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加快建設蘭白核心經濟區

2012-7-6 10:24:00 來源:甘肅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加快建設蘭白核心經濟區 
  強力推動白銀工業集中區建設
  中共白銀市委 白銀市人民政府
  一 基本概況
  白銀地處黃河上游、甘肅中部,因礦得名,因企設市。明朝洪武年間,官方在此設立辦礦機構“白銀廠”,一時“日出斗金,積銷金城”。1956年震驚世界的白銀礦山大爆破,拉開了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發的序幕,白銀在一片戈壁荒灘上建市。現轄會寧、靖遠、景泰三縣和白銀、平川兩區,總面積2.12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0萬人。2011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75.8億元,增長13.6%;固定資產投資221.4億元,增長25.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1.9億元,增長18.6%;地方財政收入17.12億元,增長44.5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13元。
  白銀是中國有色工業的發祥地。“一五”時期,全國156個重點項目有2個項目在白銀布局建設。建成了白銀公司、銀光公司、靖煤公司、稀土公司等國有大中型企業,曾創造了銅產量、產值、利稅連續18年全國第一的業績,F已形成有色金屬生產能力68萬噸,原煤生產能力1300萬噸,發電裝機總容量400多萬千瓦,有色金屬、化工、建材、裝備制造、農產品加工業初具規模。
  白銀是黃河中上游大型高揚程提灌區。黃河流經白銀258公里,占流經甘肅段的52%,相繼建成了景電、靖會、興電等15處大中型電力提灌工程,全市有效灌溉面積發展到140萬畝。瓜菜、草畜兩大特色產業產值占全市農業總產值的55%,白銀成為西部高原夏菜、反季節蔬菜和肉羊生產的重要地區。
  白銀是新興科技創新城市。全市已建成國家級生產力促進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17個,博士和碩士工作站4個,各類技術研發和推廣機構506個,先后承擔國家“863”“973”“948”等高科技計劃項目12項,取得省級以上科技創新成果80多項。與中科院聯合創建了白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進入全國98個國家級高新區之列,被列入全國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2011年世界首座超導變電站在白銀高新區建成,被列為中國十項重大科技工程。白銀市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甘肅省產學研合作示范市、2011年中國最具成長力創新型城市,在今年5月26日召開的中國循環經濟發展論壇上,又被中國科技博覽會組委會、新華社評為中國優秀品牌城市。
  白銀是西部特色文化旅游區。位列腹地而山川壯美,三原交匯有大河中流,黃河、綠洲與沙漠同在,長城、石窟與森林共存。中華自然奇觀黃河石林是“國家地質公園”。北魏、唐代絲路石窟星羅棋布,永泰龜城、長城烽燧等邊塞軍事遺址保存完好!短煜录Z倉》《大敦煌》《神話》等12部影視作品在白銀拍攝,是聞名遐邇的西部影視基地。
  白銀是中國革命的紅色圣地。1936年10月,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在會寧勝利會師。境內有會師舊址、大墩梁阻擊戰、慢牛坡伏擊戰、虎豹口強渡黃河、打拉池戰役等革命遺址。2007年2月,胡錦濤總書記瞻仰了會師舊址,贊譽會寧是革命圣地。會師景園被納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會寧被列為全國“紅色旅游精品線”、全國“紅色旅游城市”。
  二 發展的比較優勢
  白銀作為老工業基地,“蘭白核心經濟圈”的重點區域,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廣闊的發展空間、美好的發展前景。
  一是區位優勢明顯。地處甘、寧、蒙三省交界,是亞歐大陸橋的戰略通道,距蘭州69公里,距西寧280公里,距銀川市350公里。包蘭鐵路、干武鐵路過境,京藏、青蘭、定武高速公路貫穿東西,國道109線、312線、309線縱橫交錯,航空、水運交通便捷,是連接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樞紐。
  二是市場容量巨大。位于西寧、蘭州、銀川黃河中上游城市群的中心位置,坐中連六,控扼東西,自古就是絲綢北路的咽喉孔道和中西文化交匯之地,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推進,周邊一個5000萬人潛在的消費市場正在形成。
