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加快推進浙江經濟國際化進程

2012-7-9 11:5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加快建設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的現代化浙江。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要“抓住世界經濟格局調整的新機遇,加快構建主動有為、層次多樣、內外聯動、布局合理的開放型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在國際經濟分工中的地位”。這是省委對推進浙江經濟國際化的最新號召。 
  加快推進國際化是建設現代化浙江的必由之路
  國際化是指在國際交往日益發展的情況下,世界各國相互影響,具有共性的先進的東西逐漸普及推廣成為通行標準的狀態或趨勢。是企業有意識的追逐國際市場的行為體現。它既包括產品國際流動,也包括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
  國際化是一個客觀的歷史進程,是當今世界一個大的發展趨勢。改革開放以來,浙江進出口規模逐步擴大,引進來和走出去的資本雙向流動格局基本形成,國際化領域逐步深入,人員往來日趨頻繁,國際化程度日益提高。
  浙江經濟之所以能夠長期持續快速發展,浙江發展模式之所以能夠享有如此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浙江通過在全球范圍內配置生產要素,國際化程度日益提高,國際競爭力日益提高。加快推進浙江經濟國際化,可以充分發揮浙江比較優勢,突破浙江發展的市場、環境兩大制約因素,是實現建設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的現代化浙江奮斗目標的必由之路和重大舉措。
  那么,怎樣加快推進浙江經濟國際化進程呢?在新的發展階段,我們必須按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的要求,把國際化作為“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緊緊抓住發展機遇,加快構建主動有為、層次多樣、內外聯動、布局合理的開放型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在國際經濟分工中的地位,著力提升浙江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加快推進國際化的三個基本要求
  一要更加主動地推進國際化。新階段的國際化戰略要改變弱國心態,樹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從要我國際化,到我要國際化;從原先被動應對、只從自身比較優勢出發參與國際分工,到主動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主動吸納和整合資源,不斷提升自身駕馭經濟國際化的能力;努力強化國際化對“兩富”的提升作用,全面促進區域經濟實現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力求我省獲取最大的分工利益。
  二要更加全面地推進國際化。不僅要“引進來”,而且要“走出去”;不僅是經濟領域的國際化,而且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也應更多地擴大開放,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不僅要市場層面的國際化,而且更要積極推進企業經營、要素配置、體制機制、社會服務等各個層面的國際化。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開放格局。
  三要更加深入推進國際化。樹立合作共贏的開放理念,積極承擔國際義務,積極履行國際責任。促進外資企業的中國化,促進浙江境外投資企業的當地化,積極融入當地主流社會。國際化的企業要同當地企業、政府、媒體和行業組織建立全面合作關系,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和道德風俗,遵守國際規則。企業在注重自身發展、追求利潤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對社會和環境的社會責任,包括遵守商業道德、生產安全、職業健康、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節約資源等。
  加快推進國際化要抓好五個方面工作
  促進國際國內市場的一體化。牢牢樹立內外貿一體化的觀念,打通省內市場、省外市場和國際市場,將內貿變為外貿的基礎、外貿變為內貿的延伸。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管理創新。建立內外貿統一的監測調控體系,促進內外資源合理配置,實現內外貿市場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抓緊我省流通業相關法制建設,依法治商,建立符合國際市場的企業規則。發揮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的作用,推進內外貿業務的融合與滲透。
  培育一批國際化的優勢主體。培育國際化優勢規模企業。抓典型,育骨干,著力推動企業做大做強,培育一批規模大、創新力強、競爭優勢突出的國際化龍頭企業。積極推動企業兼并重組、境內外上市,力爭使出口超億美元、超10億美元的規模化出口企業數明顯提升;以引進規模大、產業帶動強、技術優勢突出、經濟社會效益突出的外資“大好高”項目為抓手,全面促進存量和增量外資的結構優化,培育一批規模化優勢外資企業。推動企業“走出去”,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培育一批規模化本土跨國企業。加快推動服務貿易發展,培育一批品牌服務貿易企業。同時,要充分利用我省民營企業為主、中小企業為主的優勢,扶持中小型企業發展,推動中小型企業與規模企業的配套合作,形成較為完整的國際化梯隊。加強自主品牌的培育,重點培育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較強的企業品牌。
  搭建一批競爭力強的發展平臺。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重點,以各地產業集群為基礎,加快推進產業集群的科技興貿基地、產業集群科研基地平臺建設,打造一批具有競爭優勢和投資吸引力的貿易投資產業集聚平臺。借助浙江海洋經濟示范區建設、義烏綜合貿易改革試點建設的發展機遇,積極推動相關開發區的整合提升,積極申報一批貿易特殊監管區域,進一步做優做強現有開發區、保稅區、保稅港區、出口加工區、物流園區和保稅物流中心等,使其成為我省擴大開放、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載體,打造一批推動貿易投資發展的優勢平臺。繼續推動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爭取境外經貿合作區突破10個,使之成為我省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省內產業向外轉移的重要基地和創新樣板。加快推進境外浙江商品展示中心建設,擴大浙江出口商品的境外宣傳,樹立良好的浙江品牌形象。進一步優化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促進網上市場和網上交易的快速發展,拓展企業發展空間。進一步發展會展平臺,做優義博會、浙洽會、消博會和西博會等省內展會,積極探索更多的境外自主性國際展會。
  造就一批國際化高端人才。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訓、激勵約束和引進交流等機制,培育和引進一批支撐浙江國際化的高端人才。通過深化和豐富干部選拔手段、加強干部學習與培訓、推進完善干部交流機制等,努力培養一支具有全球化視野、較高公共管理水平、廉潔高效、服務能力強的高素質干部隊伍。進一步完善網絡引才、赴境外實地引才、吸引海外人才來浙創業等引進高端人才的平臺和渠道,并不斷完善留住人才的體制機制,切實引進和留住一批高端商務人才。加強專業化招商隊伍、國際貿易、服務外包人才隊伍和國際化律師、咨詢師、會計師隊伍建設。開展跨國經營管理人才培訓,建設熟悉國際經貿法規和經濟運行規律的高層次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充分利用境外浙商多、僑務資源豐富的人文優勢,進一步完善浙江商務代表發展,搭建便捷高效的全球浙江人脈資源網絡。
  打造一流的國際化發展環境。力推浙江制度環境與國際接軌,政務環境廉潔高效,區域通關便捷通暢,物流運輸輻射廣、服務優、成本低,實現浙江貿易服務水平與國際無縫接軌,服務能力居全國前列。完善政策環境,要加強對WTO規則和國際慣例的研習,借鑒發達國家產業、外貿發展和扶持體系及其維護本國產業、企業利益的做法,創新思路、創新形式,調整和完善浙江外經貿發展和扶持政策體系。完善口岸環境,積極推進省內、長三角區域以及我省與中西部地區的“大通關”建設,加強大通關協作,完善電子口岸建設,實行口岸單位“集中辦公、一條龍服務”制度,建設電子報關通關信息系統,努力實現無紙通關。加快推動口岸開放力度,推動臺州港、溫州港、嘉興港等港口國際化進程,推動蕭山國際機場、寧波櫟社國際機場、義烏機場等空港口岸的國際化進程,構建海陸空配套、功能完善、服務優質的口岸大平臺。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