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良莠不齊 商戶吃盡苦頭
2012-7-5 17:05:00 來源:合肥晚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昨日報道了因代收款漏洞和缺乏監管的原因,鳳陽東路上一家小物流公司卷走巨額代收貨款的新聞。報道發出后,在社會上引發較大反響,一些商戶也稱由物流公司代收貨款確實存在著巨大漏洞,他們也希望建立一個安全的支付平臺。記者昨天從安徽省物流協會了解到,該協會正在加緊研討在全省物流行業內建立一個安全、高效的“第三方支付平臺”。
跑路物流工商部門很無奈
規模小、數量大、難監管,這是記者在安徽大市場附近的方廟工商所采訪時,該所一名姓許的副所長對其轄區內存在的大量小物流公司的印象。許副所長向記者倒苦水:“大市場周邊這樣的小物流公司太多了,太亂了,你看在大市場附近,物流公司一家挨著一家,甚至有的物流貨運部就開在貨車上,一輛卡車、一個板凳就能開門做生意了。對于我們工商部門而言,按照規定,只要對方出具身份證、房產證等相關證件就可以辦理營業執照,沒有注冊資金的限制,因為按照規定,物流公司并不涉及代收大量貨款的業務,只負責運輸業務,代收貨款只是他們和商戶之間私人的約定,對于代收貨款的業務,工商部門也監管不到。由于這樣的低門檻,所以,市場上的小物流公司良莠不齊、比較雜亂,管理起來也很有難度。”
商戶盼建第三方支付平臺
昨天,安徽大市場的經營戶余先生稱,如今的現實是,他們很多商戶為了節省成本,向外面發貨只能選擇這些小物流公司,而由于他們和進貨者之間相互不信任,只能選擇由物流公司來代收貨款,這種情況的出現也是現實所逼迫,在短時間改變不了的。余先生說,能否建立一個第三方支付平臺,由他們代替物流公司目前代收貨款的業務,比如就像淘寶一樣,進貨者先將錢打入這個第三方支付平臺,然后商戶再發貨,進貨者收到貨后,確認貨物無問題,再通知第三方支付平臺將錢打給商戶,這樣物流公司就不用涉及大筆代收貨款,貨款屬從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而且這個第三方交易機構比較權威,不會像小物流公司那樣收取了大量代收貨款后突然消失。
協會:醞釀建第三方支付平臺
記者聯系安徽省物流協會,據了解,省物流協會對于物流界內存在由物流公司代收貨款的這個問題也引起了關注,他們正積極牽線搭橋建立一個第三方交易平臺,將物流公司從代收款業務中“解放”出來。省物流協會辦公室主任朱群峰介紹說,對于那種小物流公司頻繁卷走代收貨款后消失的情況,已經引起了省物流協會的重視,但該協會雖是我省物流行業專業協會,卻沒有執法權,甚至小的物流公司連物流協會的會員都不是,協會也無法掌握他們的信息。因此,協會只能讓一些物流公司加強行業自律,規范行業行為。但對于普遍存在的物流公司代收款導致跑路這種現象,省物流協會目前正和許多部門牽線搭橋,希望通過在物流行業內建立一個第三方支付平臺,來代替以往的由物流公司代收貨款的現象。建立這個“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方案,已經被省物流協會提上了議事日程。
學者:第三方支付平臺屬發展趨勢
對于此事件反映出的物流公司代收貨款而存在的安全漏洞問題,安徽大學物流管理專業的劉宏偉老師在看到報道后,也有不同的看法。“規模小,想跑就跑,是現在市場上這種小型的物流公司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些公司建立的門檻非常低,甚至都不能稱為完全意義上物流公司,有的充其量只是一個小貨站。但是,市場上有相當一部分貨運就是靠這些小貨站來完成的,市場確實需要這些小物流公司的存在,并且出現此類問題是在所難免的。”
劉宏偉說,若想解決此類問題,首先要啟動各批發市場周邊林立的小物流公司、貨運站正規化建設,相關部門應仔細審核他們的資質和信譽度,并把信息及時反饋給廣大商戶;另外,各物流公司也應加強自律,注重信譽,牢固樹立“以信譽求生存”的理念。但最重要的還是建立一個第三方交易平臺。建立這個交易平臺并非容易的事情。這個困難是來自多方面的,首先是需要強大的資金融入和支持。其次是平臺的建立需要眾多部門的審批,這將有一個比較繁瑣的程序過程。最后,在平臺建立之初,廣大商戶能否放心使用這個“第三方支付平臺”也是個問題,大型的、信譽度好的公司不需要用這個平臺。小公司可能不夠規模,也更不愿意使用該平臺。雖然建立該平臺困難不少,并且從建立之初到取得公眾信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將是物流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