  三是礦產資源富集。瀕臨青藏高原礦產富集區,是西氣東輸、疆煤東運、隴煤西運的重要節點,發展煤化工潛力巨大。境內已發現礦產45種,有23種礦產儲量居甘肅前列,深部找礦已取得重大進展。煤炭資源量16億噸,金屬礦藏有銅、鉛、鋅、金、銀、銻、鎢、錫、鉬等10多種。凹凸棒石粘土礦資源分布30多平方公里,探明儲量50億噸,居世界第一。陶土儲量40億噸,石膏礦2億噸,石灰石10億噸。已探明礦藏還有石英石、硫鐵礦、耐火粘土、麥飯石、芒硝等10多種。白銀累計堆存各種剝離礦石、廢料4.2億噸,含有可回收金屬元素18種,堆存粉煤灰爐渣及煤矸石6000多萬噸,隨著循環經濟發展和資源的綜合利用,“城市礦山”將變成極具開發價值的“城市寶藏”。
  四是特色能源優越。白銀能源組合條件良好,既有煤電、水電等傳統能源,又是甘肅風能、太陽能光伏發電重點區域,風力資源、生物質能資源豐富,可供開發的水能資源300萬千瓦,年太陽能可利用天數260天左右,白銀電網是甘肅第二大電網,白銀是西部復合能源基地。
  五是水土資源充裕。黃河平均過境流量1048m3/s,徑流量328億m3。境內年取水許可總量12.3億m3,年可用水量10.3億m3?晒╅_發用地123萬公頃,黃河沿岸土地寬闊平坦,中心區建設用地多為荒山荒坡,劉白高速公路和黃河交匯于白銀腹心,適宜布局大型工業項目,是甘肅乃至西北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良好平臺。
  六是農業資源富足。全市擁有耕地450萬畝。蔬菜、羔羊、小雜糧、瓜果四大特色產業優勢明顯,馬鈴薯、枸杞、啤酒大麥、油料、藥材、食用菌初具規模。瓜菜種植面積80萬畝,日光溫室等設施蔬菜14萬畝。會寧縣被命名為“中國小雜糧之鄉”和“肉用羊之鄉”,靖遠縣是“隴上蔬菜之鄉”,有23種農產品被認證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
  七是產業基礎良好。以采掘業、能源和原材料為主的工業經濟居主導地位,是國家重要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和甘肅新型化工基地,形成了初具規模的產業體系,具有雄厚的工業基礎。
  八是科教及人力資源豐富。區域內科教資源豐富,有16萬訓練有素的產業工人,6多萬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90多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9名全國科技創新帶頭人,3900人獲得高級技術職稱。有企業經營管理人才8800多人。每年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初中畢業生1.8萬人,高中畢業生1.3萬人,大中專畢業生5000多人。
  三 發展思路及工作重點
  當前,白銀正處于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將緊緊圍繞轉型跨越、科學發展、與全國全省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總目標,切實把握“穩中求進、好中求快”的總基調,按照省黨代會提出的“一項重大使命”“八個發展取向”“十大重點行動”的總要求,主動擔當跨越發展、創新驅動、全面小康三大責任,堅持率先、創新、綠色、和諧發展,加快建設蘭白核心經濟區,強力推動白銀工業集中區建設,加大項目建設力度,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不斷擴大經濟總量,力求發展速度快于全省、發展效益高于全省、發展質量優于全省,努力把白銀建成區域經濟增長中心、循環經濟發展示范區、產業轉移重要承接地、甘肅中部生態屏障和繁榮文明幸福城市。
  我們的發展目標是:爭先進位,跨越趕超,努力實現“四翻番、三提升”。發展方向是:堅持開放互動、創新發展,走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特色城鎮化的路子,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路徑是:以循環經濟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以園區為基地,以項目為載體,以企業為依托,充分發揮資源和能源的基礎性作用,努力延伸產業鏈條,積極承接產業轉移,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一是率先示范帶動,共建蘭白經濟區!疤m白核心經濟區”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中心帶動重點發展戰略,被《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列入國家戰略規劃。白銀從發展空間看,是瀕臨蘭州、拓展空間的最大腹地;從工業基礎看,是承接產業轉移的最佳區域;從科教資源看,是最具成長力的創新型城市和循環經濟示范城市。