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下半年展望:鋼鐵產能過剩加劇 利潤仍難改善
2012-7-9 12:02:00 來源:鋼聯資訊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上半年,國內鋼鐵行業總體陷入低迷,主要還是受到國內經濟增速下滑,下游行業需求疲軟的影響,同時,鋼鐵產能過剩加劇、原料成本依舊處于高位、去庫存進程緩慢、出口形勢依然嚴峻等制約著鋼鐵行業健康穩步發展。由于去年四季度鋼廠大幅減產及春節后傳統旺季的到來,今年以來鋼材價格僅在2月中旬至4月上旬出現過小幅上漲,隨后再次掉頭向下,截至目前鋼價處于今年以來最低位。前5月份國內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僅為25.33億元,同比下降達94.26%,6月份盈利能力可能進一步下滑。
2012年上半年新增煉鐵產能3500萬噸
根據中鋼協的統計,2010年末我國煉鋼產能8億噸,2011年新投產煉鋼產能約8000萬噸,考慮到淘汰落后產能約3000萬噸,年末粗鋼產能達到8.5億噸左右。而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數據則顯示,截至2011年底,我國粗鋼產能已達9億噸左右。去年全年,我國粗鋼產量6.83億噸,國內鋼鐵產能嚴重過剩。
與此同時,國內鋼鐵產能還在進一步擴張。據鋼聯資訊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國內新上高爐27座,煉鐵產能合計新增3500萬噸左右,其中唐山地區就占到了11座。而今年前5月份,國內累計實現生鐵產量2.78億噸,同比僅增加703.6萬噸。
此外,目前在建高爐產能在1億噸左右,包括寶鋼湛江鋼鐵基地920萬噸煉鐵產能和武鋼防城港鋼鐵基地850萬噸煉鐵產能。如果再算上首鋼長鋼舊區改造500萬噸和規劃新區300萬噸鋼鐵,以及籌建中的鞍鋼寧德鋼鐵基地(建設年產鋼1200萬噸)、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年產鋼850萬噸),那么還將新增近3000萬噸的鋼鐵產能。根據Mysteel統計,2011年我國新上高爐63座,煉鐵產能合計新增8559萬噸。今年新增煉鐵產能規模依舊龐大,如果各大鋼廠不推遲高爐投產日期,預計仍舊在8000萬噸左右。
當然,為調整鋼鐵工業產品結構,加強節能減排,國家一直在推動鋼鐵業淘汰落后產能。今年,工信部計劃淘汰落后煉鐵產能1000萬噸、煉鋼產能780萬噸。不過,據鋼聯資訊不完全統計,國內已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下達2012年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累計淘汰落后煉鐵產能1959萬噸、煉鋼產能1376.8萬噸,均超過工信部下達的目標任務。上述15個地區包括了河北省、山西省、遼寧省、江蘇省、山東省、湖北省等產鋼大省。2011年全年,上述6省累計實現生鐵產量3.8億噸,占到全國總量的60%。預計今年淘汰落后煉鐵產能在 2000多萬噸,如此,預計今年實際新增煉鐵產能5000至6000萬噸。
鐵礦石價格高企擠壓鋼鐵行業利潤
國內鋼鐵產能過剩、鋼鐵產業集中度低、同質化產品競爭加劇,一方面難以使鋼廠在行業低迷的時候齊心減產,除非全行業出現大幅虧損,另一方面高位運行的粗鋼產量難以使鐵礦石價格出現實質性下跌,雖然國內鐵礦石對外依存度已從2009年的70%下降到60%,不過鐵礦石價格話語權依然薄弱。
據中鋼協統計,今年前2月,國內大中型鋼企虧損28.04億元,同比減少191.47億元。這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鋼鐵行業繼2008年第四季度之后再次出現全行業虧損。而在國內鋼材價格弱勢下行之際,正是由于國內鋼廠開始全面復產,使得鐵礦石價格反而出現回升。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12月,我國粗鋼日均產量168.26萬噸,而今年1月份回升到183萬噸,2月份突破190萬噸。
春節后傳統旺季的來臨使得國內鋼材價格“破冰迎春”,國內大中型鋼企也擺脫虧損,盈利逐步提升,但受制于高企的原料成本與勞動力成本,只實現了微利。3月份實現利潤17.7億元、4月份實現利潤21.84億元,1-4月份實現利潤11.5億元,同比下降331億元。
由于國內房地產、機械、船舶、家電、汽車、鐵路等下游用鋼行業均表現低迷,鋼材價格自4月中旬開始掉頭向下,截至目前依舊弱勢。1-5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2213 億元,增速比1-4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1-5月,全國造船完工量為225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0.1%。1-4月份家電行業增幅由去年同期的兩位數回落至個位數。前5月,鐵路基礎建設投資1054.8億元,同比下滑46.9億元。汽車行業在逐步回暖,不過處于低速增長階段,前5月產量800.03 萬輛,同比僅增長3.19%。2012年1-5月,全國工程機械行業產值同比增速由去年同期的26.95%下降至4.71%,行業整體現金流壓力較大。
