
冶金:新立案數同比增長225%,板材和管材是主要調查對象
上半年,國外對華冶金產品啟動13起貿易救濟調查,列各行業之首,同比增加9起,增幅達225.0%。其中,反傾銷8起,反補貼和涉華保障措施各2起,特別保障措施1起。
國外對華冶金產品的13起貿易救濟調查由8個國家(地區)發起。其中,巴西5起,占國外對華冶金產品貿易救濟調查數的38.5%;其次是加拿大,為2起,占比15.4%;歐盟、土耳其、印度、印尼、約旦和中國臺灣各1起。
在國外對華冶金產品啟動的13起貿易救濟調查中,6起涉及板材,涉案產品分別為普通冷軋產品、平軋奧氏體板材、平軋硅鋼、平軋鋼板、有機涂層鋼板、300系列不銹鋼熱軋板材;6起涉及管材,涉案產品分別為奧氏體不銹鋼圓形焊管、焊縫管、鋼管樁產品、無縫碳鋼管、成品油管和套管;1起涉及型材,涉案產品為鐵和鋼制的條、桿。
化工:新立案數同比增長11.1%,化工原料是調查重點
上半年,國外對華化工產品啟動10起貿易救濟調查,列居第二,比2011年同期增加1起,增幅為11.1%。其中,反傾銷8起,涉華保障措施2起。
國外對華化工產品的10起反傾銷調查由8個國家發起,分別是埃及、巴西、哥倫比亞、美國、印度、烏克蘭、阿根廷和澳大利亞,除阿根廷和印度均發起2起外,其余國家各1起。
在國外對華化工產品啟動的10起反傾銷調查中,5起涉及基本化工原料,分別是檸檬酸、草甘膦制劑、聚酯切片、鄰苯二甲酸二辛酯、聚丙烯、高氯酸鈉;3起涉及橡膠制品,具體為硫化橡膠傳送帶、卡客車用輪胎、摩托車輪胎;1起涉及食品添加劑,產品為黃原膠。
輕工:新立案數同比增長66.7%,自行車首次遭遇反補貼調查
上半年,國外對華輕工產品啟動的貿易救濟調查數共5起,與機械并列第三,同比增加2起,增幅為66.7%。其中,反傾銷3起,反補貼和涉華保障措施各1起。
國外對華輕工產品的5起貿易救濟調查由4個國家(地區)啟動,分別是歐盟、墨西哥、巴西和歐亞經濟委員會譺。其中,除歐盟2起外,其余國家(地區)各1起。
在國外對華輕工產品啟動的5起貿易救濟調查中,2起涉及家居用品,具體為陶瓷餐具和廚房用具、生鐵浴缸,調查形式均為反傾銷;1起涉及兒童用品,為兒童自行車,調查形式為反傾銷;1起涉及酒類產品,為紅酒,調查形式為保障措施;1起涉及自行車,調查形式是反補貼。
機械:新立案數與2011年同期持平,調查范圍在新興產業內繼續擴大
上半年,國外對華機械產品共啟動5起貿易救濟調查,與輕工并列第三,與2011年同期持平。其中,反傾銷3起,反補貼和特別保障措施各1起。
國外對華機械產品的5起貿易救濟調查分別由美國、歐盟和印度發起。其中,美國和印度各2起,歐盟1起。
在國外對華機械產品的5起貿易救濟調查中,涉及通用機械的2起,涉案產品為應用級風電塔;電工機械2起,產品包括陶瓷或玻璃制電絕緣體、電絕緣體;基礎件1起,產品為可鍛鑄鐵螺紋管和接頭。
近年來,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地區)相繼對我國新興產業提起貿易救濟調查。繼2011年我國光伏電池遭遇美國雙反調查之后,2012年,美國再次對我國風電設備啟動雙反調查。因此,我國新興產業在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同時,更應及時防范和應對國外貿易摩擦。
紡織:新立案數與2011年同期持平,保障措施是唯一調查形式
上半年,國外對華紡織品啟動3起貿易救濟調查,列居第四位,與2011年同期持平,這3起涉及紡織品的調查形式均為保障措施。
3起涉華紡織品保障措施調查分別由土耳其和印尼發起。其中,土耳其2起,印尼1起。3起紡織品的涉案產品分別為服裝及其配飾、織物、遮陽和合成纖維遮陽篷。
金屬制品:新立案數同比下降50%,“雙反”是主要調查形式
上半年,國外對華金屬制品啟動2起貿易救濟調查,與造紙、農產品并列第五,同比減少2起,降幅為50%。其中,反傾銷和反補貼各1起,即美國對華拉制不銹鋼水槽的雙反調查。
截至目前,我國金屬制品共遭遇9起雙反調查。其中,不銹鋼水槽已遭遇南非、加拿大和美國3個國家啟動的雙反調查,成為國外對華金屬制品雙反調查中遭遇調查數最多的產品;其次是鋼格板,已遭遇美國和加拿大啟動的雙反調查。
造紙:反傾銷是主要調查形式,銅版紙為美歐調查重點
上半年,國外對華紙張產品啟動2起貿易救濟調查,與金屬制品、農產品并列第五,同比增加2起。這2起均為反傾銷調查,產品分別為單面涂層紙板、銅版紙,發起國分別為巴基斯坦和美國。
截至目前,我國紙張產品已遭遇了5起雙反調查。其中,銅版紙遭遇的雙反調查最多,共3起,發起國分別是美國(2起)和歐盟(1起)。
譹在本文中,2011年,俄白哈關稅同盟啟動的貿易救濟調查不再按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3個國家分別計入,而是按照俄白哈關稅同盟以地區單獨計入統計數據。
譺歐亞經濟委員會成立于2012年1月1日,是負責協調歐亞一體化進程(俄白哈關稅同盟、統一經濟空間)的超國家機構,自2012年7月1日起將完全取代關稅同盟委員會。該委員會由理事會和聯席會議組成。其中,理事會由俄白哈三國副總理組成,有權取消或研究聯席會議的任何決議,主席由三人按成員國國名俄文首字母順序輪流擔任;聯席會議是委員會的常設執行機構,人員編制約為800人,由來自俄白哈三國的代表組成。歐亞經濟委員會將作為聯合部門運作,有權獨立通過決議,并由各成員國政府強制執行。此前,關稅同盟委員會的決議也具有強制性,不過這種強制性是以該決議事先需要由各國政府商定為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