我們將推進錯位發展,準確把握城市定位,堅持“差別化、特色化、專業化”,打特色牌、走特色路,發展特色企業、特色產品,建設專業園區,形成設施配套、功能健全、分工協作的現代產業體系,把白銀建成承接產業轉移基地、物流倉儲基地和蘭州能源、建材、農副產品、副食品的供應基地;推進融合發展,建立協調機制,制定區域經濟一體化政策體系,統籌推進高速公路、沿黃快速通道、黃河航運等重大項目,聯合建設黃河經濟帶、蘭州至景泰經濟帶,開展黃河上游蘭白段生態修復和環境綜合治理,實現通信通訊聯網,推進產學研聯合,加強人才、技術、設備等要素對接,促進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二是全面創新驅動,開發園區經濟。園區是我市最具增長潛力的區域,園區經濟是我市轉型跨越的關鍵。我們將以白銀高新區為龍頭,構建包括銀東工業園、銀西工業園、劉川工業園、平川工業園、正路工業園、會寧工業園,總規劃面積300多平方公里的“一區六園”白銀工業集中區空間格局。爭取到“十二五”末,“一區六園”年銷售額達到1500億元,建成20萬平方米的科技孵化器,每年孵化項目100個,并進入國家級科技孵化器,創建國家級創新型城市。
  三是重點項目拉動,發展循環經濟。瞄準發展以有色金屬及稀土新材料、精細化工、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陶瓷建材和農畜產品深加工為主導的6大循環經濟產業鏈,實施工業燃煤窯爐改造、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余熱余壓利用等10大重點節能工程,培育7個循環經濟重點園區、35戶骨干企業,50戶清潔生產企業,著力構建企業內部小循環、產業之間中循環、社會大循環的循環經濟發展格局。支持白銀公司、銀光聚銀公司、稀土公司等中央、省屬企業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范企業,推廣節約型生產方式、低碳型生活方式和綠色消費模式,努力把白銀建成全國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和黃河上游循環經濟發展重點區域。
  四是旅游文化聯動,建設文化強市。白銀是蘭白都市圈現代文化和民族文化產業開發創新基地,景泰縣又是全國華夏文明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護傳承示范基地的組成部分。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全面推進文化改革創新,努力建設文化強市,打好以黃河石林為代表的黃河文化、以會師紀念館為標志的紅色文化、以礦山公園為主體的工礦文化、以大敦煌影視城為依托的影視文化、以隴陶銅藝剪紙為品牌的民間民俗文化五張特色文化牌;建設會寧紅色文化產業基地、景泰影視文化產業基地、平川休閑文化產業基地、白銀新天地商業文化基地、工礦遺址實景體驗基地、水川為主的黃河民俗風情文化產業帶等六大基地;發展文化旅游、文藝演藝、藝術培訓、印刷出版、動漫創意、文化傳媒、民間工藝、文博會展等八大文化產業,把白銀建成甘肅文化旅游示范區、特色文化產業示范區和華夏文明傳承保護創新區。
  五是生態建設推動,創建文明城市。白銀是甘肅中部的生態屏障。我們將緊緊圍繞建設“兩型”社會的總體目標,把加快發展同高效利用能源資源、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結合起來,堅持不懈實施重金屬污染整治,堅定不移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堅決保障飲用水源安全,加大固廢防治力度,加強生態環境建設,重點實施大環境綠化生態工程,加快城市山體水系治理改造,構建城市水系;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十大行動,加大城市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進城市居住區向南沿黃拓進,打造生態之域、文明之城、宜居之地,實現由工礦型城市向山水生態城市的轉變。
  四 產業規劃
  1.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施“高新技術培育計劃”,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高端制造業、生物、先進計算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實現新突破。重點發展以有色金屬功能材料、稀土材料、電池材料、納米材料、碳碳復合材料等為主的新材料產業;以節能降耗、清潔生產、資源再生利用為主的生態環保產業;以生物制藥、生物酶、生物發酵為主的生物制品產業;以中科院云計算區域應用服務中心為平臺的IT產業;以鋰離子電池、鋅空氣電池、鎳氫電池和鉛酸電池為主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以風電成套設備、專用汽車、礦用電器、高溫超導導體、核聚變超導絞纜等技術研發為主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