同時,5月份大中型鋼企利潤再次下滑至13.83億元,前5月銷售利潤率僅有0.17,鋼廠迫于經營壓力,5月下旬再次開始減產,并降低鐵礦石庫存。在國內粗鋼增速放緩,國產礦和進口礦持續增長,以及進口礦港口庫存持續升高的情況下,鐵礦石出現階段性供大于求,導致了鐵礦石價格在5月份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數據顯示,1-5月國內累計實現粗鋼產量29626萬噸,同比增長2.2%。同期,進口鐵礦石30822萬噸,同比增加9%;國內累計鐵礦石產量47549.9萬噸,同比增長 18.8%。截至6月末,進口鐵礦石港口庫存達到9681萬噸,環比上升96萬噸,升幅為1%,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64萬噸,增幅為3.9%。
不過,據中鋼協統計,6月中旬預估全國日均粗鋼產量197.05萬噸,依舊徘徊在200萬噸附近。由于鋼鐵產能過剩嚴重,國內鋼廠沒有出現實質性減產,造成了6月份鋼價下跌而礦價上升的形勢。同時,國內鋼廠盈利能力不斷下降。據我的鋼鐵網監測,唐山地區Q235坯出廠價減去Q235坯成本價之后,7月初僅獲利10元/噸。而今年1月10日至2月24日期間,唐山地區Q235坯出廠價與Q235坯成本價之差一直為負,從側面印證了鋼鐵行業前2月出現了虧損。受高溫天氣及利潤下滑影響,預計7月份鋼廠將繼續減產,但是力度依舊不大,而鐵礦石價格的高企也將繼續使鋼鐵行業陷入微利的尷尬境地。
鋼材去庫存進程緩慢 出口形勢逐步好轉
今年上半年,下游需求的疲軟、鋼材價格的弱勢一直打擊貿易商的囤貨熱情,國內鋼材社會庫存居高不下,去庫存化進程緩慢。據“我的鋼鐵網”庫存調查統計,截止到2012年6月21日,全國26個主要市場鋼材社會庫存為 1542.7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高出111萬噸。雖然國內鋼材庫存連續十八周下降,但庫存降幅卻偏低,從今年高點到目前降幅僅18.8%,僅高于 2010年連續八周下降的降幅。而在上周(6月29日),全國鋼材社會庫存結束下降,全線回升。同時,據中鋼協數據顯示,6月中旬末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鋼材庫存1215萬噸,旬環比增加5.6%。鋼企和社會庫存的回升,進一步打擊鋼材市場信心,截至7月5日,myspic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報收146.6 點,較年初下降5.2%,達到今年以來最低點。
上半年,我國出口形勢逐步向好,前5月累計出口鋼材2204萬噸,同比增長10.1%。5月份出口鋼材523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9.26%,是2010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分出口地區來看,我國對美國、東南亞地區出口保持增長,對歐洲地區出口不斷下滑。今年1-4月份,我國對美國出口鋼材60.8萬噸,同比增長36%。同期,我國對泰國、越南、新加坡、印尼鋼材出口量同比分別增長了46%、 22%、42%和44%。不過,由于國際市場鋼材需求依舊低迷,經濟形勢復雜難測,預計下半年出口量與上半年持平。
在歐債危機背景下,歐洲整體經濟前景黯淡,歐洲央行于7月5日晚宣布降息0.25%。據市場研究機構Markit數據,6月歐元區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為45.1,處于2009年6月以來最低水平。區內制造業的收縮態勢已延續了11個月。歐央行行長德拉吉近日也表示,歐元區經濟仍在緩慢復蘇,但復蘇勢頭孱弱,未來經濟前景存在較大下行風險與不確定性。
截止今年5月份,美國的制造業已經連續34個月處于擴張區間,經濟逐步從底部走出。不過,6月份美國制造業出現收縮,新增需求大幅下滑。6月份ISM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49.7,低于5月份的53.5。同時,今年6月20日,美聯儲下調2012經濟增速預期,今年GDP將增長1.9%至2.4%,而4月份給出的預期是增長2.4%至2.9%。
從整個上半年來看,國內經濟增速的下滑,下游用鋼行業需求疲軟,使鋼鐵行業景氣度低迷,鋼材價格弱勢下行。不過,受鐵礦石階段性供大于求,成本下降影響,預計第二季度鋼鐵行業盈利情況好于第一季度。同時,今年以來,央行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近一個月內更是兩次降息,表明政府力圖穩定經濟增長,擴大內需。寬松的貨幣政策將減輕企業的融資成本,為下半年重點基建項目加快開工提供資金保障。而國家有關部門近期出臺新一輪的“家電新政”、“汽車新政”的實施,民間資本“開閘”等政策,也為低迷的市場起到提振作用。短期內,鋼材價格依舊處于筑底階段,預計第三季度國內鋼材市場會逐步向好,不過國內鋼鐵行業“高產能、高成本、高庫存、低效益”短期內難以扭轉,下半年鋼鐵行業可能依舊處于微利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