  2.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實施“傳統產業提升計劃”,提高核心競爭力,在有色金屬、稀土、能源、建材等產業上實現新突破。加強有色金屬選礦加工、冶煉系統改造、新工藝新設備應用、資源綜合利用,建設有色金屬特色產業基地。充分利用豐富的能源資源和優越的電力能源結構,大力建設有基礎條件和市場前景的煤電鋁加及工業硅等高載能項目基地。發揮特種化工核心技術和TDI自主知識產權優勢,組建國家“光氣化產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發煤化工、氟化工關鍵技術,建設西部重要的精細化工基地。開發陶瓷建材功能材料、結構材料及高端產品生產技術,打造“西部陶都”。
  3.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實施“農業科技創新示范計劃”,在培育壯大科技型龍頭企業,發展生態農業、制種業、休閑觀光農業和節水灌溉農業上實現新突破。依托雨潤肉制品、蒙牛乳業、盼盼食品、統一集團等企業,建設馬鈴薯、小雜糧、啤酒大麥、紅棗、枸杞、籽瓜等區域優勢產品基地,培育龍頭加工企業群體,打造名優農產品品牌,建設面向全國、服務蘭州的農產品生產加工和供給基地。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加強儲運、交易等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發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行業協會和各種中介服務組織,構建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體系。
  4.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實施“服務業跨越計劃”,建設“西部物流集散基地”,在構建倉儲運輸、電子商務、文化創意、休閑旅游等方面實現新突破。按照中心城區規;、專業化、集散化,縣區市場特色化,鄉鎮市場富民化,村級、社區市場便利化的原則,規劃建設汽車及二手車、農用機械及工程機械、建材、廢舊家具物品、農產品、草料、肉羊及制品等區域專業交易市場,建成銀東、劉川物流園,培育大型物流企業集團、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重點發展為大型制造企業和專業市場配套的物流服務,把白銀建成蘭白核心經濟區綜合性物流中心、西北地區中轉物流和東西鐵路物流的重要樞紐。積極發展民生服務業,開展社區商業便民、醫療衛生、家政服務、文化娛樂、教育科普、體育健身、托兒養老等服務,促進社區服務網絡化和產業化。完善商業網點,加快建設汽車商貿服務城、小商品市場、蔬菜直銷市場、清真定點屠宰市場,積極推進農家店改造。著力提升金融服務業,規劃建設白銀金融街,發展小額貸款擔保公司、村鎮銀行、典當行等。大力發展工程咨詢、房地產、信息服務、評估拍賣、招標投標、典當擔保、研發設計、會計審計、職業介紹等中介服務機構。開展智慧白銀建設,推行電子政務,推進金融、證券、保險、商貿等領域電子交易和“智慧城管”“智能交通”等系列工程,發展信息服務業。
  五 投資環境
  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政策疊加。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若干意見,國務院支持甘肅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家支持甘肅發展循環經濟十大政策、建設“蘭白核心經濟區”區域發展戰略、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六盤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等政策,都把白銀作為重點發展區域,給予了獨有的政策支持。同時,白銀工業集中區是蘭白核心經濟區的重點區域,同中科院合作建設的白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已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即將獲批成為承接產業轉移基地和軍民融合發展基地。這些都為白銀轉型跨越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我們最大的承諾是服務優先。在全市開展“效能風暴”行動,推行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首問責任制,堅持“一個產業、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對引進項目全程跟蹤,實行幫辦服務、契約式服務和“一站式”服務,建設全省行政審批事項最少、行政收費最低、審批效率最高的區域。
  我們最大的期望是引商入銀。我們將緊緊抓住東部地區產業梯度轉移機遇,準確把握優勢產業發展動態,實行點對點招商,鏈對鏈延伸,形成產業集聚,實現轉型升級。我們熱誠期盼海內外企業家來白銀投資興業,共謀發展。我們對白銀的發展充滿信心,我們也一定能夠對有志于白銀發展的企業家提供優質的服務、創設良好的環境、搭建施展抱負的舞臺,使各位企業家的投資得到豐厚的回報。我們衷心希望在交流中增進友誼,在合作中推進企業和社會經濟的共同發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